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水利部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分析了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的工作举措。希望努力走出一条中国北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实现白城市水利优先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121-02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
(1)以河湖连通为根本,提升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通过实施莫格湿地常态补水等工程,规划的124个水库泡塘全部连通,增加蓄水能力3亿m3以上,形成了连通有序、通畅自然、循环良性,蓄泄兼顾、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的水系网络。
(2)实施了嫩江干流、洮儿河等重要河流堤防除险加固,月亮泡蓄滞洪区工程。防洪城市堤防加固基本完成,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防洪工程基本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工程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3)完成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监控系统、地下水管理保护等工作任务。2017年,全市用水总量24.33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2,水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
(4)以城区污水处理为重点,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污水处理厂提级改造、再生水及污泥处理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治理率达到85%以上。
(5)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完成了城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6%。结合脱贫攻坚,解决了114个村屯、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率达到100%。
(6)以生态保护为中心,打造具有白城特色的草原湿地资源。利用分洪入向、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工程,对向海、莫莫格湿地实施生态补水。全面完成5万亩芦苇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建设。在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生物种群结构进一步改善。
(7)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3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和“3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造林154.3万亩,被国家评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综合治理草原19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由原来的30.1%提高到38.5%。
(8)实施引水入城,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城市。生态新区以鹤鸣湖为中心,形成“一湖、三岛、九桥、多点”的亲水平台。镇赉以南湖为中心,形成“七湖连珠”“三湖环抱”环城水系景观。洮南以北湖为中心,形成园林式生态走廊。
(9)以文化景观为点缀,挖掘传承草原鹤城文化。向海、嫩江湾、嫩水韵白、牛心套堡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牛心套堡、四海湖获评国家湿地公园。举办“月亮湖渔猎文化冬捕节”、“中国·镇赉白鹤节”,打响“湿地鹤乡、生态白城”旅游品牌。
2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问题
(1)地表水过境水利用比例较低。白城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仅占总水资源量的8.32%,年径流量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占年總径流量的80%。
(2)水系连通性差。水库泡沼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渠系泡塘间缺少水力连通途径,难以实现有效的疏导、沟通、引排、调度,限制了引水/提水能力的提高。
(3)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境内五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都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特别是洮儿河冲洪积扇上的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造成机电井大量报废。
(4)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足。由于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较为传统、建设资金困难等因素,目前白城市暂无中水回用。
2.2 饮水安全问题
(1)农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全市122万农村人口,30.7万人存在着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是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
(2)城市供水缺乏备用水源。中心城市及城镇供水水源均为地下水,没有地表水水源。
2.3 水生态问题
2.3.1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受损
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类型变化频繁,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化、盐碱化明显。最严重时,湿地面积从3.6万公顷锐减到0.36万公顷,减幅达到90%。莫莫格湿地面积由原来占该保护区总面积的80%退缩到不足40%。
2.3.2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白城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1954.83km2,占幅员面积的46.41 %,水力、风力侵蚀是白城市土壤的主要侵蚀形态。
2.4 水环境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白城市的污水管道最早为1977年设计施工建成,服务面积仅18km2。污水管网覆盖率低,全市污水总量处理率不足50%。
(2)农业面源污染:白城市年氮肥施用量约15万t、磷肥5万t、复合肥7万t;施用有机农药量约800t。农药、化肥施用后,进入河流、地下等受纳水体,造成水质中氮磷等物质超标。
2.5 水管理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待深入推进,长效生态补水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2)监管能力方面: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低、取水口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健全。
(3)规划、法制建设方面: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专项规划没有修编,水利管理的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6 水文化问题
2.6.1 城市亲水景观与生态廊道建设不足
白城市有湿地、草原等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多存在于城市外围地区,城市中心与人密切相关的亲水景观建设相对滞后。
2.6.2 对于水生态文化培育、挖掘与传承认识不足
白城市缺乏对涉水的历史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记录。同时,对于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尚未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2.6.3 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景点之间的相互串联
白城目前的城市规划中没有综合考虑重点旅游景区的空间组合态势,未将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
2.6.4 水利風景区建设缺乏特点
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独特的项目策划,没有将白城水利风景区的独特表现出来。
3 白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
3.1 加强水资源保护
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个领域,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完善河湖连通配套设施,谋划建设江河湖库互济互补、区域水循环利用体系。
3.2 推进水环境治理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水域岸线管控,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确保用上安全水、干净水、放心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3.3 抓好水生态修复
统筹推进水、草、林、湿“四大生态工程”,力争全市水面达到374万亩,草原、湿地均突破1000万亩,林地达到800万亩。到2020年,努力把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
3.4 健全水管理制度
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实行“千分制”考核。建立“源头控制、水陆共治、联防联治”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制定生态领域地方性法规,全面落实“双随机”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3.5 营造水文化魅力
探索“水+新型城镇”、“水+现代农业”、“水+生态旅游”等模式和业态,进一步丰富水文化内涵。结合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城联创”,扎实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宣传推广海绵城市成功案例,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4 结语
白城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新起点,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坚持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根本遵循,巩固提升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水生态文明 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258790-7488104.html
[2] 乔梓,陈思月,杨苑,等.浅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75-176.
[3]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Z].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121-02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
(1)以河湖连通为根本,提升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通过实施莫格湿地常态补水等工程,规划的124个水库泡塘全部连通,增加蓄水能力3亿m3以上,形成了连通有序、通畅自然、循环良性,蓄泄兼顾、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的水系网络。
(2)实施了嫩江干流、洮儿河等重要河流堤防除险加固,月亮泡蓄滞洪区工程。防洪城市堤防加固基本完成,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防洪工程基本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工程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3)完成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监控系统、地下水管理保护等工作任务。2017年,全市用水总量24.33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2,水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
(4)以城区污水处理为重点,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污水处理厂提级改造、再生水及污泥处理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治理率达到85%以上。
(5)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完成了城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6%。结合脱贫攻坚,解决了114个村屯、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率达到100%。
(6)以生态保护为中心,打造具有白城特色的草原湿地资源。利用分洪入向、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工程,对向海、莫莫格湿地实施生态补水。全面完成5万亩芦苇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建设。在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生物种群结构进一步改善。
(7)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3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和“3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造林154.3万亩,被国家评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综合治理草原19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由原来的30.1%提高到38.5%。
(8)实施引水入城,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城市。生态新区以鹤鸣湖为中心,形成“一湖、三岛、九桥、多点”的亲水平台。镇赉以南湖为中心,形成“七湖连珠”“三湖环抱”环城水系景观。洮南以北湖为中心,形成园林式生态走廊。
(9)以文化景观为点缀,挖掘传承草原鹤城文化。向海、嫩江湾、嫩水韵白、牛心套堡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牛心套堡、四海湖获评国家湿地公园。举办“月亮湖渔猎文化冬捕节”、“中国·镇赉白鹤节”,打响“湿地鹤乡、生态白城”旅游品牌。
2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问题
(1)地表水过境水利用比例较低。白城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仅占总水资源量的8.32%,年径流量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占年總径流量的80%。
(2)水系连通性差。水库泡沼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渠系泡塘间缺少水力连通途径,难以实现有效的疏导、沟通、引排、调度,限制了引水/提水能力的提高。
(3)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境内五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都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特别是洮儿河冲洪积扇上的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造成机电井大量报废。
(4)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足。由于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较为传统、建设资金困难等因素,目前白城市暂无中水回用。
2.2 饮水安全问题
(1)农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全市122万农村人口,30.7万人存在着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是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
(2)城市供水缺乏备用水源。中心城市及城镇供水水源均为地下水,没有地表水水源。
2.3 水生态问题
2.3.1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受损
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类型变化频繁,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化、盐碱化明显。最严重时,湿地面积从3.6万公顷锐减到0.36万公顷,减幅达到90%。莫莫格湿地面积由原来占该保护区总面积的80%退缩到不足40%。
2.3.2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白城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1954.83km2,占幅员面积的46.41 %,水力、风力侵蚀是白城市土壤的主要侵蚀形态。
2.4 水环境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白城市的污水管道最早为1977年设计施工建成,服务面积仅18km2。污水管网覆盖率低,全市污水总量处理率不足50%。
(2)农业面源污染:白城市年氮肥施用量约15万t、磷肥5万t、复合肥7万t;施用有机农药量约800t。农药、化肥施用后,进入河流、地下等受纳水体,造成水质中氮磷等物质超标。
2.5 水管理问题
(1)制度建设方面: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待深入推进,长效生态补水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
(2)监管能力方面:水资源监管信息化水平低、取水口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健全。
(3)规划、法制建设方面: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专项规划没有修编,水利管理的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6 水文化问题
2.6.1 城市亲水景观与生态廊道建设不足
白城市有湿地、草原等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多存在于城市外围地区,城市中心与人密切相关的亲水景观建设相对滞后。
2.6.2 对于水生态文化培育、挖掘与传承认识不足
白城市缺乏对涉水的历史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记录。同时,对于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尚未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2.6.3 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景点之间的相互串联
白城目前的城市规划中没有综合考虑重点旅游景区的空间组合态势,未将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
2.6.4 水利風景区建设缺乏特点
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独特的项目策划,没有将白城水利风景区的独特表现出来。
3 白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
3.1 加强水资源保护
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个领域,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完善河湖连通配套设施,谋划建设江河湖库互济互补、区域水循环利用体系。
3.2 推进水环境治理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水域岸线管控,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确保用上安全水、干净水、放心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3.3 抓好水生态修复
统筹推进水、草、林、湿“四大生态工程”,力争全市水面达到374万亩,草原、湿地均突破1000万亩,林地达到800万亩。到2020年,努力把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
3.4 健全水管理制度
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实行“千分制”考核。建立“源头控制、水陆共治、联防联治”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制定生态领域地方性法规,全面落实“双随机”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3.5 营造水文化魅力
探索“水+新型城镇”、“水+现代农业”、“水+生态旅游”等模式和业态,进一步丰富水文化内涵。结合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城联创”,扎实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宣传推广海绵城市成功案例,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4 结语
白城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新起点,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坚持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根本遵循,巩固提升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水生态文明 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258790-7488104.html
[2] 乔梓,陈思月,杨苑,等.浅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175-176.
[3] 白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