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也赋予了更多要求,其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多地要求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视野的开阔、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数学的持续性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数学素养;激励性原则;趣味课堂;生活情景
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而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更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除了讲授学生书面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后阶段的数学学习十分有帮助,加之数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不断累积和变化的。因此,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石。
一、何谓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顾名思义指的是学习数学学科的能力以及再学习数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相关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度增加、廣度扩大,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数学素养又对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有助益,因此,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培养的,同时又能够反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内容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地估算。针对三年级数学的学习要求,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估算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数值,但必须要对数字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2.学会独立运算加减乘除,了解其中的基本运算法则。运算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会基本的运算法则,学生就能够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三年级的学习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的同时,还会有数学应用的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书本、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各个问题,才算是真正掌握知识。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绝非纸上谈兵,学生在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余,如果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哪怕不能马上运用知识解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最难也是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能力,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数学素养的培养还涵盖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时长还比较短,往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分开,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是推动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原则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原则
1.遵循个性化发展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自然发展原则,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
2.遵循实践佗毛原则
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才能够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最终有利于整体能力的提高。
3.遵循趣味性原则
三年级的学生自控力仍比较差,课堂专注度仍有待提高。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课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在趣味课堂中学习,在娱乐的同时学会了数学知识,并且有趣的游戏比起冰冷的书本文字更能够使学生记住。
4.遵循激励目三原则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传授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老师在授课、批改作业时,可以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学生而言,就相当于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5.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
既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更加需要留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存在着代沟。因此,老师无法完全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大原贝怀变的前提下,对阶段性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1.灵活运用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单纯的数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课堂教授的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充分将二者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反之,一味地照本宣科只能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
2.引入趣味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爱动脑,老师应该巧妙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将游戏环节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例如,适合三年级学生的“24点”游戏。将班上的学生以四人为单位分成各个习、组,将一副扑克牌抽去大小王之后剩余的52张交给学生,学生任意抽取4张牌,运用加、减、乘、除的方式将四张牌牌面的数算成24,每张牌都必须使用并且只能使用1次。先算出来的学生拥有其他组员的4张牌,谁先将对方所有的牌赢到手中,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24点”的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对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并且为了获胜,学生的思考速度在不断加快,最终提高了自身综合的数学素养。上述只是举例,在课堂中引入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能够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在娱乐中学习,明白学习并非枯燥乏味之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创设生活情景,吸引学生主动解惑
数学学习最终需要回归实践,学生仅仅掌握课堂理论不算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在讲授知识之前,老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景,然后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遇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情境,富有熟悉感,自然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回答。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漸渐了解所学知识,既有熟悉性,又有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学生是很愿意认真听课的。
老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物体进行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三年级的学生是富有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在观察中能够激起自身的好奇心,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也是逐渐将课堂例子与生活相融合,逐步减少童话式的例子,符合学生逐渐成长的趋势,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联系生活实际的观念,明白自己所学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4.尊重学生个胜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险格特证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相同。当然,由于现实环境的局限,大班教学不能够做至一对一辅导,但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课后的听课反馈,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给予独有的评价和建议。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具有个性化,有的学生更加擅长数字类知识,有的学生更喜欢图形类问题,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更加个性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佗巨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要及时进行解答,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学习情况的关注,让学生有被关心感,学生才会更急努力学习。
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同时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循循善诱。而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则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玉静.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20(1):76.
[2]张天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式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9(10):53.
[3]桑池勇.小学三年级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魅力中国,2019(49):86.
【关键词】数学素养;激励性原则;趣味课堂;生活情景
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而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更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除了讲授学生书面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后阶段的数学学习十分有帮助,加之数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不断累积和变化的。因此,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石。
一、何谓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顾名思义指的是学习数学学科的能力以及再学习数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相关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度增加、廣度扩大,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数学素养又对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有助益,因此,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培养的,同时又能够反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具体内容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地估算。针对三年级数学的学习要求,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估算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数值,但必须要对数字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2.学会独立运算加减乘除,了解其中的基本运算法则。运算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会基本的运算法则,学生就能够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三年级的学习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的同时,还会有数学应用的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书本、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各个问题,才算是真正掌握知识。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绝非纸上谈兵,学生在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余,如果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哪怕不能马上运用知识解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最难也是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能力,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数学素养的培养还涵盖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时长还比较短,往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分开,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是推动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原则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原则
1.遵循个性化发展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自然发展原则,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
2.遵循实践佗毛原则
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才能够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最终有利于整体能力的提高。
3.遵循趣味性原则
三年级的学生自控力仍比较差,课堂专注度仍有待提高。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课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在趣味课堂中学习,在娱乐的同时学会了数学知识,并且有趣的游戏比起冰冷的书本文字更能够使学生记住。
4.遵循激励目三原则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传授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老师在授课、批改作业时,可以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学生而言,就相当于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5.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
既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更加需要留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存在着代沟。因此,老师无法完全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大原贝怀变的前提下,对阶段性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1.灵活运用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单纯的数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课堂教授的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充分将二者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反之,一味地照本宣科只能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
2.引入趣味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爱动脑,老师应该巧妙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将游戏环节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例如,适合三年级学生的“24点”游戏。将班上的学生以四人为单位分成各个习、组,将一副扑克牌抽去大小王之后剩余的52张交给学生,学生任意抽取4张牌,运用加、减、乘、除的方式将四张牌牌面的数算成24,每张牌都必须使用并且只能使用1次。先算出来的学生拥有其他组员的4张牌,谁先将对方所有的牌赢到手中,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24点”的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对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并且为了获胜,学生的思考速度在不断加快,最终提高了自身综合的数学素养。上述只是举例,在课堂中引入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能够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在娱乐中学习,明白学习并非枯燥乏味之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创设生活情景,吸引学生主动解惑
数学学习最终需要回归实践,学生仅仅掌握课堂理论不算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在讲授知识之前,老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景,然后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遇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情境,富有熟悉感,自然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回答。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漸渐了解所学知识,既有熟悉性,又有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学生是很愿意认真听课的。
老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类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物体进行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三年级的学生是富有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在观察中能够激起自身的好奇心,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也是逐渐将课堂例子与生活相融合,逐步减少童话式的例子,符合学生逐渐成长的趋势,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联系生活实际的观念,明白自己所学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4.尊重学生个胜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险格特证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相同。当然,由于现实环境的局限,大班教学不能够做至一对一辅导,但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课后的听课反馈,了解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给予独有的评价和建议。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具有个性化,有的学生更加擅长数字类知识,有的学生更喜欢图形类问题,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更加个性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佗巨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要及时进行解答,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学习情况的关注,让学生有被关心感,学生才会更急努力学习。
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同时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循循善诱。而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则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玉静.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20(1):76.
[2]张天元,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式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9(10):53.
[3]桑池勇.小学三年级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魅力中国,2019(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