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教学设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为了践行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理论,下面我通过介绍《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在本次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明理念
本节课我将把以生为本、关注生活;人人参与、体验成功;自主探究、发展个性;践行合作教学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
二、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我校所用的《机械基础》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第四版所出书。《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第二章螺旋传动更是后续的蜗杆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节内容又是学习该章内容螺纹的代号标记和螺旋传动计算的前提和基础。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学生,他们对螺纹、螺纹连接及螺旋传动有不同程度的直观认识,但缺少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三、定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职高生的特点,我制定了知、行、意相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1)掌握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2)理解螺纹大径、小径与顶径、底径;导程与螺距概念上的区别。
行:利用模型、实物的观察,巩固加深螺纹主要参数这一重点内容,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完成知识的应用拓展。
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理论是用来指导生产、服务生活的理念。
2.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理解普通螺纹各主要参数的基本概念,因为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以后,才能进行螺纹结构分析、图形标注和实物测量。
3.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搞清内外螺纹的大径、小径与顶径、底径的区别;螺距和导程的区别与联系。
四、谈方法
1.教学方法
本次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启发诱导等。
2.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主要是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通过亲眼观摩、亲手探究、分组研讨、听讲提问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五、说过程
本节内容计划用2个课时(90分钟),通过五个环节组织实施。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境。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教学案和课件,收集相关的实物模型,准备好相关的量具;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分好小组。
学生:在课余时间到五金店买一个螺栓,记下售货员提出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预习课本。
第二环节:引入任务,激发兴趣(约5分钟时间)。
第一步:汇报结果,引入课题。
(1)汇报结果
通过让学生介绍课前的实践经历和碰到的问题,引发学生探求新知并解决所遇问题的迫切欲望。
(2)课题引入
根据各组同学汇报的结果,提出要买到需要的螺栓,我们必须要了解螺纹的相关参数,从而引入主题。
第二步:展示问题,引出任务。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大径、小径、中径、螺距、导程、牙型角和螺纹升角等。通过展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探究兴趣,为新课做好情感准备。
第三环节:任务驱动,协作探究(约75分钟时间)。
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通过设计7个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进行协作探究,进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任务一:搞清内外螺纹的大径(约10分钟时间)。
通过设计自学概念,让学生根据螺纹大径的定义,观察内外螺纹的实物模型,指出它们的大径,然后在图形上标出等一系类问题,突破螺纹大经与底径和顶径区别的难点。
任务二:搞清内外螺纹的小经(约15分钟时间)。
通过设计自学概念,让学生根据螺纹小径的定义,观察内外螺纹的实物模型,指出它们的小径,然后在图形上标出等一系列问题,由简入深,循序渐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此任务中,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补充螺纹小径计算公式的简单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搞清内外螺纹的中径(约10分钟时间)。
通过自学概念和进行标注,加深学生对螺纹中径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公示的简单推导和应用,加强对小径和中径计算公式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任务四:螺距与导程之间的关系(约10分钟时间)。
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以及图上的标注、教师的总结和练习的巩固,实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通过补充攻丝中内孔径和小径的确定,加深学生对小径、大径与底径、顶径的区别,以及三径、螺距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突破难点。
任务五:搞清牙型角、牙型半角和牙侧角(约5分钟时间)。
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和图上标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将知识拓展到其他螺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任务六:弄清螺纹升角(导程角)的概念,与螺纹中径和导程的关系(约5分钟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导程角的概念,以及对图形的分析、螺纹升角与螺纹中径和导程关系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检查深化(约20分钟时间)
此环节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概括总结,回顾新知。
第二步: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为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设计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将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完成两个任务。
实践任务:结合制图中所学的螺纹测绘的方法,各组利用螺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测量普通螺纹的大径、螺距和中径。学生通过这个任务的实施,掌握用螺纹千分尺测螺纹中径、游标卡尺测螺纹大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步:课堂练习,检查效率。
第四步: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第五环节:规范有序,评价激励(约10分钟时间)。
本环节包括以下两步:第一步:规范有序,养成习惯;第二步:公正评价,鞭策激励。
六、论反思
本次课充分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信心、领悟力也得到增强,教学容量明显加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教学设计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主张,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为了践行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理论,下面我通过介绍《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在本次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明理念
本节课我将把以生为本、关注生活;人人参与、体验成功;自主探究、发展个性;践行合作教学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
二、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我校所用的《机械基础》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第四版所出书。《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第二章螺旋传动更是后续的蜗杆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节内容又是学习该章内容螺纹的代号标记和螺旋传动计算的前提和基础。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学生,他们对螺纹、螺纹连接及螺旋传动有不同程度的直观认识,但缺少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三、定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职高生的特点,我制定了知、行、意相结合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1)掌握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2)理解螺纹大径、小径与顶径、底径;导程与螺距概念上的区别。
行:利用模型、实物的观察,巩固加深螺纹主要参数这一重点内容,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完成知识的应用拓展。
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理论是用来指导生产、服务生活的理念。
2.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理解普通螺纹各主要参数的基本概念,因为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以后,才能进行螺纹结构分析、图形标注和实物测量。
3.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搞清内外螺纹的大径、小径与顶径、底径的区别;螺距和导程的区别与联系。
四、谈方法
1.教学方法
本次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启发诱导等。
2.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主要是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通过亲眼观摩、亲手探究、分组研讨、听讲提问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五、说过程
本节内容计划用2个课时(90分钟),通过五个环节组织实施。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境。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教学案和课件,收集相关的实物模型,准备好相关的量具;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分好小组。
学生:在课余时间到五金店买一个螺栓,记下售货员提出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预习课本。
第二环节:引入任务,激发兴趣(约5分钟时间)。
第一步:汇报结果,引入课题。
(1)汇报结果
通过让学生介绍课前的实践经历和碰到的问题,引发学生探求新知并解决所遇问题的迫切欲望。
(2)课题引入
根据各组同学汇报的结果,提出要买到需要的螺栓,我们必须要了解螺纹的相关参数,从而引入主题。
第二步:展示问题,引出任务。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大径、小径、中径、螺距、导程、牙型角和螺纹升角等。通过展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探究兴趣,为新课做好情感准备。
第三环节:任务驱动,协作探究(约75分钟时间)。
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通过设计7个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进行协作探究,进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任务一:搞清内外螺纹的大径(约10分钟时间)。
通过设计自学概念,让学生根据螺纹大径的定义,观察内外螺纹的实物模型,指出它们的大径,然后在图形上标出等一系类问题,突破螺纹大经与底径和顶径区别的难点。
任务二:搞清内外螺纹的小经(约15分钟时间)。
通过设计自学概念,让学生根据螺纹小径的定义,观察内外螺纹的实物模型,指出它们的小径,然后在图形上标出等一系列问题,由简入深,循序渐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此任务中,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补充螺纹小径计算公式的简单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搞清内外螺纹的中径(约10分钟时间)。
通过自学概念和进行标注,加深学生对螺纹中径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公示的简单推导和应用,加强对小径和中径计算公式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任务四:螺距与导程之间的关系(约10分钟时间)。
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以及图上的标注、教师的总结和练习的巩固,实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通过补充攻丝中内孔径和小径的确定,加深学生对小径、大径与底径、顶径的区别,以及三径、螺距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突破难点。
任务五:搞清牙型角、牙型半角和牙侧角(约5分钟时间)。
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和图上标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将知识拓展到其他螺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任务六:弄清螺纹升角(导程角)的概念,与螺纹中径和导程的关系(约5分钟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导程角的概念,以及对图形的分析、螺纹升角与螺纹中径和导程关系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检查深化(约20分钟时间)
此环节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概括总结,回顾新知。
第二步: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为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设计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将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完成两个任务。
实践任务:结合制图中所学的螺纹测绘的方法,各组利用螺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测量普通螺纹的大径、螺距和中径。学生通过这个任务的实施,掌握用螺纹千分尺测螺纹中径、游标卡尺测螺纹大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第三步:课堂练习,检查效率。
第四步: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第五环节:规范有序,评价激励(约10分钟时间)。
本环节包括以下两步:第一步:规范有序,养成习惯;第二步:公正评价,鞭策激励。
六、论反思
本次课充分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信心、领悟力也得到增强,教学容量明显加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