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在平时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就如何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作了一些尝试——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升华,对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教育。
关键词:科学课堂;社会生活;认知碰撞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把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及其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些组成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当中,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遭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初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理解力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并且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利用科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再次,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其实也是我们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研究生活中的科學,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
二、将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策略
(一)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就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教授《杠杆》内容时,教师分析讲解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然后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等。接下去就游戏和实践,再现生活。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由学生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他的忙?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抱怨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一边就推理“杠杆”是如何帮助力气小的学生的。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笔者又组织了两位力气不同的学生上台扳手腕,当其中一位输掉比赛之后,笔者请班级其他同学帮忙想办法让它反输为赢,学生们想到了让力气大的同学把手放在另一位同学的腕部,果然那位力气小的同学赢了,此时笔者就请全班同学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知道了人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杠杆,而且还体会在复杂情境下分析杠杆要素,还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了实际问题。
由此看出,课堂教学设计着重从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下课后还饶有兴致地与探讨有关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要立足于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三)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例1 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比铝块受到的浮力小。
B.质量不同的两块铝块投入水中后,质量大的受到的浮力比质量小的受到的浮力小。
C.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后,铝块比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D.同一木块投入水中所受的浮力比投入水银中所受到的浮力小。
例2 请你利用厨房物品,制作一个软壳蛋?并把它完整的装入给出的集气瓶内(鸡蛋在自然状态下被卡在瓶口)。 例1是一种传统的作业,本质上是“教”的强化,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统一化;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也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作业的方法、手段、技术单一化,以往我们的学生每天沉浸于这种题海中,枯燥乏味,造成学生身心疲惫,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例2则更进一步,着重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科学作业与生活世界联系紧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四)科学知识渗透入生活,让生活科学化
笔者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应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在教授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时,笔者购置了面粉和鲜酵母以及小苏打粉,分发给几个小组,给学生们提供了馒头的制作方法,请学生尝试利用两种方法(酵母发酵和小苏打发酵)制作馒头,感受馒头的制作原理,并预留了思考和自己查阅知识的空间,假如馒头的口感不好,那是什么原因并怎么解决呢?当然指望他们作出好吃馒头不大可能,反馈得到的结果是很多学生真地去查阅了馒头制作时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办法,甚至感慨到了连做馒头这样的小事里面蕴含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
只有这样的科学教学才能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的思维在生活化的问题中得到了发展,大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也要走回生活中去。只有走回生活中去,贴近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会使学生学习科学不感到害怕。而且,教学如果能贴近生活,就会激起学生的认可;学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生活需要科学知识。这种生活“需要”的动机,会使学生主动学习,去钻研、探究、应用、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三、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该教学原则反映了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就人类认识进程来说,认识发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范围、方式影响着认识的发展。就学生的认识特点来看,它是以一种以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学生掌握、积累知识需要以一定的感性认识已有发展水平为基础。因此,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和克服从书本到书本,忽视联系实际、忽视实践活动。因此,让科学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正是对这一教学原则的实践。
(二)直观性教学原則
该教学原则遵循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规律。感性知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以减少掌握科学知识的困难。在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所闻、所见、所感联系起来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符合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正是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向,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如果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生活相关的事物中建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教学,需要贴近生活,立足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耀村主编.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2]孙大君.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1,(07).
关键词:科学课堂;社会生活;认知碰撞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把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及其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在这些组成科学素养的诸多因素当中,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遭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初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理解力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并且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重新利用科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
再次,在开发教学资源上,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其实也是我们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研究生活中的科學,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的科学来得重要。
二、将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策略
(一)从社会生产走进科学,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从日常生活走进科学,课堂“过程”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就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把它学好。”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教授《杠杆》内容时,教师分析讲解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然后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等。接下去就游戏和实践,再现生活。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由学生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他的忙?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将自己的力放大呢?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些学生一边抱怨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一边就推理“杠杆”是如何帮助力气小的学生的。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注意点转移到了探究“杠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一个好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笔者又组织了两位力气不同的学生上台扳手腕,当其中一位输掉比赛之后,笔者请班级其他同学帮忙想办法让它反输为赢,学生们想到了让力气大的同学把手放在另一位同学的腕部,果然那位力气小的同学赢了,此时笔者就请全班同学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知道了人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杠杆,而且还体会在复杂情境下分析杠杆要素,还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了实际问题。
由此看出,课堂教学设计着重从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由于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下课后还饶有兴致地与探讨有关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要立足于生活,才是最有活力的教学。
(三)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例1 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比铝块受到的浮力小。
B.质量不同的两块铝块投入水中后,质量大的受到的浮力比质量小的受到的浮力小。
C.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投入水中后,铝块比铜块受到的浮力大。
D.同一木块投入水中所受的浮力比投入水银中所受到的浮力小。
例2 请你利用厨房物品,制作一个软壳蛋?并把它完整的装入给出的集气瓶内(鸡蛋在自然状态下被卡在瓶口)。 例1是一种传统的作业,本质上是“教”的强化,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统一化;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也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作业的方法、手段、技术单一化,以往我们的学生每天沉浸于这种题海中,枯燥乏味,造成学生身心疲惫,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例2则更进一步,着重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科学作业与生活世界联系紧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四)科学知识渗透入生活,让生活科学化
笔者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应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在教授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时,笔者购置了面粉和鲜酵母以及小苏打粉,分发给几个小组,给学生们提供了馒头的制作方法,请学生尝试利用两种方法(酵母发酵和小苏打发酵)制作馒头,感受馒头的制作原理,并预留了思考和自己查阅知识的空间,假如馒头的口感不好,那是什么原因并怎么解决呢?当然指望他们作出好吃馒头不大可能,反馈得到的结果是很多学生真地去查阅了馒头制作时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办法,甚至感慨到了连做馒头这样的小事里面蕴含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
只有这样的科学教学才能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的思维在生活化的问题中得到了发展,大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也要走回生活中去。只有走回生活中去,贴近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会使学生学习科学不感到害怕。而且,教学如果能贴近生活,就会激起学生的认可;学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生活需要科学知识。这种生活“需要”的动机,会使学生主动学习,去钻研、探究、应用、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三、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的实践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该教学原则反映了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就人类认识进程来说,认识发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范围、方式影响着认识的发展。就学生的认识特点来看,它是以一种以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学生掌握、积累知识需要以一定的感性认识已有发展水平为基础。因此,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和克服从书本到书本,忽视联系实际、忽视实践活动。因此,让科学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正是对这一教学原则的实践。
(二)直观性教学原則
该教学原则遵循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规律。感性知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以减少掌握科学知识的困难。在科学教学中立足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所闻、所见、所感联系起来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符合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正是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向,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如果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生活相关的事物中建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教学,需要贴近生活,立足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耀村主编.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2]孙大君.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