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25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进行首场试演,几十名当地拆迁户应邀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剧场。脚下的这片土地,10年前曾是他们的家园。搬迁10年来,拆迁的170余户居民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变迁?
再回老地方,那叫进城啊!
连倒4趟车,耗时3小时,2008年1月13日记者终于找到北京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嘉园一里30号楼,走进拆迁户家里。
国家大剧院的拆迁范围,北起花园大街,南到东绒线胡同,东起人民大会堂西侧,西到石碑胡同,共涉及173户拆迁居民。拆迁相当顺利,在1998年11月18日之前,建设用地的拆迁工作就已近尾声,拆迁户被集中安置在马家堡社区,其中30号楼最多,有140多户。
10年的风霜雨雪,已使30号楼显出憔悴之态,门道两侧拥挤着的十几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让人想起了胡同和胡同的生活。
在西城副食商店退休的骆老师傅家,四壁白墙,地面是水泥裸地。骆老师傅告诉记者,他家原住东绒线胡同5号,6口人住20平米。为了大剧院建设,1998年11月搬到此地,住进了共80多平米的两套两居房。尽管宽敞了,可还是想念住了50多年的老房子,搬走后,也回去看了几次,最近几年,走不动了。大剧院试演那天,他也收到邀请票了,只是已经无法前去观看。
回忆刚搬迁的情况,骆老说,那时周围楼很少,很不方便,不只是日常生活,转学要赞助费,孙女上学每天要骑车几十里到原来的31中。当然那苦过去了,现在孙女已经财贸学院大学毕业。他感慨道,“国家让搬我们就搬吧,但是原来的地段,再也找不到了,东绒线胡同5号正是大剧院的中心啊。”
骆老楼上的陈老爷子,隔着防盗门一听说采访相关于国家大剧院,就打开了话匣子: 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15年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000多所。而大剧院总投资是26.9亿元,以每个希望小学25万计算,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啊?听说大剧院仅仅每月的电费就需要400万元人民币,这就可以建十几所希望小学。还有水费呢!记者向他询问搬迁时的情况,他说,都10年了,大剧院都开放了,还说这些有意义吗?他关上了门。
在30号楼下,一个正在遛哈士齐犬的男青年告诉记者,他家原住石碑胡同,他坚决支持建设大剧院。尽管刚搬来时,不喜欢这里,但是慢慢就好了,毕竟这是搬迁,不是发配。
他说,大剧院在一片反对声中动土,实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激烈冲突,反对建设大剧院,无外乎两点:一曰,花费巨大,劳民伤财;二曰,大剧院的形式,与古都城市气质不协调。可明代宫室建筑死气沉沉的,引进大剧院这样的颠覆性建筑是上策,统治北京几百年的“帝王权力美学”,早该冲击冲击了。
他还说,正如学者所言,北京的建筑一直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苦苦挣扎,既想追求摩登,又想表现传统。其结果是,很多现代设施既不能超越早已是登峰造极的传统建筑,同时更不能领导现代时尚的潮流。安德鲁设计方案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彻底冲破了传统的羁绊,并试图以矫枉过正的方式,使那些囿于传统或者厌倦传统的人,都去适应一种全新的风格。
家住嘉园一里14号楼的润姓妇女告诉记者,她家原住石碑胡同52号,老少三代5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小屋里,为响应国家号召,及时搬迁,在1998年10月就住进了两套共100多平米的房子,还得到了3万多元补偿款,安置得比较满意。
谈到当年的情况,她说,那交通真叫不便,只有300路和368路,楼四周是庄稼地菜地,荒凉,心里落差很大,再回老地方,那叫进城啊。
现住14号的唐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不通车,买菜困难,快走也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超市,周边环境恶劣,一刮风到处是灰。他还说,原来,自打爷爷那辈他家就住在花园大院16号,尽管原来一家三口住10平米,现住40多平米,也还是觉着不方便,很不习惯,不过,现在地铁五号线通了,交通方便了,四周楼房全盖起来了,环境也好了。但是,如果不是为大剧院腾地儿,还是居住在老地儿好啊。
已经成为历史的胡同记忆
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也是世界上规划最严谨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老城区内,曾经三重城墙环绕皇宫,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那里不仅有皇宫、庙宇,还有众多的王府、会馆,以及各种各样的胡同,被国家大剧院覆盖了的绒线胡同等,就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绒线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明清时,绒线胡同东起旧司法部街,西至宣武门内大街。民国2年(1913)开辟和平门和北新华街,将绒线胡同分成东、西两段。与绒线胡同平行的安福胡同、帘子胡同、松树胡同等也被分为东、西绒线胡同。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绒线胡同东段称东绒线胡同,西段称西绒线胡同。绒线,在北京话里有两种含义。一是真正的绒线,即:棉、毛、丝、麻线统称;另一层意思是指小杂货店称之为“绒线铺”。
打小就和“发小”在胡同里玩耍的老唐,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城南旧事”。
唐家在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的爷爷,那也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之后了。满人入主北京后,就把京城明朝原住民全部赶出东西两城,只有旗人才有资格居住在内。大清覆灭之后,唐爷爷才从山东老家搬到了花园大院。
听爷爷说,花园大院曾经是大宅门的大花园,种植着奇花异草,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949年后,这里成了大杂院,也就没了旧日容颜。
花园大院近邻石碑胡同,还有东绒线胡同,以及兵部洼胡同。石碑胡同北口便是是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南面和兵部洼胡同贯通,再向南就到了前门西大街,从那就可直奔花花绿绿的大栅栏,只是小孩子被严格禁止。
胡同里,有许多四五个小伙伴联手才抱得过来的老槐树。在那个缺少欢乐的年代,老槐树给大家带来许多笑声。
夏天,老槐树如伞撑开,荫庇众人。树上有数不清的知了,大家就用长过身体几倍的竹竿,把隐蔽在枝叶里的知了逮住,不管烧着吃,还是炸着吃,味儿都倍儿棒。
胡同里的街坊邻居,那才叫个好啊。一次,我去偷李叔家的鸽子蛋,不想被守候的李叔抓了个正着。他弹着脑瓜崩笑着说,原来是你小子淘的气啊,怪不得只见鸽子趴窝不见鸽子蛋呢;许多人家有葡萄架,金秋惹得蜜蜂纷飞。一次,我正抬头傻看呢,邻居张姨一翘脚就摘下一大串给我,胡同人就是慷慨。
冬天,胡同里也很热闹。居民往往都是被“豆腐脑儿煎饼果子嘞……”的吆喝声叫醒,接着胡同也醒了。推板车卖劈材蜂窝煤的有,卖臭豆腐小咸鱼儿的也有,只是我们更喜欢听“冰糖葫芦的卖哟”。
胡同里较大些的门楼,多有门联,上写“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还有什么“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等名言警句儿,在门楼下方,多有门墩,门墩不仅寄情表意,还显示身份:圆形雕刻狮虎的,多为武将之家,圆形雕刻松梅竹的,多为文官之家;方形的,多为商人之家。对于小伙伴来说,无论方圆都是玩具。
转眼,这些都已经成了历史,四世同堂扶老携幼东家包饺子西家吃成了历史。如今,绒线胡同半壁不存,石碑胡同和兵部洼胡同也仅剩半壁河山。承载着历史延续着文化的这些胡同,见证着朱棣建都,见证着满人进京,见证着大清覆灭,见证着民国新政,也见证着日军从昂首入京,到举手投降的过程,还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
说到这儿,老唐的眼眶已经满是泪光。
再回老地方,那叫进城啊!
连倒4趟车,耗时3小时,2008年1月13日记者终于找到北京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嘉园一里30号楼,走进拆迁户家里。
国家大剧院的拆迁范围,北起花园大街,南到东绒线胡同,东起人民大会堂西侧,西到石碑胡同,共涉及173户拆迁居民。拆迁相当顺利,在1998年11月18日之前,建设用地的拆迁工作就已近尾声,拆迁户被集中安置在马家堡社区,其中30号楼最多,有140多户。
10年的风霜雨雪,已使30号楼显出憔悴之态,门道两侧拥挤着的十几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让人想起了胡同和胡同的生活。
在西城副食商店退休的骆老师傅家,四壁白墙,地面是水泥裸地。骆老师傅告诉记者,他家原住东绒线胡同5号,6口人住20平米。为了大剧院建设,1998年11月搬到此地,住进了共80多平米的两套两居房。尽管宽敞了,可还是想念住了50多年的老房子,搬走后,也回去看了几次,最近几年,走不动了。大剧院试演那天,他也收到邀请票了,只是已经无法前去观看。
回忆刚搬迁的情况,骆老说,那时周围楼很少,很不方便,不只是日常生活,转学要赞助费,孙女上学每天要骑车几十里到原来的31中。当然那苦过去了,现在孙女已经财贸学院大学毕业。他感慨道,“国家让搬我们就搬吧,但是原来的地段,再也找不到了,东绒线胡同5号正是大剧院的中心啊。”
骆老楼上的陈老爷子,隔着防盗门一听说采访相关于国家大剧院,就打开了话匣子: 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15年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000多所。而大剧院总投资是26.9亿元,以每个希望小学25万计算,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啊?听说大剧院仅仅每月的电费就需要400万元人民币,这就可以建十几所希望小学。还有水费呢!记者向他询问搬迁时的情况,他说,都10年了,大剧院都开放了,还说这些有意义吗?他关上了门。
在30号楼下,一个正在遛哈士齐犬的男青年告诉记者,他家原住石碑胡同,他坚决支持建设大剧院。尽管刚搬来时,不喜欢这里,但是慢慢就好了,毕竟这是搬迁,不是发配。
他说,大剧院在一片反对声中动土,实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激烈冲突,反对建设大剧院,无外乎两点:一曰,花费巨大,劳民伤财;二曰,大剧院的形式,与古都城市气质不协调。可明代宫室建筑死气沉沉的,引进大剧院这样的颠覆性建筑是上策,统治北京几百年的“帝王权力美学”,早该冲击冲击了。
他还说,正如学者所言,北京的建筑一直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苦苦挣扎,既想追求摩登,又想表现传统。其结果是,很多现代设施既不能超越早已是登峰造极的传统建筑,同时更不能领导现代时尚的潮流。安德鲁设计方案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彻底冲破了传统的羁绊,并试图以矫枉过正的方式,使那些囿于传统或者厌倦传统的人,都去适应一种全新的风格。
家住嘉园一里14号楼的润姓妇女告诉记者,她家原住石碑胡同52号,老少三代5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小屋里,为响应国家号召,及时搬迁,在1998年10月就住进了两套共100多平米的房子,还得到了3万多元补偿款,安置得比较满意。
谈到当年的情况,她说,那交通真叫不便,只有300路和368路,楼四周是庄稼地菜地,荒凉,心里落差很大,再回老地方,那叫进城啊。
现住14号的唐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不通车,买菜困难,快走也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超市,周边环境恶劣,一刮风到处是灰。他还说,原来,自打爷爷那辈他家就住在花园大院16号,尽管原来一家三口住10平米,现住40多平米,也还是觉着不方便,很不习惯,不过,现在地铁五号线通了,交通方便了,四周楼房全盖起来了,环境也好了。但是,如果不是为大剧院腾地儿,还是居住在老地儿好啊。
已经成为历史的胡同记忆
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也是世界上规划最严谨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老城区内,曾经三重城墙环绕皇宫,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那里不仅有皇宫、庙宇,还有众多的王府、会馆,以及各种各样的胡同,被国家大剧院覆盖了的绒线胡同等,就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绒线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明清时,绒线胡同东起旧司法部街,西至宣武门内大街。民国2年(1913)开辟和平门和北新华街,将绒线胡同分成东、西两段。与绒线胡同平行的安福胡同、帘子胡同、松树胡同等也被分为东、西绒线胡同。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绒线胡同东段称东绒线胡同,西段称西绒线胡同。绒线,在北京话里有两种含义。一是真正的绒线,即:棉、毛、丝、麻线统称;另一层意思是指小杂货店称之为“绒线铺”。
打小就和“发小”在胡同里玩耍的老唐,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城南旧事”。
唐家在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的爷爷,那也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之后了。满人入主北京后,就把京城明朝原住民全部赶出东西两城,只有旗人才有资格居住在内。大清覆灭之后,唐爷爷才从山东老家搬到了花园大院。
听爷爷说,花园大院曾经是大宅门的大花园,种植着奇花异草,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949年后,这里成了大杂院,也就没了旧日容颜。
花园大院近邻石碑胡同,还有东绒线胡同,以及兵部洼胡同。石碑胡同北口便是是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南面和兵部洼胡同贯通,再向南就到了前门西大街,从那就可直奔花花绿绿的大栅栏,只是小孩子被严格禁止。
胡同里,有许多四五个小伙伴联手才抱得过来的老槐树。在那个缺少欢乐的年代,老槐树给大家带来许多笑声。
夏天,老槐树如伞撑开,荫庇众人。树上有数不清的知了,大家就用长过身体几倍的竹竿,把隐蔽在枝叶里的知了逮住,不管烧着吃,还是炸着吃,味儿都倍儿棒。
胡同里的街坊邻居,那才叫个好啊。一次,我去偷李叔家的鸽子蛋,不想被守候的李叔抓了个正着。他弹着脑瓜崩笑着说,原来是你小子淘的气啊,怪不得只见鸽子趴窝不见鸽子蛋呢;许多人家有葡萄架,金秋惹得蜜蜂纷飞。一次,我正抬头傻看呢,邻居张姨一翘脚就摘下一大串给我,胡同人就是慷慨。
冬天,胡同里也很热闹。居民往往都是被“豆腐脑儿煎饼果子嘞……”的吆喝声叫醒,接着胡同也醒了。推板车卖劈材蜂窝煤的有,卖臭豆腐小咸鱼儿的也有,只是我们更喜欢听“冰糖葫芦的卖哟”。
胡同里较大些的门楼,多有门联,上写“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还有什么“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等名言警句儿,在门楼下方,多有门墩,门墩不仅寄情表意,还显示身份:圆形雕刻狮虎的,多为武将之家,圆形雕刻松梅竹的,多为文官之家;方形的,多为商人之家。对于小伙伴来说,无论方圆都是玩具。
转眼,这些都已经成了历史,四世同堂扶老携幼东家包饺子西家吃成了历史。如今,绒线胡同半壁不存,石碑胡同和兵部洼胡同也仅剩半壁河山。承载着历史延续着文化的这些胡同,见证着朱棣建都,见证着满人进京,见证着大清覆灭,见证着民国新政,也见证着日军从昂首入京,到举手投降的过程,还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
说到这儿,老唐的眼眶已经满是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