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利之观正确引导
名是名誉、名声;利为“财货之利”,也就是物质利益。江上桨动船飞,千帆竞渡,而智者纪晓岚看来,只有两条船,一只为名而来,一只为利而往。古往今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非追名逐利。是耶?非耶?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的是名。诸葛亮初躬耕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遂“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唐·杜甫),谁不敬仰。“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晋·陶渊明)。“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苏东坡也有“白首为功名”之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笔者50多年前上高中时,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句话对我影响甚大,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一个人到世界上来走一趟,总要做些有意义之事,哪怕一草一木,为世人留个纪念。
有人说:“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人还得依靠金钱。”人生在世,生存是首要任务,利既是财货,无疑是生存最重要物质基础。利是人生物属性的产物。当然,利有公私之分,重公利,轻私利,所谓“利为民所谋。”但也并不笔抹煞私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近颁布的“物权法”,既保护公有财产,也保护私人财产,私利是受保护的,私利也是促人前进的动力之一。
个人利益一指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利益;二指个人通过自己诚实劳动获得的利益;三指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又可分为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不正当的个人利益,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合理的。又有说,欲是天性,人的私欲是无限的,如果不加限制,陷入“狂欲”,就会在追逐私利中极端损人利己,严重危害社会,埋下人生祸根。历史事实罄竹难书,不可不引以为戒。
孔子并不反对名利。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巳!(《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可畏的,怎知未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到了四十、五十岁,仍然没有什么名声,这就不值得敬畏了!孔子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子罕》)君子抱撼的是死亡之后没有名声被人称道。孔子这句话既是他自己毕生追求功业的写照,也是对后人的激励,要他们立德、立功、立言,垂名后世。汉司马迁忍辱负重作《史记》,成“千古之绝唱”,名垂宇宙。范仲淹二岁丧父,母亲改嫁。少有志操,苦读诗书,寄宿庙宇,日食二粥,三年而学业大进,他的决心是:“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举进士任官之后,有敢言之名,故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但忠诚不改。范仲淹对人泛爱乐善,为政崇尚忠厚,为民造福,为国效忠,终成一代名臣。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世代相传,先忧后乐,创名节之风,影响及于今日。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富有与尊贵是人人都希望的;不用正当的途径取,得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抛弃它(原文也是“得”字,恐系“去”字之误),君子是不摆脱它的。人人都是喜欢富贵,不喜欢贫贱的,但要取舍有道。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物质是基础,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财富可以求得,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此外,孔子还两次提到利:“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和“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儒家并不排斥利,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君子,“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所谓先义后利。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如天上飘过的浮云一样。“君子喻于义”的君子可比作管理者,“小人喻于利”的小人,可比作被管理者,基层员工,他们的价值取向一般是重利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根据人民有利的事让他们去做,先利后义,先富之,后教之。日本推崇的据《论语》,把算盘,为经营者指明了正确的义利观,义利平衡,以求取公司的和谐发展。
总之,名利要辩证地对待,名利是正当的要求,前进的动力,当然,要的是堂堂正正之名,正正当当之利,不可欺世盗名,不可唯利是图。欲壑难填,生命不息,名缰利锁不释,那将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陷入极度危险之境。人何甘平庸?但我们所要之名,也不必非名扬四海,享誉全球不可,笔者见过一句话,叫做“一灯照隅,万灯照国”(未查到出处),很有意思。您是一盏灯,照亮一个角落就可以了,在一个基层单位,做好您的本职工作,做出点名堂来,总该是个小小的理想吧!也不必要弄到“富可敌国”,不是说小康是最幸福的吗。
名是名誉、名声;利为“财货之利”,也就是物质利益。江上桨动船飞,千帆竞渡,而智者纪晓岚看来,只有两条船,一只为名而来,一只为利而往。古往今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非追名逐利。是耶?非耶?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的是名。诸葛亮初躬耕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遂“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唐·杜甫),谁不敬仰。“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晋·陶渊明)。“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苏东坡也有“白首为功名”之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笔者50多年前上高中时,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句话对我影响甚大,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一个人到世界上来走一趟,总要做些有意义之事,哪怕一草一木,为世人留个纪念。
有人说:“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人还得依靠金钱。”人生在世,生存是首要任务,利既是财货,无疑是生存最重要物质基础。利是人生物属性的产物。当然,利有公私之分,重公利,轻私利,所谓“利为民所谋。”但也并不笔抹煞私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近颁布的“物权法”,既保护公有财产,也保护私人财产,私利是受保护的,私利也是促人前进的动力之一。
个人利益一指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利益;二指个人通过自己诚实劳动获得的利益;三指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又可分为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不正当的个人利益,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合理的。又有说,欲是天性,人的私欲是无限的,如果不加限制,陷入“狂欲”,就会在追逐私利中极端损人利己,严重危害社会,埋下人生祸根。历史事实罄竹难书,不可不引以为戒。
孔子并不反对名利。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巳!(《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可畏的,怎知未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到了四十、五十岁,仍然没有什么名声,这就不值得敬畏了!孔子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子罕》)君子抱撼的是死亡之后没有名声被人称道。孔子这句话既是他自己毕生追求功业的写照,也是对后人的激励,要他们立德、立功、立言,垂名后世。汉司马迁忍辱负重作《史记》,成“千古之绝唱”,名垂宇宙。范仲淹二岁丧父,母亲改嫁。少有志操,苦读诗书,寄宿庙宇,日食二粥,三年而学业大进,他的决心是:“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举进士任官之后,有敢言之名,故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但忠诚不改。范仲淹对人泛爱乐善,为政崇尚忠厚,为民造福,为国效忠,终成一代名臣。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世代相传,先忧后乐,创名节之风,影响及于今日。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富有与尊贵是人人都希望的;不用正当的途径取,得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抛弃它(原文也是“得”字,恐系“去”字之误),君子是不摆脱它的。人人都是喜欢富贵,不喜欢贫贱的,但要取舍有道。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物质是基础,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财富可以求得,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此外,孔子还两次提到利:“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和“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儒家并不排斥利,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君子,“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所谓先义后利。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如天上飘过的浮云一样。“君子喻于义”的君子可比作管理者,“小人喻于利”的小人,可比作被管理者,基层员工,他们的价值取向一般是重利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根据人民有利的事让他们去做,先利后义,先富之,后教之。日本推崇的据《论语》,把算盘,为经营者指明了正确的义利观,义利平衡,以求取公司的和谐发展。
总之,名利要辩证地对待,名利是正当的要求,前进的动力,当然,要的是堂堂正正之名,正正当当之利,不可欺世盗名,不可唯利是图。欲壑难填,生命不息,名缰利锁不释,那将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陷入极度危险之境。人何甘平庸?但我们所要之名,也不必非名扬四海,享誉全球不可,笔者见过一句话,叫做“一灯照隅,万灯照国”(未查到出处),很有意思。您是一盏灯,照亮一个角落就可以了,在一个基层单位,做好您的本职工作,做出点名堂来,总该是个小小的理想吧!也不必要弄到“富可敌国”,不是说小康是最幸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