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机 构】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100022;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2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143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江西省疾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480起,累计发病17 651人,死亡111人。已知原因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8.0%(437/1 151)和58.1%(8 181/14 093);毒蘑菇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6.5%(61/108);已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肉类和蔬菜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4.7%(186/1 265)和13.5%(171/1 265)。发生场所主要为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7.1%(549/1 480)和51.0%(9 008/17 651)。引发因素明确的事件中,主要引发因素为误食误用和对食品的加工不当,事件起数分别占31.1%(348/1 118)和27.3%(305/1 118)。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家庭误食毒蘑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场所对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暴发的常见原因,误食误用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淄博市男同性恋(MSM)人群的数量、分布、活动规律及艾滋病(AIDS)疫情等情况,为进一步做好MSM人群的艾滋病监测、行为干预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召开
利用间苯二酚与对羟基苯甲醛采用一步法合成四-(p-羟基苯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通过红外、核磁表征产物结构。利用浓硫酸在四-(p-羟基苯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上引入磺酸基,制
目的 了解现阶段新疆喀什地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比较PCR和ELISA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效能.方法 选取2009年9月新疆喀什地区黑热病流行严
目的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各检验机构(简称检验机构)食源性沙门菌的定性检测能力,并全面了解各级检验机构实验室沙门菌血清学分型能力概况,确保沙门菌检验结果准确可
我国版图辽阔具有十分丰富的能源储备,当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化石类能源.石油能源是化石类能源的主要构成种类之一,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使用石
目的 评价ML2346、ML1556、LID-2、LID-3、ML2331、ML0405、LID-17种麻风菌新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性.方法 采用ELISA检测MB、PB患者、家内接触者、流行区人群和正常人血清对7种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宝丰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宝丰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