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桉树种植的现状,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桉树种植的现状、桉树种植的生态问题以及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探讨,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桉树;现状;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
  我国林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大力发展与扶持林业产业,能够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桉树是一种生长速度快,具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的树种,当前已经被全世界多个国家大面积的引入与种植。我国桉树的种植大省有广东省与福建省等,并且种植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展分析桉树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桉树种植行业的发展,也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桉树种植现状
  伴随着我国桉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展,当前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桉树种植地区主要有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为广西。桉树大面积种植能够促进我国木材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桉树种植的生态问题
  (一)桉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桉树会对种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研究显示,无论是天然桉树林还是人工桉树林,生物多样性与种植其他树种的山林相比普遍较低。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桉树化感作用导致的。桉树化感是桉树分泌的一种物质对周围的生物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物质会对桉树种植区域附近的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枯萎死亡[1]。桉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与水分,若是缺少科学系统的种植管理与林间规划,将会导致桉树林中其他生物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进而降低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不规范的种植方式会降低土壤肥力,在树木砍伐之后,种植地没有剩余物,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对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在种植桉树时,要高度重视桉树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桉树种植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以水分利用率作为标准,桉树属于节水树种,桉树每消耗758升水分,能够生成1kg重量的干物质,生产同等重量的干物质,松树则要消耗1538升的水分,这一数据表明桉树耗水量较少。桉树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是一种经济型树木,因此我国的桉树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桉树林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2]。桉树过度吸收种植地区的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造成地下水缺失,地面干裂,这不仅会对桉树的生长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桉树林中其他生物的生长带来危害。桉树的前期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根系发达,在短时间内会消耗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种植桉树时,要选择能够为桉树提供充足水分的种植位置。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对种植区的水质也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树木砍伐后,区域内的水质变黑,并且pH值偏低。通过研究表明,黑水的出现是偶然现象,只会在树木砍伐之后的短时间内出现。
  (三)桉树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桉树成长速度很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与养分供应。桉树林土壤肥力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桉树的生长周期虽然短,但是生物生长量大,消耗了大量的矿物质营养。大面积的种植桉树,将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抑制了人工林中的土壤微生物生成与土壤酶活性。其次缺少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种植人员要根据种植林的土壤条件进行施肥,过度地使用化学肥料,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桉树生长不良。
  三、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合理施肥
  要实现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地进行施肥。桉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过度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会对种植区域周围的其他植物正常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施肥,能够为桉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出现单一物种吸收养分的情况。在配制肥料时,不能只注重桉树的生長需求,要综合的考虑桉树种植区域内的整体植物情况,做好整体规划工作,这样才能够在合理施肥的前提下,保证桉树林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对于肥料来说,要平衡好桉树吸收养分与施加养分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完毕之后,在林地中放置树木的剩余物,控制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在施肥过程中要考虑桉树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施肥恢复土壤肥力,并补充土壤中流失的养分,缓解水土流失现象。在施肥时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种植的桉树品种以及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做好肥料配置上的平衡,以提升施肥效果。
  (二)调整控制模式
  桉树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肥力与含水量会对桉树的生长情况产生影响,除去这部分环境因素,桉树的种植模式也会影响桉树的生长情况。林业部门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因素,制定针对性地种植模式。例如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可以使用全垦整地的种植模式,这样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提升桉树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山区种植中,在地势起伏区域,可以根据地势特点进行穴状整地,最大化地利用山区的优势提升种植效果。在种植桉树时,要考虑桉树对其他植物造成的影响,避免桉树种植影响周围的生物多样性[3][4]。在种植桉树时,要根据具体环境选择适宜的桉树品种,否则会出现桉树生长速度慢,生长状态差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桉树的死亡。科学合理地控制桉树的种植密度与间伐密度,提升林地的利用率。调整桉树的种植模式,对于桉树的生长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桉树的正常生长,并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三)保护与恢复桉树种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桉树化感作用会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种植桉树时,要注意保护种植区域的物种多样性,针对桉树林中的物种分布情况制定保护措施。现阶段在桉树种植中使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主要有营造混交林、人工种植与接种固氮菌株等方式。使用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保护与恢复桉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缓解桉树生长对其他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5][6]。营造混交林能够提升光能的利用率,加强桉树林中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这样能够使桉树林中的其他植物吸收更多的养分,避免出现单一植物过度吸收养分的问题。混交林中林冠结构与普通山林的林冠结构相比更为复杂,混交林中的林冠能够拦截水分,并且混交林中腐殖质层的厚度也高于普通的山林,这样能够强化土壤的持水能力,避免出现水土流失。
  结束语
  种植桉树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桉树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因此种植桉树有着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针对桉树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对于桉树种植过程中对种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种植模式,制定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措施来应对。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种植与管理水平,实现桉树产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敏坤.桉树种植存在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20,(21):185-186.
  [2]周福炎.桉树种植现状、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67-68.
  [3]覃凤萍.桉树种植的现状、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8,(19):169-170.
  [4]韦政文.桉树种植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方式探寻[J].农村科学实验,2018,(11):92-93.
  [5]张连芬.桉树种植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18,(11):74-75.
  [6]黄自伟.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及发展思路探究[J].现代园艺,2012,(12): 17.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中评价肾功能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界值45 ml· min-1·1.73 m-2的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患者2258例,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采用注射99m锝(Tc)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测定GFR并进行CKD分期,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结果 2组患者血清肌酐、GFR、血红蛋白和红细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钠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LEAO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60岁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2组均常规应用降压、降糖、降脂、抗血小板等基础药物治疗及戒烟、足部保健等非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贝前列素钠40 μg/次,3次/d,口服,疗程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质量,一定要结合城市所在的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园林绿地养护技术方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不仅可以装点城市,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地;养护  引言  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其以生命线的地位出现,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地上的丰富园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年龄≥60岁)初发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2例临床资料,对有生存资料的186例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巩固治疗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1)采用诱导缓解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优于保守治疗组(10个月比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7,P=0.00);(2)不同
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能抗氧化,抗超敏反应,抑制炎性介质,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并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菌作用[1].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将其用于防治高龄胃癌术后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择期老年胃癌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70~91岁,平均(79.8±9.7)岁;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内科系统收治的≥60岁老年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50例,静脉应用利奈唑胺,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病原体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动态观察用药期间血小板变化. 结果 50例患者利奈唑胺治疗平均疗程(13±2)d,临床有效率74%,其中明确培养有革兰阳性球菌者26例,经治疗后细菌清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分为糖化血红蛋白≤7.0%组30例和糖化血红蛋白>7.0%组33例,另选取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记录斑块数目,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7.0%组和糖化血红蛋白>7.0%组的IMT、平均斑块数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
目的 探讨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形态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管腔直径局限狭窄20%~70%)患者668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AS)组229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9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47例.对符合条件的冠状动脉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
目的 探讨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对无复流的疗效及对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65岁及以上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血栓抽吸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在抽吸治疗后首先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10μg/kg,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照组患者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