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指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美、挖掘美、品味美,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语言美 形象美 思想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并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一、通过“朗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要感受作品的语言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获得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声情并茂的朗读如涓涓细流浸入心田,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发散形象思维,引发学生的回忆、探索、联想,使学生对文章形象进行审美判断。
(一)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有一节是这样描写小草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引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叠字,如“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悄悄的”“软绵绵的”等。这些叠字不但描绘出了小草的特点——嫩而绿、自然活泼、亲切柔和,而且展现出了初春时节小草所蕴含的美,给人一种疏朗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语言的图画美
我们在阅读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时,往往会觉得有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呈现在眼前,从而受到感染,引发联想。
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名词犹如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示了秋风、夕阳下萧条破败的农村景色,表达出作者黯然销魂的思想感情。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联想、回味、补充以及再创造,从而进入美的王国之中。
(三)感受语言的动态美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绝对静态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用语言来表现事物的动态美。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文字极具张力,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海边少年的英勇和无畏,一连串的动词,将闰土敏捷的身手显示出来,准确地刻画了闰土在“我”幼年生活中留下的美好记忆。
二、通过“析文”,挖掘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有着审美价值的图画。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那么学生也能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一)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外形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关于二十年后闰土肖像的描写是这样的:“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段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遭受的饥荒、苛税等种种压迫,感受到他们身心忍受的无限痛苦。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语言描写能表现动作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对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暴露出了他嗜钱如命的本性。
(3)心理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小说家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最后一课》中描写小弗郎士上习字课时 ,“屋顶上鸽子咕咕 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 ?’”这就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 ,只有小孩子才会在侵略者强迫他们放弃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 ,由鸽子的叫声联想到侵略者的罪恶 ,从而表达了孩子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恶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如《变色龙》中对于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描写,就暗示着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足见作者独特的匠心。
2.侧面描写
概括地说,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他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结果一见,却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些侧面描写的目的是欲扬先抑,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 (二)从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时,读者既要紧紧抓住人物的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又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虽然它们篇幅短小,往往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但却是生活的高度浓缩,应该说正是这高度浓缩的故事情节凸显了人物形象。如《皇帝的新装》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个顺序安排情节,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又如《最后一课》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充满爱国思想的过程。
(三)从分析作品的环境入手
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事件也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所以小说通常刻画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祝福》最后一段是这样描写祝福景象的:“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又如孙犁在《荷花淀》的开篇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那段环境描写,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描写把人物烘托得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意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三、通过“感悟”,体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暴行的愤怒,对“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敢颂扬,从而感悟到作者写作的用意:在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的同时,也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又如在教学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问题。这些思想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育、思想境界的陶冶、人格结构的美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的美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和事理中。只有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去探寻、推敲,才能用一条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成为装点我们作文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精美饰物。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的熏陶下孕育出感受美的心、鉴赏美的眼,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美育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语言美 形象美 思想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并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一、通过“朗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要感受作品的语言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获得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声情并茂的朗读如涓涓细流浸入心田,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发散形象思维,引发学生的回忆、探索、联想,使学生对文章形象进行审美判断。
(一)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有一节是这样描写小草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引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叠字,如“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悄悄的”“软绵绵的”等。这些叠字不但描绘出了小草的特点——嫩而绿、自然活泼、亲切柔和,而且展现出了初春时节小草所蕴含的美,给人一种疏朗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语言的图画美
我们在阅读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时,往往会觉得有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呈现在眼前,从而受到感染,引发联想。
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名词犹如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示了秋风、夕阳下萧条破败的农村景色,表达出作者黯然销魂的思想感情。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联想、回味、补充以及再创造,从而进入美的王国之中。
(三)感受语言的动态美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绝对静态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用语言来表现事物的动态美。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文字极具张力,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海边少年的英勇和无畏,一连串的动词,将闰土敏捷的身手显示出来,准确地刻画了闰土在“我”幼年生活中留下的美好记忆。
二、通过“析文”,挖掘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有着审美价值的图画。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那么学生也能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一)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外形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关于二十年后闰土肖像的描写是这样的:“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段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遭受的饥荒、苛税等种种压迫,感受到他们身心忍受的无限痛苦。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语言描写能表现动作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对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暴露出了他嗜钱如命的本性。
(3)心理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小说家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最后一课》中描写小弗郎士上习字课时 ,“屋顶上鸽子咕咕 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 ?’”这就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 ,只有小孩子才会在侵略者强迫他们放弃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 ,由鸽子的叫声联想到侵略者的罪恶 ,从而表达了孩子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恶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如《变色龙》中对于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描写,就暗示着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足见作者独特的匠心。
2.侧面描写
概括地说,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他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结果一见,却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些侧面描写的目的是欲扬先抑,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 (二)从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时,读者既要紧紧抓住人物的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又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虽然它们篇幅短小,往往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但却是生活的高度浓缩,应该说正是这高度浓缩的故事情节凸显了人物形象。如《皇帝的新装》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个顺序安排情节,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又如《最后一课》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充满爱国思想的过程。
(三)从分析作品的环境入手
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事件也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所以小说通常刻画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祝福》最后一段是这样描写祝福景象的:“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又如孙犁在《荷花淀》的开篇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那段环境描写,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描写把人物烘托得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意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三、通过“感悟”,体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暴行的愤怒,对“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敢颂扬,从而感悟到作者写作的用意:在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的同时,也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又如在教学巴金的《小狗包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问题。这些思想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育、思想境界的陶冶、人格结构的美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的美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和事理中。只有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去探寻、推敲,才能用一条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成为装点我们作文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精美饰物。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的熏陶下孕育出感受美的心、鉴赏美的眼,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美育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