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地的秋性子憨,就像蜀地的人,不急不躁,恬潤散淡。雨像话痨子,伏在窗台上,从清晨到午后,到昏暮,现在都更定了,还在淅淅沥沥,悉悉索索。
这雨,就像妻子王翠姬。
每回回到家,太阳西落,翠姬就和他并坐在西窗前。桌面一尘不染,一盏红烛,一把剪刀,素洁简单得就像她的人。翠姬或倚靠他的臂膀,或依偎在他怀里,和他说他不在家时家里的事、她自己的事、她见到听到的事,还有她醒时梦时思念他的事,轻声慢语,不急不火。烛花重了,她拿起剪刀,他也伸手过来,温柔地握捏着她的手,轻轻剪掉。夜阑人静,她也安静了,单手托腮,侧着脸,听他讲蜀地的见闻,眼里有烛光闪烁。
秋风起,也是憨憨的,窗纸半天鼓一下,再吸一下,就像翠姬轻轻的叹息声。
“唉!”李商隐重重叹一声,捉笔,蘸饱墨,提到纸上——纸面已有数滴浓黑的墨点。“嗒”,又一滴墨落下,李商隐还是不知道如何落笔。
李商隐又展开妻子的书信。信是妻子半年前写的,今天早上才收到。这怪不得邮路慢,是柳大人传递得慢。也怪不得柳大人,柳大人好不容易把他请到蜀地,哪能轻易让他走?书信上大滴小滴的泪痕相互洇浸,有妻子写信时落的,也有他读信时落的。李商隐又从头到尾读一遍,很短,只是问他何时回家。
十几年来,李商隐和妻子聚少离多,妻子给他写的信很多,像这样简短直白的,唯独这一次。李商隐隐隐觉得,妻子有事。
“明天就回家。”李商隐搁笔,对门外说,“吴先生,请帮我收拾行李。”
吴先生是李商隐到蜀地后柳大人专门派来服侍他的,不是蜀地人,但说话做事却很像蜀地人,好半天才推门进来:“不知参军大人有何吩咐?”
李商隐收拾着妻子的书信:“吴先生,我明日回家,请帮我……”
“哦,与柳大人说了吗?”吴先生看着别处,语气平静。
“我自会与他说。”李商隐一惊,心里有朵疑云升起。
“想起来了,这里有你一封信,好几天了。”吴先生掏出一封信,一只手递向李商隐,“好像是京城王大人写的。”
一听到“王大人”,李商隐伸出的手就悬在半空,愣住了。
王大人是王茂元,泾原节度使,王翠姬的父亲。
岳父大人的信,不用看,还是为那件事,也只有那件事。
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李商隐幸遇令狐大人。令狐大人不嫌他,教他应试,教他处世,带他拜会京城的达官显贵。李商隐考中进士,在长安城也有了名气。但世事捉弄人,那次郊游,偏偏让他遇上王翠姬,偏偏他就倾心于王翠姬,王翠姬亦钟情于他。郎有意女钟情,本是美事,但偏偏王翠姬的父亲是王茂元,偏偏王茂元与恩公令狐大人不在一条船上。何止不在一条船上,简直是水火不相容。
一个是李党,一个是牛党,两党相争,直把暮气沉沉的大唐搅得乌烟瘴气。
李商隐无心党争,也不屑,奈何命运偏偏把他推进党争漩涡中。他想摆脱,用尽浑身解数去摆脱,到头来却把自己弄成蝙蝠——鸟类不认可他,走兽也排斥他。
令狐大人骂他忘恩负义,小人;岳父大人骂他不忠不孝,非人。双方都说他是对方的人,都不待见他,都排挤他,却又不让他真的进入对方的阵营。
李商隐在京城呆不下去,柳大人适时向他发出邀请。柳大人说仰慕他的才华,愿为他创造才华施展之地。李商隐于是来到蜀地,做柳大人的参军——官职虽小,但远离政治漩涡,李商隐很知足。
“啪啪啪”,秋雨急了,就像李商隐想回家的心,但吴先生刚才的话和态度让他明白了,他是回不去的——柳大人不是什么仰慕他的才华,而是和令狐大人同船,要隔离他与岳父王茂元的关系。
李商隐拿起吴先生丢在桌上的信,打开,岳父的信写得更短:要么离蜀,要么离婚。
离蜀,就是背叛柳大人,背叛恩公令狐大人,又重入那漩涡。李商隐摇头。
离婚,爱妻心头那么多的话,与谁说?自己在蜀地那么多的见闻,与谁说?李商隐摇头。
“李先生,柳大人问了,你回去吗?”吴先生倚靠门框,平静得令人发冷。
李商隐没有回答,提起笔,在铺开的纸上重重写道: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吴先生,请寄于长安内人。”李商隐没有封笺就将信递给吴先生。吴先生接过,走出。
烛花重了,李商隐拿起剪刀剪去。烛火一旺,照亮窗前的满池秋水,明晃晃的。
“翠姬,长安也在下雨吗?”李商隐喃喃自语——他不知道,爱妻三个月前已病逝。
这雨,就像妻子王翠姬。
每回回到家,太阳西落,翠姬就和他并坐在西窗前。桌面一尘不染,一盏红烛,一把剪刀,素洁简单得就像她的人。翠姬或倚靠他的臂膀,或依偎在他怀里,和他说他不在家时家里的事、她自己的事、她见到听到的事,还有她醒时梦时思念他的事,轻声慢语,不急不火。烛花重了,她拿起剪刀,他也伸手过来,温柔地握捏着她的手,轻轻剪掉。夜阑人静,她也安静了,单手托腮,侧着脸,听他讲蜀地的见闻,眼里有烛光闪烁。
秋风起,也是憨憨的,窗纸半天鼓一下,再吸一下,就像翠姬轻轻的叹息声。
“唉!”李商隐重重叹一声,捉笔,蘸饱墨,提到纸上——纸面已有数滴浓黑的墨点。“嗒”,又一滴墨落下,李商隐还是不知道如何落笔。
李商隐又展开妻子的书信。信是妻子半年前写的,今天早上才收到。这怪不得邮路慢,是柳大人传递得慢。也怪不得柳大人,柳大人好不容易把他请到蜀地,哪能轻易让他走?书信上大滴小滴的泪痕相互洇浸,有妻子写信时落的,也有他读信时落的。李商隐又从头到尾读一遍,很短,只是问他何时回家。
十几年来,李商隐和妻子聚少离多,妻子给他写的信很多,像这样简短直白的,唯独这一次。李商隐隐隐觉得,妻子有事。
“明天就回家。”李商隐搁笔,对门外说,“吴先生,请帮我收拾行李。”
吴先生是李商隐到蜀地后柳大人专门派来服侍他的,不是蜀地人,但说话做事却很像蜀地人,好半天才推门进来:“不知参军大人有何吩咐?”
李商隐收拾着妻子的书信:“吴先生,我明日回家,请帮我……”
“哦,与柳大人说了吗?”吴先生看着别处,语气平静。
“我自会与他说。”李商隐一惊,心里有朵疑云升起。
“想起来了,这里有你一封信,好几天了。”吴先生掏出一封信,一只手递向李商隐,“好像是京城王大人写的。”
一听到“王大人”,李商隐伸出的手就悬在半空,愣住了。
王大人是王茂元,泾原节度使,王翠姬的父亲。
岳父大人的信,不用看,还是为那件事,也只有那件事。
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李商隐幸遇令狐大人。令狐大人不嫌他,教他应试,教他处世,带他拜会京城的达官显贵。李商隐考中进士,在长安城也有了名气。但世事捉弄人,那次郊游,偏偏让他遇上王翠姬,偏偏他就倾心于王翠姬,王翠姬亦钟情于他。郎有意女钟情,本是美事,但偏偏王翠姬的父亲是王茂元,偏偏王茂元与恩公令狐大人不在一条船上。何止不在一条船上,简直是水火不相容。
一个是李党,一个是牛党,两党相争,直把暮气沉沉的大唐搅得乌烟瘴气。
李商隐无心党争,也不屑,奈何命运偏偏把他推进党争漩涡中。他想摆脱,用尽浑身解数去摆脱,到头来却把自己弄成蝙蝠——鸟类不认可他,走兽也排斥他。
令狐大人骂他忘恩负义,小人;岳父大人骂他不忠不孝,非人。双方都说他是对方的人,都不待见他,都排挤他,却又不让他真的进入对方的阵营。
李商隐在京城呆不下去,柳大人适时向他发出邀请。柳大人说仰慕他的才华,愿为他创造才华施展之地。李商隐于是来到蜀地,做柳大人的参军——官职虽小,但远离政治漩涡,李商隐很知足。
“啪啪啪”,秋雨急了,就像李商隐想回家的心,但吴先生刚才的话和态度让他明白了,他是回不去的——柳大人不是什么仰慕他的才华,而是和令狐大人同船,要隔离他与岳父王茂元的关系。
李商隐拿起吴先生丢在桌上的信,打开,岳父的信写得更短:要么离蜀,要么离婚。
离蜀,就是背叛柳大人,背叛恩公令狐大人,又重入那漩涡。李商隐摇头。
离婚,爱妻心头那么多的话,与谁说?自己在蜀地那么多的见闻,与谁说?李商隐摇头。
“李先生,柳大人问了,你回去吗?”吴先生倚靠门框,平静得令人发冷。
李商隐没有回答,提起笔,在铺开的纸上重重写道: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吴先生,请寄于长安内人。”李商隐没有封笺就将信递给吴先生。吴先生接过,走出。
烛花重了,李商隐拿起剪刀剪去。烛火一旺,照亮窗前的满池秋水,明晃晃的。
“翠姬,长安也在下雨吗?”李商隐喃喃自语——他不知道,爱妻三个月前已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