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Ⅱ优3229在福鼎市作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等优点。高产栽培要求做好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插足基本苗100~120万苗/hm2、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关键词 杂交水稻;Ⅱ优322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Ⅱ优3229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II-32A作母本与闽恢322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底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春福鼎市种子公司引进该组合,在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和店下镇寺田村分别作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
1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
2006年在福鼎市示范种植Ⅱ优3229共10.6hm2,经测产,山区的管阳镇西阳村作单季稻连片种植5.6hm2,平均产量9.05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8%,其中高产农户吴昌快的0.28hm2平均产量达9.76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7.3%。平原的店下镇寺田村作双季晚稻连片种植5hm2,平均产量7.53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其中李一平的0.13hm2产量达7.86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3.09%。
1.2生育期
据示范田观察,Ⅱ优3229在福鼎市山区的管阳镇西阳村作单季稻种植,4月29日播种,10月2日成熟,生育期156d,比对照特优63长7d;平原的店下镇寺田村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15日播种,11月3日成熟,生育期136d,比特优63长4d。该组合在福鼎市作中、晚稻种植生育期适宜。
1.3抗性
该组合在福鼎市种植未发现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轻。2a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但在福鼎市种植田间未发现稻瘟病。
1.4农艺性状
该组合群体较整齐、分蘖力中等、熟期转色好、抽穗整齐、丰产性好。据调查,在福鼎市作中晚稻种植,株高125cm左右,有效穗210~255万穗/hm2,穗长22.5~26.5cm,每穗总粒数150~20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9g。
1.5米质
2a米质检测平均结果:糙米率79.25%,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6.5%,粒长6.3mm,垩白率53.5%,垩白度18.56%,透明度2级,碱消值2.75级,胶稠度37.5mm,直链淀粉含量21.6%,蛋白质含量7.4%。
2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Ⅱ优3229在福鼎山区作单季稻种植,播种期应安排在4月底至5月初,在沿海平原作单季稻种植应安排在5月上旬至5月25日,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2以下,秧龄25~30d;作双季晚稻种植,在6月15~20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12.5kg/hm2以下,秧龄30~35d。播种前要晒种1~2d,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1叶1心时喷施200mg/kg的多效唑溶液,培育多蘖矮壮秧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秧苗期病虫害防治。
2.2合理插植
单季稻插植规格为 25cm×20cm,双季晚稻为20cm×20cm。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100~120万苗/hm2,有效穗控制在225~300万穗/hm2。插植规格应灵活掌握,瘦田宜密,肥田宜稀;沙田宜密,泥田宜稀。
2.3肥水管理
科学运筹肥水,做到基肥足、追肥早,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中、后期追施穗肥。中等肥力的土壤单季稻施氮肥195~210kg/hm2,双季晚稻施氮肥165~180kg/hm2。氮、磷、钾用量比例约为1.0∶0.5∶0.8,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基肥和穗肥各占50%;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护苗返青、浅水分蘖。茎蘖数达180~240万茎/hm2时开始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
2.4病虫害防治
该组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适宜在福鼎市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中要注意观察稻瘟病发生动态,及时防治。在抓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防治的同时,抓好纹枯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的防治工作。
3讨论与建议
Ⅱ优3229在福鼎市种植产量高,比特优63增产明显,适宜在福鼎市作中稻栽培,平原地区作晚稻栽培生育期比特优63长4d,可与早稻早熟品种搭配种植。该组合在福鼎市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在平原地区作晚稻种植时,播种期要严格控制在6月20日前,秧龄控制在35d左右,插秧时间安排在7月25日前,避免早孕早穗。
4参考文献
[1] 朱海霞,刘成江.明光市2006年杂交水稻品种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7(7):75,77.
[2] 吕荣海.香型优质杂交水稻宜香1577在福建上杭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7(3):48-49.
关键词 杂交水稻;Ⅱ优322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Ⅱ优3229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II-32A作母本与闽恢322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底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春福鼎市种子公司引进该组合,在福鼎市管阳镇西阳村和店下镇寺田村分别作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
1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
2006年在福鼎市示范种植Ⅱ优3229共10.6hm2,经测产,山区的管阳镇西阳村作单季稻连片种植5.6hm2,平均产量9.05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8%,其中高产农户吴昌快的0.28hm2平均产量达9.76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7.3%。平原的店下镇寺田村作双季晚稻连片种植5hm2,平均产量7.53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其中李一平的0.13hm2产量达7.86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3.09%。
1.2生育期
据示范田观察,Ⅱ优3229在福鼎市山区的管阳镇西阳村作单季稻种植,4月29日播种,10月2日成熟,生育期156d,比对照特优63长7d;平原的店下镇寺田村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15日播种,11月3日成熟,生育期136d,比特优63长4d。该组合在福鼎市作中、晚稻种植生育期适宜。
1.3抗性
该组合在福鼎市种植未发现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轻。2a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但在福鼎市种植田间未发现稻瘟病。
1.4农艺性状
该组合群体较整齐、分蘖力中等、熟期转色好、抽穗整齐、丰产性好。据调查,在福鼎市作中晚稻种植,株高125cm左右,有效穗210~255万穗/hm2,穗长22.5~26.5cm,每穗总粒数150~20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9g。
1.5米质
2a米质检测平均结果:糙米率79.25%,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6.5%,粒长6.3mm,垩白率53.5%,垩白度18.56%,透明度2级,碱消值2.75级,胶稠度37.5mm,直链淀粉含量21.6%,蛋白质含量7.4%。
2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Ⅱ优3229在福鼎山区作单季稻种植,播种期应安排在4月底至5月初,在沿海平原作单季稻种植应安排在5月上旬至5月25日,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2以下,秧龄25~30d;作双季晚稻种植,在6月15~20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12.5kg/hm2以下,秧龄30~35d。播种前要晒种1~2d,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1叶1心时喷施200mg/kg的多效唑溶液,培育多蘖矮壮秧苗。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秧苗期病虫害防治。
2.2合理插植
单季稻插植规格为 25cm×20cm,双季晚稻为20cm×20cm。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100~120万苗/hm2,有效穗控制在225~300万穗/hm2。插植规格应灵活掌握,瘦田宜密,肥田宜稀;沙田宜密,泥田宜稀。
2.3肥水管理
科学运筹肥水,做到基肥足、追肥早,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中、后期追施穗肥。中等肥力的土壤单季稻施氮肥195~210kg/hm2,双季晚稻施氮肥165~180kg/hm2。氮、磷、钾用量比例约为1.0∶0.5∶0.8,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基肥和穗肥各占50%;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护苗返青、浅水分蘖。茎蘖数达180~240万茎/hm2时开始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
2.4病虫害防治
该组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适宜在福鼎市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中要注意观察稻瘟病发生动态,及时防治。在抓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防治的同时,抓好纹枯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的防治工作。
3讨论与建议
Ⅱ优3229在福鼎市种植产量高,比特优63增产明显,适宜在福鼎市作中稻栽培,平原地区作晚稻栽培生育期比特优63长4d,可与早稻早熟品种搭配种植。该组合在福鼎市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在平原地区作晚稻种植时,播种期要严格控制在6月20日前,秧龄控制在35d左右,插秧时间安排在7月25日前,避免早孕早穗。
4参考文献
[1] 朱海霞,刘成江.明光市2006年杂交水稻品种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7(7):75,77.
[2] 吕荣海.香型优质杂交水稻宜香1577在福建上杭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7(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