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学生是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由于生活经验,心趣爱好,智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来挖掘,全面关注学生的情况,努力收集和捕捉学生中生成的资源,并呈现给大家来研究探讨,以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更好地去适应学生的“学习思维”。
一、利用差异资源,互动共享
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并不是一张纯白的纸,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经历了不同的成长过程,具备了不同的知识经验。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差异就会逐渐显露。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种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让学生共享,让学生互补。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室的地面是一块块正方形的地砖拼成的,请你想办法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设计此题的想法一是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体会教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因为地砖的边长比学生尺长得多,可以看他们如何测量。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还趴在地上测量并计算。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发现情况大不相同:有的是两人合作,一人量,一人记录,量的同学报长度,记的同学将每次的长度加起来,然后两人一起进行计算;有的同学拿着笔,量一次,作一个记录;另外我还发现有的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方块去直接测量——当学生们都已计算完毕后,我让几位采取不同测量方法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做法。这样,经过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思维碰撞,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做法的优点及缺陷,吸取他人的长处及教训,形成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善待意外资源,激活思维
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教师不能用各种预设的答案去套学生,而要用动态的、生成的眼光去看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意外,努力把“没想到”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有时收到的效果比原来设计的要好的多。如在教學“万以内的笔算加法”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老师,笔算加法可以从高位算起吗?”这时,不仅学生,就连老师都觉得诧异,因为大家都觉得从低位算起是约定俗成的,似乎从未深究过,以前的教学中也从未有过类似情况,老师停顿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大家:“可以从高位加起吗?”有的学生说:“不能,因为书上说要从低位加起。”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他的看法。这时,有个学生说:“可以……”但是说不清理由。教师:“我们来研究一下,到底可不可以从低位加起。”然后便擦去刚才的几道板演题。请几位同学上黑板从高位加起进行演算,其余学生在下面进行独立练习。结果,经过反复演练之后出现了以下情况:
这时,老师问:“你们从高位加起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指出“从高位先算后,遇到后面相加满十要进位时需要擦掉再改。”“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在进位时不改动呢?”“从高位算起时,要注意看后一位,如果满十,就加上一,如果没满十就写原来的数。”“很好大家同意吗?……那么,书上为什么说从低位加起呢?”“可能是从低位加起比较方便。”“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最方便、最好的方法,这样效率就高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沉着冷静,不拘泥于教案,局限于教材,面对课堂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迅速做出判断,既没有照本宣科,也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尝试练习,比较讨论,在充分计算对比中自行体会,学生显得很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和质疑,气氛活跃而且印象深刻。
三、正视错误资源,促进生成
常人看来,一个人最好是不要犯错,因为错误的产生往往是对你知识、能力的否认所以许多教师也极力避免学生犯错误,却忘了“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学生的错误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不需回避,只要教师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学生的错误,完全可以化痹为利使之为教学服务。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中,例题是:“同学们做黄花8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学生除了列式8×4=32(朵)8+8+8+8=32(朵)外,还有学生列出8÷4=2(朵)的错误算式。这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学生会用除法算式呢?学生进行了反思:受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影响,有的学生说看见“倍”就以为用除法计算了,有的学生说也许他们看见8可以除以4就用除法了,我又问要使这道算式正确的话,这题应怎样改?学生提出可以改为“同学们做黄花8朵,红花4朵,做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我顺势引导学生对两种应用题进行比较,并提醒学生:不能仅凭几个字来确定算法,而是要读懂题意,根据数量关系来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一、利用差异资源,互动共享
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并不是一张纯白的纸,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经历了不同的成长过程,具备了不同的知识经验。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差异就会逐渐显露。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种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让学生共享,让学生互补。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室的地面是一块块正方形的地砖拼成的,请你想办法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设计此题的想法一是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体会教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因为地砖的边长比学生尺长得多,可以看他们如何测量。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还趴在地上测量并计算。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发现情况大不相同:有的是两人合作,一人量,一人记录,量的同学报长度,记的同学将每次的长度加起来,然后两人一起进行计算;有的同学拿着笔,量一次,作一个记录;另外我还发现有的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方块去直接测量——当学生们都已计算完毕后,我让几位采取不同测量方法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做法。这样,经过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思维碰撞,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做法的优点及缺陷,吸取他人的长处及教训,形成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善待意外资源,激活思维
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教师不能用各种预设的答案去套学生,而要用动态的、生成的眼光去看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意外,努力把“没想到”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有时收到的效果比原来设计的要好的多。如在教學“万以内的笔算加法”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老师,笔算加法可以从高位算起吗?”这时,不仅学生,就连老师都觉得诧异,因为大家都觉得从低位算起是约定俗成的,似乎从未深究过,以前的教学中也从未有过类似情况,老师停顿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大家:“可以从高位加起吗?”有的学生说:“不能,因为书上说要从低位加起。”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他的看法。这时,有个学生说:“可以……”但是说不清理由。教师:“我们来研究一下,到底可不可以从低位加起。”然后便擦去刚才的几道板演题。请几位同学上黑板从高位加起进行演算,其余学生在下面进行独立练习。结果,经过反复演练之后出现了以下情况:
这时,老师问:“你们从高位加起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指出“从高位先算后,遇到后面相加满十要进位时需要擦掉再改。”“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在进位时不改动呢?”“从高位算起时,要注意看后一位,如果满十,就加上一,如果没满十就写原来的数。”“很好大家同意吗?……那么,书上为什么说从低位加起呢?”“可能是从低位加起比较方便。”“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最方便、最好的方法,这样效率就高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沉着冷静,不拘泥于教案,局限于教材,面对课堂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迅速做出判断,既没有照本宣科,也没有回避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尝试练习,比较讨论,在充分计算对比中自行体会,学生显得很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和质疑,气氛活跃而且印象深刻。
三、正视错误资源,促进生成
常人看来,一个人最好是不要犯错,因为错误的产生往往是对你知识、能力的否认所以许多教师也极力避免学生犯错误,却忘了“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学生的错误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不需回避,只要教师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学生的错误,完全可以化痹为利使之为教学服务。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中,例题是:“同学们做黄花8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学生除了列式8×4=32(朵)8+8+8+8=32(朵)外,还有学生列出8÷4=2(朵)的错误算式。这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学生会用除法算式呢?学生进行了反思:受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影响,有的学生说看见“倍”就以为用除法计算了,有的学生说也许他们看见8可以除以4就用除法了,我又问要使这道算式正确的话,这题应怎样改?学生提出可以改为“同学们做黄花8朵,红花4朵,做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我顺势引导学生对两种应用题进行比较,并提醒学生:不能仅凭几个字来确定算法,而是要读懂题意,根据数量关系来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