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交往复杂而多样。学校也并非世外桃源,正面临着男女生交往日益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科学指导中学生异性交往,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中学生异性交往是十分自然的正常现象。在交往过程中,即使少男少女对特定的异性对象产生好感、爱慕,也是十分纯洁的,只是相对于他们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当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为时尚早而己。因此,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理解、宽容,多做调查研究,决不能采取回避、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草木皆兵式的神经过敏,把中学生异性交往视作“洪水猛兽”,严厉禁止异性学生交往,或是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便捕风捉影,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而应该慎重思考,积极应对。
2009年我所带的高二(14)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男生李佳和女生王梅交往密切,他们在班内装作无事,放学后经常挽着胳膊同出校门,后来,竟越来越大胆,同时其他同学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面对这个问题,我做了精心的教育。
一节班会课,我以中学生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和《走过花季》为话题,谈起了有关中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我巧妙地解除了同学的戒备心理,大胆地引导大家讨论:(1)《十六岁的花季》的同学们中有早恋吗?后来真的走到一起了吗?(2)你认为这时恋爱的感情成熟、可靠吗?(3)你怎么看待同学中的早恋问题?(4)你认为早恋中的你真的幸福吗?(5)心中有了他(她),你还能无视对方感受与其他异性同学高谈阔论了吗?(6)你是否面临不敢再去看其他异性同学的制约?(7)你敢向对方交付一生吗?(8)你是否甘心情愿现在就为一个人远离了本该亲密无间的同学友情?(这或许对你一生都很重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男女生早恋的感情普遍靠不住;陷入早恋未必就幸福,既影响自己的学习,又不能和同学深入相处;不敢向早恋的对方交付一生等。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方向:不要因一时冲动,影响了一生的追求;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因一滴水而错过了江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会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李佳和王梅以及其他同学恢复了常态,端正了与异性交往的态度。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与同学的接触摸索了一些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
首先,抓好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正确的道德教育可以消除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使他们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以及性等问题。
其次,进行爱情基础知识教育。通过恰如其分的爱情基础知识教育,结合一些著名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明白爱情的社会意义和对人一生的影响,知道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理智地对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并把主要精力运用于学习,让自己先练好“内功”。
再次,提倡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生的交往和友谊,是一种合理的需求,不仅对身心发展有益,还可以提高学生尊重、理解异性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是必要的准备。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间的引力转化为班集体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
总之,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老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工作技巧和教育战术结合起来。”
(责任编校:扬子)
事实上,中学生异性交往是十分自然的正常现象。在交往过程中,即使少男少女对特定的异性对象产生好感、爱慕,也是十分纯洁的,只是相对于他们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当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为时尚早而己。因此,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理解、宽容,多做调查研究,决不能采取回避、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草木皆兵式的神经过敏,把中学生异性交往视作“洪水猛兽”,严厉禁止异性学生交往,或是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便捕风捉影,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而应该慎重思考,积极应对。
2009年我所带的高二(14)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男生李佳和女生王梅交往密切,他们在班内装作无事,放学后经常挽着胳膊同出校门,后来,竟越来越大胆,同时其他同学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面对这个问题,我做了精心的教育。
一节班会课,我以中学生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和《走过花季》为话题,谈起了有关中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我巧妙地解除了同学的戒备心理,大胆地引导大家讨论:(1)《十六岁的花季》的同学们中有早恋吗?后来真的走到一起了吗?(2)你认为这时恋爱的感情成熟、可靠吗?(3)你怎么看待同学中的早恋问题?(4)你认为早恋中的你真的幸福吗?(5)心中有了他(她),你还能无视对方感受与其他异性同学高谈阔论了吗?(6)你是否面临不敢再去看其他异性同学的制约?(7)你敢向对方交付一生吗?(8)你是否甘心情愿现在就为一个人远离了本该亲密无间的同学友情?(这或许对你一生都很重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男女生早恋的感情普遍靠不住;陷入早恋未必就幸福,既影响自己的学习,又不能和同学深入相处;不敢向早恋的对方交付一生等。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方向:不要因一时冲动,影响了一生的追求;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因一滴水而错过了江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会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李佳和王梅以及其他同学恢复了常态,端正了与异性交往的态度。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与同学的接触摸索了一些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
首先,抓好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正确的道德教育可以消除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使他们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以及性等问题。
其次,进行爱情基础知识教育。通过恰如其分的爱情基础知识教育,结合一些著名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明白爱情的社会意义和对人一生的影响,知道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理智地对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并把主要精力运用于学习,让自己先练好“内功”。
再次,提倡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生的交往和友谊,是一种合理的需求,不仅对身心发展有益,还可以提高学生尊重、理解异性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是必要的准备。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间的引力转化为班集体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
总之,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老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工作技巧和教育战术结合起来。”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