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急诊科治疗80例外伤患者,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换药护理,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例患者伤口全部愈合,无交叉感染病例出现。结论:急诊科护士护理外伤患者要严格遵守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换药室环境管理、器械物品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换药原则,可以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
【关键词】急诊;外伤;换药;交叉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5-01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发展起来,创伤患者的数量也显著上升。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处理患者的外伤创面或感染、手术切口等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换药、护理的工作。外科门诊换药指的是处理患者伤口和更换敷料,换药的目的是有效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并将伤口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清除干净,确保创面清洁及伤口引流通畅,从而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患者伤口愈合[1]。急诊科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创伤及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高[2]。因此,急诊科换药室应当严格遵守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素质,保证换药室的环境卫生,将预防交叉感染作为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
1临床资料 于2016年1月~2016年3月急诊诊外科治疗80例外伤患者,其中男 53例,女 27 例;年龄9~75 岁,平均 43.5 岁;受伤至伤口处理的时间为0.5h~5d,平均6.2h,其中,感染伤口感染34 例,清洁伤口46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创伤后病人常有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对疼痛的恐惧,加之对伤口愈后的担心,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活动。所以换药时首先要态度和蔼,文明用语,面带笑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换药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伤口情况,告知其换药的程序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伤口有一定的了解,减少不良的心理。急诊外科门诊换药时,不同年龄、伤口的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3]。
2.2换药前准备 让患者了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同时便于操作,伤口要充分暴露,有充足的光线,同時注意保暖。初步了解创口部位、类型、大小、深度、创面情况,以及是否为带菌或化脓创口,有无引流物,以便准备适当敷料和用具。无菌创口换药应到无菌室进行,感染创口在普通换药室内进行。
2.3伤口处理 所有外伤伤口都用0.1%新洁而灭、生理盐水、双氧水等清洗,伤口周围选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从伤口边缘向外圈延伸4cm,然后针对不同伤口采取不同的清创、缝合及确定换药顺序及次数[4]。
2.4清洁的伤口护理 清洁的伤口是指没有污染的伤口,如刀伤、无菌手术切口,创面干燥。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伤口感染化脓,每2-3天换药一次即可。常规用0.5%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消毒2边,0.9%生理盐水擦拭干净,外敷油砂(遮创妥)。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保持创面新鲜干燥。
2.5感染的伤口护理 指损伤时间较长或已经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换药的目的主要为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创面愈合。感染重且脓液多的每天换药,较轻的隔日换药。感染严重时,可引流排脓,必要时拆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予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伤口周围用碘伏充分消毒。对于化脓的伤口,应清除周围脓苔,以利愈合。对于下肢小面积烫伤感染伤口,去除坏死组织清洗消毒后用呋喃西林湿敷,创面新鲜后再用优拓覆盖无菌纱布包扎。若气温较低创面渗液较多局部可用烤灯烘烤20分钟/次,每天2-3次。优点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2.6特殊伤口的换药 动物如犬、猫、鼠等咬伤,病人的伤口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碘伏外涂并暴露伤口。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一定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伤口情况应用抗生素。
2.7预防换药室交叉感染措施 ⑴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无菌观念,如要求操作前后应用"六步洗手法"流水清洗并消毒双手。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帽子,并定期清洗更换;⑵加强换药室管理,完善换药室规章制度,如物品清洁消毒登记制度、消毒液更换时间登记制度。严格控制换药室进出人数和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检测空气质量。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并执行。要求使用专用抹布和消毒药液对室内桌椅物件进行消毒灭菌,保持清洁。及时严格清洗消毒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要时进行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及时处理使用过的敷料、引流器等一次性医疗物品。不使用过期药物和医疗用品;⑶医护人员及时正确处理创口,根据伤口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换药方式。换药时遵守清洁伤口优先,感染伤口在后的原则。换药时检查伤口是否红肿,是否有血迹,是否有分泌物等。彻底清除创口处的异物,缝合时保证皮肤对位。根据伤口选择相应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药物。
3体会
急诊科患者的伤口类型比较多,需要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采取治疗。无菌原则是外科伤口换药时需要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即换药的整个过程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相关器械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换药前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伤口情况,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换药后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患者病情的恶化。换药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还需要严格区分无菌和有菌伤口,以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根据不同的伤口类型确定换药顺序,即先清洁伤口、再污染伤口、后感染伤口。根据伤口情况,告诉患者下次换药的时间,换药后让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要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对小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渗出量及疼痛。如渗出量过多或出现剧烈疼痛,立即来院复查,切不可擅自处理,随便包扎。对置引流物的伤口,告诉患者切不可随便将引流条取出,换药最好在医院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美丽.外科伤口换药方法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4):1287-1288.
[2]梁丽英.外科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9):304.
[3]杨笑媚.浅谈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6.
[4]蒋丽双.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及其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295.
【关键词】急诊;外伤;换药;交叉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5-01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发展起来,创伤患者的数量也显著上升。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处理患者的外伤创面或感染、手术切口等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换药、护理的工作。外科门诊换药指的是处理患者伤口和更换敷料,换药的目的是有效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并将伤口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清除干净,确保创面清洁及伤口引流通畅,从而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患者伤口愈合[1]。急诊科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创伤及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高[2]。因此,急诊科换药室应当严格遵守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素质,保证换药室的环境卫生,将预防交叉感染作为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
1临床资料 于2016年1月~2016年3月急诊诊外科治疗80例外伤患者,其中男 53例,女 27 例;年龄9~75 岁,平均 43.5 岁;受伤至伤口处理的时间为0.5h~5d,平均6.2h,其中,感染伤口感染34 例,清洁伤口46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创伤后病人常有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对疼痛的恐惧,加之对伤口愈后的担心,容易产生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活动。所以换药时首先要态度和蔼,文明用语,面带笑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取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换药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伤口情况,告知其换药的程序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伤口有一定的了解,减少不良的心理。急诊外科门诊换药时,不同年龄、伤口的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3]。
2.2换药前准备 让患者了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同时便于操作,伤口要充分暴露,有充足的光线,同時注意保暖。初步了解创口部位、类型、大小、深度、创面情况,以及是否为带菌或化脓创口,有无引流物,以便准备适当敷料和用具。无菌创口换药应到无菌室进行,感染创口在普通换药室内进行。
2.3伤口处理 所有外伤伤口都用0.1%新洁而灭、生理盐水、双氧水等清洗,伤口周围选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从伤口边缘向外圈延伸4cm,然后针对不同伤口采取不同的清创、缝合及确定换药顺序及次数[4]。
2.4清洁的伤口护理 清洁的伤口是指没有污染的伤口,如刀伤、无菌手术切口,创面干燥。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伤口感染化脓,每2-3天换药一次即可。常规用0.5%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消毒2边,0.9%生理盐水擦拭干净,外敷油砂(遮创妥)。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保持创面新鲜干燥。
2.5感染的伤口护理 指损伤时间较长或已经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换药的目的主要为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创面愈合。感染重且脓液多的每天换药,较轻的隔日换药。感染严重时,可引流排脓,必要时拆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予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伤口周围用碘伏充分消毒。对于化脓的伤口,应清除周围脓苔,以利愈合。对于下肢小面积烫伤感染伤口,去除坏死组织清洗消毒后用呋喃西林湿敷,创面新鲜后再用优拓覆盖无菌纱布包扎。若气温较低创面渗液较多局部可用烤灯烘烤20分钟/次,每天2-3次。优点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2.6特殊伤口的换药 动物如犬、猫、鼠等咬伤,病人的伤口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碘伏外涂并暴露伤口。注射狂犬疫苗的同时,一定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伤口情况应用抗生素。
2.7预防换药室交叉感染措施 ⑴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无菌观念,如要求操作前后应用"六步洗手法"流水清洗并消毒双手。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帽子,并定期清洗更换;⑵加强换药室管理,完善换药室规章制度,如物品清洁消毒登记制度、消毒液更换时间登记制度。严格控制换药室进出人数和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检测空气质量。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并执行。要求使用专用抹布和消毒药液对室内桌椅物件进行消毒灭菌,保持清洁。及时严格清洗消毒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要时进行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及时处理使用过的敷料、引流器等一次性医疗物品。不使用过期药物和医疗用品;⑶医护人员及时正确处理创口,根据伤口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换药方式。换药时遵守清洁伤口优先,感染伤口在后的原则。换药时检查伤口是否红肿,是否有血迹,是否有分泌物等。彻底清除创口处的异物,缝合时保证皮肤对位。根据伤口选择相应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药物。
3体会
急诊科患者的伤口类型比较多,需要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采取治疗。无菌原则是外科伤口换药时需要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即换药的整个过程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相关器械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换药前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伤口情况,根据伤口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换药后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患者病情的恶化。换药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还需要严格区分无菌和有菌伤口,以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根据不同的伤口类型确定换药顺序,即先清洁伤口、再污染伤口、后感染伤口。根据伤口情况,告诉患者下次换药的时间,换药后让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要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对小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渗出量及疼痛。如渗出量过多或出现剧烈疼痛,立即来院复查,切不可擅自处理,随便包扎。对置引流物的伤口,告诉患者切不可随便将引流条取出,换药最好在医院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美丽.外科伤口换药方法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4):1287-1288.
[2]梁丽英.外科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9):304.
[3]杨笑媚.浅谈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6.
[4]蒋丽双.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及其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