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短时间内的学习兴趣较高,注意力比较集中,遗忘率较低,对所产生的错误观念易于排除。因此,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清楚地知道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检测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当代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 “掌握学习”理论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个以明确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为桥梁,以及时反馈、矫正为保证;以当堂检测来评价,使95%以上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完整、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运用目标检测呢?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目标检测 高中数学教学 应用
一、目标检测的重要性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通过目标检测及时、准确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理解、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从而总结出教学过程的优点和缺点,以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可从教师对目标检测讲评反馈的信息中,认识到可取之好处和不足之处,获得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学生及时、认真、准确地学习知识,为后继内容的学习铺平道路。
二、目标检测题目的选择
目标检测题目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选择性、灵活性。针对性:每一节数学课,特别是新授课,往往涉及一至二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例如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或题型等,讲授一个知识点,可针对相关的知识点选择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的题目供目标检测使用,切记出过偏、过难、过怪的题目。否则,收效甚微,甚至起副作用。选择性:因为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因此选择题目时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选择的题目应简单且数量少、次数少;难度较小的知识点可适当增加题目数量和次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多做一至二题,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少做一至二题。灵活性:由于不同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应灵活编拟使用题型,或选择题,或判断题,或填空题,或简单的解答题、证明题等。但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数量适中,把握在十二道题左右,可留用二道题备用。
三、目标检测的进行方式
在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同时,要利用好目标检测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针对自学及检查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通过教师有系统、有条理、有层次、有重点的准确、洗练的讲解,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在精讲的同时,穿插练习,使得讲与练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启迪思想"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在编制检测试题时,要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通过测试,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对于已完成达标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行新课的预习,也可围绕目标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目标发展。对于尚为完成达标的,则应恰当肯定其成绩与进步的同时,引导他分析自己未能达标的原因,或者根据学生发展实际和目标层次适当降低要求,将其挫折感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利于进一步采取补救和矫正的措施,使他们稍后达标。
在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学习与感悟,引导教师反思教学中的评价研究、反思课程中在评价方面做出的改进与现存的问题,深入思考如何改进目标检测,积极探索对知识目标的达成的评价。
结合对《标准》的理解,教师要加强对评价的认识以及评价建议的理解,明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践《标准》的评价建议,尤其是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检测,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作用。结合目标检测,剖析典型试题,探讨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的方法。
目标检测应具有长期性,每次测试时间短,易操作,易批改等特点。几乎每一节数学课都有新的知识点,因此,可有计划、有目的的每节课设计目标检测。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时间有限,故检测时间不能过长,几分钟时间即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将检测放在一节课导入新课或一节课结束前巩固所学知识。目标检测易操作,检测时,教师将题目展示在投影仪的屏幕上或小黑板上,若是选择题或判断题,全班学生可举纸板回答,答案一目了然;笔试题可在学生答完试题后用投影仪公布答案,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换批阅,举手示意对错,亦能迅速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
四、目标检测的第二次反馈
第二次深化反馈,对已掌握的知识再次调整、加工、强化,进而把正确的保持下来的过程,在教学中可采用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通过目标检测反馈的信息,教师应作第二次反馈,对得分高抑或某题解题正确的同学给以肯定、表扬;对得分低或某题解题错误或不完善的同学指出并鼓励。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有的学生发现差距就会更加勤奋努力,迅速培养学生自身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师公布答案的同时,做出正确的评讲,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实践证明:长期使用目标检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熟练的运用此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目标检测 高中数学教学 应用
一、目标检测的重要性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通过目标检测及时、准确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理解、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从而总结出教学过程的优点和缺点,以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可从教师对目标检测讲评反馈的信息中,认识到可取之好处和不足之处,获得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学生及时、认真、准确地学习知识,为后继内容的学习铺平道路。
二、目标检测题目的选择
目标检测题目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选择性、灵活性。针对性:每一节数学课,特别是新授课,往往涉及一至二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例如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或题型等,讲授一个知识点,可针对相关的知识点选择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的题目供目标检测使用,切记出过偏、过难、过怪的题目。否则,收效甚微,甚至起副作用。选择性:因为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因此选择题目时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选择的题目应简单且数量少、次数少;难度较小的知识点可适当增加题目数量和次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多做一至二题,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少做一至二题。灵活性:由于不同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应灵活编拟使用题型,或选择题,或判断题,或填空题,或简单的解答题、证明题等。但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数量适中,把握在十二道题左右,可留用二道题备用。
三、目标检测的进行方式
在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同时,要利用好目标检测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针对自学及检查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通过教师有系统、有条理、有层次、有重点的准确、洗练的讲解,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在精讲的同时,穿插练习,使得讲与练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启迪思想"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在编制检测试题时,要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通过测试,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对于已完成达标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行新课的预习,也可围绕目标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目标发展。对于尚为完成达标的,则应恰当肯定其成绩与进步的同时,引导他分析自己未能达标的原因,或者根据学生发展实际和目标层次适当降低要求,将其挫折感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利于进一步采取补救和矫正的措施,使他们稍后达标。
在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学习与感悟,引导教师反思教学中的评价研究、反思课程中在评价方面做出的改进与现存的问题,深入思考如何改进目标检测,积极探索对知识目标的达成的评价。
结合对《标准》的理解,教师要加强对评价的认识以及评价建议的理解,明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践《标准》的评价建议,尤其是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检测,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作用。结合目标检测,剖析典型试题,探讨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的方法。
目标检测应具有长期性,每次测试时间短,易操作,易批改等特点。几乎每一节数学课都有新的知识点,因此,可有计划、有目的的每节课设计目标检测。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时间有限,故检测时间不能过长,几分钟时间即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将检测放在一节课导入新课或一节课结束前巩固所学知识。目标检测易操作,检测时,教师将题目展示在投影仪的屏幕上或小黑板上,若是选择题或判断题,全班学生可举纸板回答,答案一目了然;笔试题可在学生答完试题后用投影仪公布答案,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换批阅,举手示意对错,亦能迅速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
四、目标检测的第二次反馈
第二次深化反馈,对已掌握的知识再次调整、加工、强化,进而把正确的保持下来的过程,在教学中可采用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通过目标检测反馈的信息,教师应作第二次反馈,对得分高抑或某题解题正确的同学给以肯定、表扬;对得分低或某题解题错误或不完善的同学指出并鼓励。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有的学生发现差距就会更加勤奋努力,迅速培养学生自身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师公布答案的同时,做出正确的评讲,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实践证明:长期使用目标检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熟练的运用此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