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其独特的技击性、健身性与观赏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之后,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力量,在课余时间参加武术训练,能够增强体魄、娱乐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现状堪忧,甚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进程。因此,必须探索有效的策略,不断推进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的普及与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 课余训练 策略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崇尚礼仪、乐天知足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应该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任。中小学生是国家的基础力量与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关系到祖国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集趣味性、技能型与课余性于一身,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是中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应该针对中小学课余训练现状,提出有效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武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与武术冠军,同时探索出一套完整系统的武术人才培养机制。在国家武术事业腾飞的背景下,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武术运动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各种形式的辅导班也受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肯定与推广。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术训练的普及与发展。如:1.各地中小学生武术课余训练发展不均衡。一些传统的武术强市武术普及与发展得比较好,一些武术专业水平较低的城市普及与发展得较慢。2.部分教师、家长与学生对武术课余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认为武术训练就是学打架,学武术没有用处,还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吃不了苦,往往没坚持多久便放弃了。3.武术课余训练的组织不合理。我国武术课余训练没有一个系统的训练标准。中小学生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大都是随着教练的主观意愿而决定的。如果训练套路固定,训练内容枯燥,训练手段单一,那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武术的兴趣。4.当地教育部门与社会没有对武术课余训练引起重视,因而对武术课余训练的投入不够,在武术课余训练的交流与比赛缺乏交流与沟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现状,促进青少年武术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策略
(一)制定一套完善的武术课余训练体系
武术课余训练体系的制定应该结合课余训练与中小学生的特点,这样能够推进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的普及与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套比较简单、操作性强、与现代中小学生特点相一致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训练程度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登记证书,以激发学生的武术课余训练的兴趣;其次,要完善武术训练的标准体系,对于武术的理论、动作规格、训练、技术、竞赛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引导学生的武术课余训练走上正规的道路;此外,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训练的认识
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能够培养他们对武术的兴趣爱好,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投入到武术训练中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对武术训练的认识:1.通过科普杂志、媒体比赛等,让学生了解武术;2.开展课外活动,组织武术比赛,在比赛中使得学生形成对武术的正确认识;3.在文化课中适当加入武术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武术的了解与认识;4.在文艺活动中,加入武术表演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武术形成成熟的认识。
(三)完善武术课余训练的组织
首先,要改革训练内容,提高武术课余训练的健身性。武术课余训练应该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与智能训练等。同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基本功、长拳套路、对练套路为主的教材体系。其次,改革与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可以通过音乐与武术动作相结合,提高中小生的武术课余训练兴趣,减轻训练疲劳。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武术课余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对于一些长时间、强度负荷大的训练不宜过多安排,让武术课余训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娱乐学生的身心。
(四)各地教育部门与予以重视
在武术课余训练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武术训练的投入。改善师资力量,完善教材,加强对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武术训练模式方面,上级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对训练内容与训练方式不做硬性规定。此外,可以考虑在中考中加入武术内容,促进武术课余训练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武术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为了进一步传承这项优秀的体育项目,应该重视武术课余训练,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练起,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何艳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 何满龙.新疆北疆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3] 董刚.传统文化继承对武术发展之需要[J].中华武术(研究).2011(01).
[4] 康杰,王国壮,李海美,何丽菊,迟婷婷,周勇.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03).
[5] 崔志强.传统武术技击演进与发展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
摘 要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其独特的技击性、健身性与观赏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之后,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力量,在课余时间参加武术训练,能够增强体魄、娱乐身心、丰富文化生活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现状堪忧,甚至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进程。因此,必须探索有效的策略,不断推进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的普及与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 课余训练 策略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崇尚礼仪、乐天知足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应该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任。中小学生是国家的基础力量与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关系到祖国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集趣味性、技能型与课余性于一身,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是中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应该针对中小学课余训练现状,提出有效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武术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与武术冠军,同时探索出一套完整系统的武术人才培养机制。在国家武术事业腾飞的背景下,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武术运动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各种形式的辅导班也受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肯定与推广。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术训练的普及与发展。如:1.各地中小学生武术课余训练发展不均衡。一些传统的武术强市武术普及与发展得比较好,一些武术专业水平较低的城市普及与发展得较慢。2.部分教师、家长与学生对武术课余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认为武术训练就是学打架,学武术没有用处,还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吃不了苦,往往没坚持多久便放弃了。3.武术课余训练的组织不合理。我国武术课余训练没有一个系统的训练标准。中小学生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大都是随着教练的主观意愿而决定的。如果训练套路固定,训练内容枯燥,训练手段单一,那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武术的兴趣。4.当地教育部门与社会没有对武术课余训练引起重视,因而对武术课余训练的投入不够,在武术课余训练的交流与比赛缺乏交流与沟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现状,促进青少年武术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策略
(一)制定一套完善的武术课余训练体系
武术课余训练体系的制定应该结合课余训练与中小学生的特点,这样能够推进中小学武术课余训练的普及与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套比较简单、操作性强、与现代中小学生特点相一致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训练程度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登记证书,以激发学生的武术课余训练的兴趣;其次,要完善武术训练的标准体系,对于武术的理论、动作规格、训练、技术、竞赛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引导学生的武术课余训练走上正规的道路;此外,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训练的认识
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能够培养他们对武术的兴趣爱好,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投入到武术训练中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对武术训练的认识:1.通过科普杂志、媒体比赛等,让学生了解武术;2.开展课外活动,组织武术比赛,在比赛中使得学生形成对武术的正确认识;3.在文化课中适当加入武术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武术的了解与认识;4.在文艺活动中,加入武术表演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武术形成成熟的认识。
(三)完善武术课余训练的组织
首先,要改革训练内容,提高武术课余训练的健身性。武术课余训练应该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与智能训练等。同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基本功、长拳套路、对练套路为主的教材体系。其次,改革与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可以通过音乐与武术动作相结合,提高中小生的武术课余训练兴趣,减轻训练疲劳。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武术课余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对于一些长时间、强度负荷大的训练不宜过多安排,让武术课余训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娱乐学生的身心。
(四)各地教育部门与予以重视
在武术课余训练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武术训练的投入。改善师资力量,完善教材,加强对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武术训练模式方面,上级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对训练内容与训练方式不做硬性规定。此外,可以考虑在中考中加入武术内容,促进武术课余训练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武术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为了进一步传承这项优秀的体育项目,应该重视武术课余训练,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练起,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何艳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 何满龙.新疆北疆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3] 董刚.传统文化继承对武术发展之需要[J].中华武术(研究).2011(01).
[4] 康杰,王国壮,李海美,何丽菊,迟婷婷,周勇.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03).
[5] 崔志强.传统武术技击演进与发展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