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Terson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确诊的101例(202只眼)SAH患者进行连续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在首次检查时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诊断为Terson综合征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行双眼散瞳检查并拍摄眼底彩色照片.患者性别、年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位置等与Terson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101例动脉瘤性SAH患者中,发生Terson综合征者15例(14.8%),其中女性10例(10/58,17.2%),男性5例(5/43,11.6%),性别间Terson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5,P>0.05).意识障碍组患者31例,有12例(38.7%)发生Terson综合征,其发生率明显高于神志清醒组( 3/7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03,P<0.05).GCS评分<8者Terson综合征发生率(6/14,42.8%)明显高于GCS评分≥8者(9/8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3,P<0.05).Hunt-Hess分级>Ⅲ级者Terson综合征发生率(7/16,43.8%)明显高于≤Ⅲ级者(8/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87,P<0.05).由此表明意识障碍、GCS评分较低及Hunt-Hess分级较高的患者Terson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但与动脉瘤的发生位置无相关性(x2 =0.000,P>0.05).随访期间发现有1例患者需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结论 动脉瘤性SAH患者Terson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全身情况明显相关.对意识障碍、GCS评分较低和Hunt-Hess分级较高的患者应重视眼部常规检查.多数Terson综合征患者的眼内出血可自行吸收,仅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Terson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摘 要】
: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Terson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确诊的101例(202只眼)SAH患者进行连续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在首次检查时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诊断为Terson综合征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行双眼散瞳检查并拍摄眼底彩色照片.患者性别、年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unt-Hess分
【机 构】
: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4300
【发表日期】
:
2011年4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儿女性,10岁.因"左眼部肿物2月余,逐渐增大",于2010年1月4日来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就诊.患儿2009年2月偶然被发现左眼视力差,外院就诊时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压30 mm Hg(1 mm Hg=0.133 kPa),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玻璃体絮状混浊,视网膜全脱离,大量视网膜下出血。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治疗重要神经眼科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激素治疗特发性视神经炎是否有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应权衡利弊,结合患者的视功能、MRI等检查情况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类似美国视神经炎治疗试验中特发性视神经炎的患者应采用其推荐方案.不建议局部注射治疗.目前激素应用仍有许多临床问题尚待解决,也缺乏足够的证据用于参考,亟待国内开展有关激素治疗神经眼科疾病规范化的多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IOL,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降低总眼球面像差、改善功能视力的效果[1-3]。
眼脑肾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以严重先天性眼异常、智力发育迟缓、肾小管功能障碍为特征[1],以男性发病者多见。我们于2009至2010年接诊2例同胞姐妹患者,临床较为少见,现分析报告如下。
Axenfeld-Rieger综合征是以双眼发育性缺陷,伴有全身发育异常为特点的一组发育性疾病。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漏诊率却比较高。现将我院接诊的2例Axenfeld-Rieger综合征患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rysof toric IOL植入的患者60例(80只眼),依据晶状体型号分为T3,T4,T5a及T5b组,于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残余散光,对比敏感度,波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主办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承办的第11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大会将于2010年6月上旬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诚邀国内外眼科专家与同道及眼科企业界人士踊跃出席。
角膜对温度、机械和化学等刺激的感受依赖于各种伤害性感受器。早年,对该过程的认识一度停留于神经生理学层面,即以传递相同信号的神经纤维束来划分。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功能已精确到细胞感受器水平,即各类通道蛋白。其中,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占有重要地位。已发现多个TRP家族成员在角膜中表达,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