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正确引导范例及方法研究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交往复杂而多样。学校也并非世外桃源,正面临着男女生交往日益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科学指导中学生异性交往,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中学生异性交往是十分自然的正常现象。在交往过程中,即使少男少女对特定的异性对象产生好感、爱慕,也是十分纯洁的,只是相对于他们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当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为时尚早而己。因此,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理解、宽容,多做调查研究,决不能采取回避、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草木皆兵式的神经过敏,把中学生异性交往视作“洪水猛兽”,严厉禁止异性学生交往,或是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便捕风捉影,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而应该慎重思考,积极应对。
  2009年我所带的高二(14)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男生李佳和女生王梅交往密切,他们在班内装作无事,放学后经常挽着胳膊同出校门,后来,竟越来越大胆,同时其他同学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面对这个问题,我做了精心的教育。
  一节班会课,我以中学生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和《走过花季》为话题,谈起了有关中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我巧妙地解除了同学的戒备心理,大胆地引导大家讨论:(1)《十六岁的花季》的同学们中有早恋吗?后来真的走到一起了吗?(2)你认为这时恋爱的感情成熟、可靠吗?(3)你怎么看待同学中的早恋问题?(4)你认为早恋中的你真的幸福吗?(5)心中有了他(她),你还能无视对方感受与其他异性同学高谈阔论了吗?(6)你是否面临不敢再去看其他异性同学的制约?(7)你敢向对方交付一生吗?(8)你是否甘心情愿现在就为一个人远离了本该亲密无间的同学友情?(这或许对你一生都很重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男女生早恋的感情普遍靠不住;陷入早恋未必就幸福,既影响自己的学习,又不能和同学深入相处;不敢向早恋的对方交付一生等。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方向:不要因一时冲动,影响了一生的追求;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因一滴水而错过了江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会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李佳和王梅以及其他同学恢复了常态,端正了与异性交往的态度。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与同学的接触摸索了一些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
  首先,抓好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正确的道德教育可以消除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使他们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以及性等问题。
  其次,进行爱情基础知识教育。通过恰如其分的爱情基础知识教育,结合一些著名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明白爱情的社会意义和对人一生的影响,知道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理智地对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并把主要精力运用于学习,让自己先练好“内功”。
  再次,提倡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生的交往和友谊,是一种合理的需求,不仅对身心发展有益,还可以提高学生尊重、理解异性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是必要的准备。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间的引力转化为班集体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
  总之,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老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工作技巧和教育战术结合起来。”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农业的改革,破除农业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和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有必要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价值,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格局,高校舆情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等特征,形成了多样化和碎片化、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封闭化与扁平化等发展态势。全媒体的融合发展对高校舆情治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深刻剖析全媒体融合对高校的影响,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舆情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积极从理念创新、技术更新和机制提升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舆情引导策略,以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占领舆论高点,实现舆情治理有效化、常态化。
在网络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电子商务代运营”产业迅猛发展,但正规的“电商代运营”公司对代理产品资质要求高,受法律规制,行业标准严格,于是催生了一批从事非法“电商代运营”业务的公司,导致以虚假“电商代运营”实施诈骗的案件近几年高发。侦破此类案件可以采取从电子证据入手,串并案侦查,协同配合机制等相应的对策进行侦查;厘清法律问题,完善“电商代运营”机制,加强监督巡查,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维护“电商代运营”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