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闻的犹地亚山区之巅,海拔790米,由圣殴、锡安、橄榄、赫茨尔等几座小山组成。这儿到处是三大宗教的古迹,漫步于沧桑古迹,你不由得感到灵魂震撼。米色的石灰岩外墙,山林绿树掩映,夕阳下,山城在雾霭中金光闶烁,被称为“金色的耶路撒冷”。当你用一颗虔诚的心走进耶路撒冷,就能体会到圣城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
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人间降临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后入却说:人间若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几窿残墙寺堂能引发千年膜拜和争夺,这是人类信仰和耶路撒冷的不幸。
争夺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语中意为“和平之城”,然而,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更多的是战争与毁灭,耶布斯人、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埃及人、阿拉伯人、十字军、奥斯曼等征服过这座城市至少37次,曾8次被毁,但每次都在废墟上劫后重建。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各统治圣城约500年、400年和1 200年,留下宗教遗迹200多处,许多宗教古迹相互重叠,难分你我。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一石一砖一墙,都在诉说着逝去的久远年代。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195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1967年占领耶城,1980年立法耶城为“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1988年的《独立宣言》宣布巴勒斯坦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犹太人寻找哭墙地下圣殿遗迹、不忘重建圣殿,穆斯林认为是蓄意破坏清真寺地基,冲突至今仍在上演。
圣地
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共同尊称为圣城的耶路撒冷老城,只有不足1平方千米,主要分为穆斯林区、基督教区、犹太人区和亚美尼亚人区4个区,它四周的城墙高12米,长约4千米,共有8个城门。
大约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定都于此,改名为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在此建立第一圣殿。公元前6世纪,第一圣殿被毁,犹太人被囚巴比伦:半个世纪后,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建立。公元70年,犹太人为反抗罗马帝国的暴政起义,同年,耶路撒冷陷落,第二圣殿被摧毁,数十万犹太人遭到了屠杀和驱逐。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被允许在安息日回到这里礼拜。后人收集残石在西墙基垒墙,面对家园唯一遗址唏嘘,“哭墙”由此得名,并成为犹太最神圣民族象征。
基督教尊敬耶路撒冷,因其在耶稣一生中的意义: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耶路撒冷:耶稣最后晚餐的地址位于锡安山:各各他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该地现在被圣墓教堂占用,过去2 000年间,各各他一直是基督教的一个首选的朝圣地点,老城街头也常有朝圣者重走耶稣上十字架前所走的“苦路”。
耶路撒冷更是穆斯林的圣地。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2岁时,在一个夜晚被天使从梦中唤醒,骑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追随天使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脚登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启”后,于黎明返回麦加。因此,耶路撒冷成为除麦加和麦地那外的伊斯兰第三大圣地,是穆斯林早期的朝拜方向。
苦路
沿着耶稣当年受难的“苦路”前行,这是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过的路线,共有14个遗迹,现在都成为阿拉伯人的市集。不过,仍能看到虔诚的基督徒,扛着十字架重走“苦路”。“苦路”的终点是“圣墓教堂”,它是耶稣殉难的地方。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现在的圣墓大教堂。
哭墙
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此,他们在这最神圣的地方虔诚祈祷。
清晨的耶路撒冷,街道有些潮湿、阴暗、狭窄,很多街道上方加了天棚,抬头看不到天空,使得本来就昏暗的环境更加诡异。街道两边大多是店铺,此时大门仍紧闭着。一个人走在这样的街道中,能够听到的,只有自己略显孤独的脚步声。一个、两个、三个……忽然间,一些穿着黑色西装,戴着黑色礼帽的人出现了,行色匆匆地走过,原来他们是赶着去哭墙做清晨礼拜。
在高大的石头墙边,站立着一群黑衣的犹太教徒,虔诚地祈祷着,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这就是哭墙,整座城墙高大约19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 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纪念
大屠杀纪念馆位于西耶路撒冷一座小山上,整个建筑呈三角形,嵌在山体中。馆内只有三角形顶端一线采光,让人感到压抑。
馆中展览了大量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遭受屠杀的图片、实物和影像。纪念馆的核心是“名厅”,600万遭到屠杀的犹太人的名字和部分人的照片被整齐地镌刻在椎体的屋顶上,下面是他们的档案。“名厅”向下深深地挖到岩层,一汪泉水涌出,寓意“上至苍天,下及黄泉”都无法忘记大屠杀的悲剧。
主馆旁边有一个儿童纪念馆,是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捐建的,他们心爱的幼子死于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中一片漆黑,黑暗中星火点点,参观者只能扶着扶手前行,背景音不停读着大屠杀中死难的儿童的名字和年龄,短短几分钟,让人潸然泪下。
离开耶路撒冷的前一日,我再次来到哭墙,看到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捧经书,坐在墙前专心地祈祷着,武器被放在一旁。此时,夕阳西下,哭墙被余辉撒上一层暗红色,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而安详……
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人间降临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后入却说:人间若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几窿残墙寺堂能引发千年膜拜和争夺,这是人类信仰和耶路撒冷的不幸。
争夺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语中意为“和平之城”,然而,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更多的是战争与毁灭,耶布斯人、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埃及人、阿拉伯人、十字军、奥斯曼等征服过这座城市至少37次,曾8次被毁,但每次都在废墟上劫后重建。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各统治圣城约500年、400年和1 200年,留下宗教遗迹200多处,许多宗教古迹相互重叠,难分你我。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一石一砖一墙,都在诉说着逝去的久远年代。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195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1967年占领耶城,1980年立法耶城为“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1988年的《独立宣言》宣布巴勒斯坦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犹太人寻找哭墙地下圣殿遗迹、不忘重建圣殿,穆斯林认为是蓄意破坏清真寺地基,冲突至今仍在上演。
圣地
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共同尊称为圣城的耶路撒冷老城,只有不足1平方千米,主要分为穆斯林区、基督教区、犹太人区和亚美尼亚人区4个区,它四周的城墙高12米,长约4千米,共有8个城门。
大约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定都于此,改名为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在此建立第一圣殿。公元前6世纪,第一圣殿被毁,犹太人被囚巴比伦:半个世纪后,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建立。公元70年,犹太人为反抗罗马帝国的暴政起义,同年,耶路撒冷陷落,第二圣殿被摧毁,数十万犹太人遭到了屠杀和驱逐。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被允许在安息日回到这里礼拜。后人收集残石在西墙基垒墙,面对家园唯一遗址唏嘘,“哭墙”由此得名,并成为犹太最神圣民族象征。
基督教尊敬耶路撒冷,因其在耶稣一生中的意义: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耶路撒冷:耶稣最后晚餐的地址位于锡安山:各各他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该地现在被圣墓教堂占用,过去2 000年间,各各他一直是基督教的一个首选的朝圣地点,老城街头也常有朝圣者重走耶稣上十字架前所走的“苦路”。
耶路撒冷更是穆斯林的圣地。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2岁时,在一个夜晚被天使从梦中唤醒,骑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追随天使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脚登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启”后,于黎明返回麦加。因此,耶路撒冷成为除麦加和麦地那外的伊斯兰第三大圣地,是穆斯林早期的朝拜方向。
苦路
沿着耶稣当年受难的“苦路”前行,这是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过的路线,共有14个遗迹,现在都成为阿拉伯人的市集。不过,仍能看到虔诚的基督徒,扛着十字架重走“苦路”。“苦路”的终点是“圣墓教堂”,它是耶稣殉难的地方。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现在的圣墓大教堂。
哭墙
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此,他们在这最神圣的地方虔诚祈祷。
清晨的耶路撒冷,街道有些潮湿、阴暗、狭窄,很多街道上方加了天棚,抬头看不到天空,使得本来就昏暗的环境更加诡异。街道两边大多是店铺,此时大门仍紧闭着。一个人走在这样的街道中,能够听到的,只有自己略显孤独的脚步声。一个、两个、三个……忽然间,一些穿着黑色西装,戴着黑色礼帽的人出现了,行色匆匆地走过,原来他们是赶着去哭墙做清晨礼拜。
在高大的石头墙边,站立着一群黑衣的犹太教徒,虔诚地祈祷着,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这就是哭墙,整座城墙高大约19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 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纪念
大屠杀纪念馆位于西耶路撒冷一座小山上,整个建筑呈三角形,嵌在山体中。馆内只有三角形顶端一线采光,让人感到压抑。
馆中展览了大量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遭受屠杀的图片、实物和影像。纪念馆的核心是“名厅”,600万遭到屠杀的犹太人的名字和部分人的照片被整齐地镌刻在椎体的屋顶上,下面是他们的档案。“名厅”向下深深地挖到岩层,一汪泉水涌出,寓意“上至苍天,下及黄泉”都无法忘记大屠杀的悲剧。
主馆旁边有一个儿童纪念馆,是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捐建的,他们心爱的幼子死于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中一片漆黑,黑暗中星火点点,参观者只能扶着扶手前行,背景音不停读着大屠杀中死难的儿童的名字和年龄,短短几分钟,让人潸然泪下。
离开耶路撒冷的前一日,我再次来到哭墙,看到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捧经书,坐在墙前专心地祈祷着,武器被放在一旁。此时,夕阳西下,哭墙被余辉撒上一层暗红色,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