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理想追求事关国家繁荣昌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穿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基础、影响最深远的学科之一,对小学生的德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进行了论述,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所借鉴。【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教材本身具有优美的语言文本、生动的训练、丰富高尚的感情,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生的心灵和道德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塑造学生品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德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其德育内容车富多彩,充满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渠道, 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表现出来。
(1)人与自然的人文主义教育。小学孩子正处于懵懂阶段,天真无邪,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理想色彩的童心童言为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便是在童话世界中自由徜徉的过程,他们通过想象、模仿、感悟,逐步接受新生事物,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
(2)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崇高的情感教育,是语文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从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多方面的,可以学习爱国人物,培养爱国情操。比如,《王二小》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形象,其和学生的年龄相仿,更具有说明力;结合我们国家成功申办奥运盛会,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成功了》,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强大,由学习内容升华到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才华,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3)思想道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语文德育的核心,其重点是集体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4)理想情操教育。理想情操是人生的动力。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成人世界充满向往,此时是引导其树立崇高理想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正好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5)行为规范教育。语文德育的大量日常工作中可渗透规范教育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充满幻想,追求上进,富于理想,可塑性强。同时,他们知识、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二、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途径方法1、利用榜样人物的力量影响学生的品德
多数小学生经常会将名人领袖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运用榜样人物教育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可以使榜样人物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里,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力量。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课文时,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然后开始学习这篇《孔子拜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再次比较形象地了解到:孔子虽然是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却非常勤学好问,三十多岁还拜老子为师,可见孔子的谦虚、孜孜以求。于是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形象总是在学生脑海中,孔子成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从学生写读后感《读“孔子拜师”有感》这篇作文可看出: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榜样人物的力量很大.它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基本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利用课后延伸适机渗透学生思想教育
德育工作在课后也要适当地加以延伸。学生的作业不仅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而且能真实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适时渗透思想教育。课后延伸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依靠作业或作文进行延伸。例如学完《第一次抱母亲》后。让学生回家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并写一篇日记。其二,依靠课外阅读进行延伸。例如学了《军神》,可指导学生看有关刘伯承的传记,使学生对刘伯承同志用兵如神、意志坚强、有着超乎一般人的钢铁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
3、联系实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并运用具体生动的事实和亲切可感的形象进行教育,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的经验和感化熏陶,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情感。
有一次班级组织学生去部队参观,看到解放军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日常用品都摆放成一条线时,他们不住地羡慕和惊叹。我从同学们的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惊叹的神情,还有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决心。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布置学生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参观部队后的观后感,当看到同学们写的作文时,我十分感动,有同学写道:“当我看到解放军叔叔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日常用品都摆放整齐,我想到了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妈妈给我叠被子,把牙膏挤好,我才会刷牙。参观完部队,我决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孩子。”通过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接受了实际的生活教育,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和形象进行感染,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了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完美统一。
4、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要因材施教
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一篇好的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在教育时也必须使用不同的语汇与表达形式。三、结语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实现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目标,需要在语文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上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适 时、有度地实施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教师选好切入点, 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总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多下工夫进行研究,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参考文献[1]明立媛.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2(35).[2]宋建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探索,2000(1).
小学语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其德育内容车富多彩,充满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渠道, 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表现出来。
(1)人与自然的人文主义教育。小学孩子正处于懵懂阶段,天真无邪,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理想色彩的童心童言为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便是在童话世界中自由徜徉的过程,他们通过想象、模仿、感悟,逐步接受新生事物,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
(2)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崇高的情感教育,是语文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从课堂上、书本里、生活中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多方面的,可以学习爱国人物,培养爱国情操。比如,《王二小》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形象,其和学生的年龄相仿,更具有说明力;结合我们国家成功申办奥运盛会,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成功了》,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强大,由学习内容升华到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才华,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3)思想道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语文德育的核心,其重点是集体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4)理想情操教育。理想情操是人生的动力。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成人世界充满向往,此时是引导其树立崇高理想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正好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5)行为规范教育。语文德育的大量日常工作中可渗透规范教育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行为习惯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充满幻想,追求上进,富于理想,可塑性强。同时,他们知识、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二、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途径方法1、利用榜样人物的力量影响学生的品德
多数小学生经常会将名人领袖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运用榜样人物教育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可以使榜样人物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里,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力量。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课文时,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然后开始学习这篇《孔子拜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再次比较形象地了解到:孔子虽然是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却非常勤学好问,三十多岁还拜老子为师,可见孔子的谦虚、孜孜以求。于是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形象总是在学生脑海中,孔子成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从学生写读后感《读“孔子拜师”有感》这篇作文可看出: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榜样人物的力量很大.它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基本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利用课后延伸适机渗透学生思想教育
德育工作在课后也要适当地加以延伸。学生的作业不仅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而且能真实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适时渗透思想教育。课后延伸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依靠作业或作文进行延伸。例如学完《第一次抱母亲》后。让学生回家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并写一篇日记。其二,依靠课外阅读进行延伸。例如学了《军神》,可指导学生看有关刘伯承的传记,使学生对刘伯承同志用兵如神、意志坚强、有着超乎一般人的钢铁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
3、联系实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并运用具体生动的事实和亲切可感的形象进行教育,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方面的经验和感化熏陶,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情感。
有一次班级组织学生去部队参观,看到解放军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日常用品都摆放成一条线时,他们不住地羡慕和惊叹。我从同学们的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惊叹的神情,还有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决心。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布置学生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参观部队后的观后感,当看到同学们写的作文时,我十分感动,有同学写道:“当我看到解放军叔叔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日常用品都摆放整齐,我想到了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妈妈给我叠被子,把牙膏挤好,我才会刷牙。参观完部队,我决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孩子。”通过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接受了实际的生活教育,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和形象进行感染,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了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完美统一。
4、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要因材施教
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一篇好的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在教育时也必须使用不同的语汇与表达形式。三、结语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实现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目标,需要在语文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上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适 时、有度地实施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教师选好切入点, 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总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多下工夫进行研究,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参考文献[1]明立媛.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2(35).[2]宋建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探索,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