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让人记一辈子,影响人的一生。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读写能力才会在应用和再现的训练中得到更快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开展的小学生成长成果展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班级图书角,这项活动的开展就是为落实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的一项有力措施;这项活动的开展就是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辟一条有效路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及心理品质的成长,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内驱性行为。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现将我镇小学和外地教师一些好的做法介绍给大家,供教师们学习、借鉴。
一、设法筹集图书
要办好班级图书角,就得有课外书给学生读,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我们可借鉴木里小学的一些做法。如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管理借阅,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借阅时间内读完。另外,引导学生把过年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用来买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平时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又让学生从小学着理财,同时丰富了班级图书。这样既让学生有较多的书可以交流阅读,促进了大家多读书、争相读好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管好钱用好钱的好习惯。
二、善于推荐图书
要让学生读好书,教师推荐适合学生读的读物很重要。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年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对文章做简要的介绍,或朗读精彩的片段,或利用班会课举行每人讲一个故事活动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同学之间也可互相推荐。
三、培养读书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呢?主要方法有:
1. 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选择童话书,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读一篇童话,让学生了解读书的乐趣,这样坚持不断地读给学生听。久而久之,一旦学生成为了生活的需要,教师何愁学生不爱读书呢。
2. 中高年级可选择历史(包括伟人成长)的故事,或科普知识、童话、小说、古诗等,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读书,让孩子在书中找到乐趣。
总之通过老师的读书和参与,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要自己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兴趣,这样才能把书读好。
四、教给读书方法
目前在我镇小学小学生的读书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的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设法筹集图书
要办好班级图书角,就得有课外书给学生读,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我们可借鉴木里小学的一些做法。如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管理借阅,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借阅时间内读完。另外,引导学生把过年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用来买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平时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又让学生从小学着理财,同时丰富了班级图书。这样既让学生有较多的书可以交流阅读,促进了大家多读书、争相读好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管好钱用好钱的好习惯。
二、善于推荐图书
要让学生读好书,教师推荐适合学生读的读物很重要。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年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对文章做简要的介绍,或朗读精彩的片段,或利用班会课举行每人讲一个故事活动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同学之间也可互相推荐。
三、培养读书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呢?主要方法有:
1. 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选择童话书,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读一篇童话,让学生了解读书的乐趣,这样坚持不断地读给学生听。久而久之,一旦学生成为了生活的需要,教师何愁学生不爱读书呢。
2. 中高年级可选择历史(包括伟人成长)的故事,或科普知识、童话、小说、古诗等,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读书,让孩子在书中找到乐趣。
总之通过老师的读书和参与,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要自己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兴趣,这样才能把书读好。
四、教给读书方法
目前在我镇小学小学生的读书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的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