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2年夏,中英鸦片战争进入第三年,坐拥百万大军的清政府,面对小股英军的凌厉攻势,仿佛一头衰老而遍体鳞伤的大象,被狮子的利爪尖牙撕咬得连招架之力都丧失殆尽。
  常胜英军的窘迫
  6月19日,借助坚船利炮,英军闪电般占领上海;7月5日,他们相继攻取战略要地镇江。一路高奏凯歌的英军,冲到南京城下,迟滞不前,疲态百出,竟成强弩之末,他们士气低落、焦躁不安、进退维谷,只有等待奇迹发生。
  英国的战略构想被突然打破,历史曾在这微妙的时刻,给大清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们抓得住,也许中国近代史都会改写。
  原来,英军出现霍乱疫情,许多兵士腹泻呕吐不止,甚至一命呜呼,战斗力大打折扣。霍乱和其他传染病使得英国军队损失惨重,参战的英军军官柏纳德,在《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一书中忆道:“镇江的军队是一支不可轻侮的敌军,我军在镇江战役中所遭受的损失,比以往任何战役来得更惨重,比镇江的军队更具杀伤力的敌人突然出现。霍乱及沼泽地带产生的热病开始流行,很多士兵,尤其新兵,纷纷因此送命。”
  十余年后,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俄军对垒,俄罗斯大地上的霍乱,又一次骚扰英军,成了不少人的死亡诅咒,似乎没有对战争进程构成多大的影响。
  1895年夏,为抵抗日军侵占台湾,清兵及台湾兵勇共约三千余名正规军参与战役,战死者不下两百多人。日军由于装备先进,实际伤亡并不多,这段时间,日军因为水土不服,更因为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的滋扰,造成不少非战斗减员,数目远比阵亡者多。
  瘟疫就算站在中国一边,最终也无助于挽回败局。狂魔来袭,不分华夷。
  蛰伏的恶魔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又被生动地音译成“虎烈拉”,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夏季最活跃,常经不洁饮用水传播,发病急骤,传播迅速,病患如得不到及时救治,体内水分将被弧菌“榨干”而死。
  在医学尚未发达的19世纪,其病死率极高。
  小小弧菌发源于富饶的恒河三角洲,由于受交通限制,19世纪以前,霍乱局限在印度。此后,世界经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打开霍乱的封锁线,这一蛰伏在文明古国的恶魔,开始“走向世界”,从“骑着骆驼旅行”逐渐升级到坐着轮船、火车周游列国,遗患无穷。从1813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全球共发生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中国,中国东部的水乡,正是霍乱菌理想的栖息地。霍乱引起的腹泻是最严重的,病患一天腹泻十幾次,甚至几十次清稀大便。
  可以说,霍乱弧菌具备把肠道的细胞,乃至整个人体的所有水分彻底榨干的可怕能力。很多罹难者,死时只剩下一副干瘪的遗体。
  在旧中国,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宪法,也不知道何为卫生。许多乡镇都能看到便溺遍地,垃圾满街。大粪搬运工用扁担挑着木桶,走到沟渠或河流旁,将污物哗啦一声倒入敞舱驳船之内,污满时,船只便被牵引到乡间的稻田里。秽物胡乱倒进水中,沟渠水淤滞不堪,绿色淤泥搅拌着混浊发黄的污水,散发恶臭。
  往往就在那些水系旁边,人们舀水洗马桶,甚至拿来饮用,洗衣、洗米、洗菜和做饭。这种情况,在水网交错的江南尤甚。霍乱的历次流行,多与水体被霍乱菌污染有关。
  霍乱也救不了清廷
  英国等待的奇迹真的发生了。灰头土脸的清廷,还是迫不及待地请求和谈,让英国欣喜若狂,双方很快签订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对于如何结束战争、该掳掠多少利益,英国本无多大把握,至少没料到清廷这么快屈膝投降。英军决策层原本认为至少要拿下南京,清政府才会在签约上有所反应,清政府的“敏捷”,着实令英国人窃喜。
  在一定程度上,霍乱让第一次鸦片战争喊停,英国见好就收。腐朽的大清没有情报机构,不知对手困于“水土不服”,错失扳回局面的良机。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霍乱流行,英军可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乘胜拿下南京,根本不会给清廷太多应对和思考时间。英军拿下南京,可能不会就此罢手,乘着余威和声势,进一步扩大战果,到时候,大清将会损失更多利益。毕竟英军的战略目标是江南地区。
  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霍乱无意中影响鸦片战争的整个进程,顶多只是改写一场战役,无法改变一个王朝的悲剧命运,更无法逆转衰老帝国在新兴资本主义强国面前的窘态。
  决定一个国家、民族能否站起来,靠的永远是自身的觉醒,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可能仰赖外力和侥幸。当时的大清国,有多少人懂得这个道理呢?
  历史长河在拐弯处稍停一下,继续往前流去。
  (摘自《他们都有病》现代出版社)
其他文献
食物的味、香、色不同,名厨和食客都知道,也有很多文献可以参考。我读书不多,似乎没有听人提到食的触觉,这方面照我看关系也很大呢。  (一)  食物的味当然最重要,不美没有人喜欢。香在其次,很多食物的香味先引得人流口水。不过也有臭而味美的东西,如南洋群岛的榴莲制成的糕,滋味鲜美,但入口时奇臭,很少人能过这一关。此外,臭豆腐干、腐乳、西方上等的带蓝纹的乳酪,都有叫人受不了的臭。但会吃的人才不计较呢。这种
期刊
住在东顺小区的刘凯好像和女司机上辈子有仇,特爱瞅她们的笑话。这天下午,他驾车刚开到小区门口,就紧贴着保安室踩了刹车。  “哥们,这儿不能停车。往里走,那儿不是还有空地儿吗?”保安小魏边催边跨出了门。  “急啥?”刘凯探头出窗努努嘴,挤眉弄眼地嬉笑回道,“那个空当可是个宝地,不浇水不施肥就能长出乐子来。你要不信,咱坐等着瞧。”  小魏循着刘凯的指向望去,只见一辆红色轿车打着雨刮器缓缓开了来。小魏认得
期刊
我老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一有空就爱往家里跑。诱人的是母亲有一样拿手家常饭,也是我的最爱———打卤面。  她做的打卤面一定是亲手擀出来的,卤要配上木耳,肉丁要肥瘦相间。打好卤后,舀上一勺花椒油往上一浇,扑鼻的香味立刻就出来了,真的是让人垂涎欲滴。面盛好后,浇上卤,就着自家地里的小萝卜、黄瓜,再来一头大蒜,甭提多香了。我呼噜呼噜一碗吃下去,胃暖和了,心也暖和了,出了汗,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母亲做饭极
期刊
《陶渊明集》中读到,诗人辞官归隐后迁居到南村,其目的原来是“闻多素心人,樂与数晨夕”。南村那里有许多心地淡泊的好人,他只要能与知心的朋友一起坐着闲谈,直至日落月升,该是多么的惬意啊!所谓“素心人”,是指那些没有胡思乱想与穷奢极欲的人,他只有一颗安贫乐道的心。这里的物质世界虽然困窘,但精神世界自由畅快;可以无愧于人,也无愧于己。“素心人”勇于突破旧的自我,让心灵腾出一片大天地,寻觅新的自我;“素心人
期刊
黄筌、黄居寀父子,五代至宋时蜀人,均为著名宫廷画家。他们长期供奉內廷,画风工整富丽,被宋人称为“黄家富贵”,为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标准。  刘道醇所著《圣朝名画评》,记录了一件事。黄氏父子一同为宫殿绘制禽鸟花卉壁画,由于十分逼真,当猎鹰被带入宫殿时,竟不断攻击壁画中的禽鸟。  黃氏父子花鸟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为作画,“其家多养鹰鹘,观其神俊以模写之,故得其妙”。然而,也正因“多养鹰鹘”,后世
期刊
翻开中医院里每天开出的处方,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方子里,都会看到甘草的身影。甘草入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医家甄权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国老就是良相。前有管仲、诸葛亮、狄仁杰,后有张居正、曾国藩等等,个个都是文韬武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中俊杰。一株甜美的小草,居然能够被尊称为国老,不能不让人称奇。因为甘草有着独一无二的功效
期刊
我的故乡有种吃法,叫做猪油渣。熬出猪油后,剩下的固体块,虽貌不惊人,但脆而且香。猪油渣撒上白糖,可以拿来哄小孩子吃。熬出的猪油放在搪瓷杯里,待需要时取用:熬汤时,刮一勺;炒菜时,刮一勺;捏饺子,刮一点———饺子里菜肉馅,加猪油,煮熟了,猪油融化,面皮濡润,馅儿酥融,好吃。《儒林外史》里有所谓猪油饵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古龙笔下阴险的反派,律香川和唐玉,都爱吃蛋炒饭。唐玉前一晚杀了人,早起半斤猪
期刊
众多美食之中,老汤是极具吸引力的。老汤不是谁封的,也不是自吹自擂的。货真价实的老汤,不需要任何人去多说什么,食客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用料足,文火煨,波澜不惊,不疾不徐,历久弥新,才能成就醇厚的汤味。  一家饭馆若是没有老汤压阵,就得不到有品位的美食家的肯定。很多人光顾某个馆子,常常就是冲着这家店里的老汤去的。老汤中弥漫的诱人暖香,会让人垂涎欲滴。食客在桌前坐定,点菜完毕,店家笑吟吟地端来一个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