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分析中国现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分类应逐步规范化, 规划环节步骤阶段化,量化结合的建议, 以期加快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法律文本文件。
[关键词]城市绿地; 规划误区;控制性规划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11-01
引言
随着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决策者的重视。21世纪的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 需要向生态型格局演化, 需要成为“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这些现状值得庆幸。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市规划中的不足,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不足及解决办法作了论述,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1.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概念误区
误区1 : 何谓“绿心”
作者认为, “绿心”对应在规划的空间上, 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规模, 也就是究竟多大面积的绿地斑块阈值才称得上“绿心”? 如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城市绿地系统中, 斑块的优势度应该达到多少? 这有进一步的研究。再者, “绿心”周围的城市群应有一定的城市分工, 这是“绿心”存在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 在运用“绿心”这一概念时, 作者认为, 应该慎之又慎。
误区2 : 广场绿地的归属
作者认为, 依据活动方式可把其归并为: 公共活动广场、交通集散广场两大类型。公共活动广场绿地应属于公共绿地中的一类, 交通集散广场与停车场绿化应归为道路绿地。
误区3 : 路侧绿带等于沿道路绿化带
作者认为,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用作绿化的用地不应属于道路绿地。再者, 道路规划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都论及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 的块状带状绿地都应归属公共绿地。那么这种后退道路红线的做法大多数应是公共绿地并归入其指标计算。所以, 这种道路外侧绿地,不应统计在道路绿化用地范畴内, 它只起到加强道路绿化效果的作用。作者在山西省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试图探讨运用, 但尚需研究后方有定论。
误区5 : 滨水绿带等连续绿带为何属于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这一术语反映不出滨水及沿重要景观地段(如城墙、景观要求比较强的道路) 通常标志性地表现为连续绿带的这种绿地的性质。同样,街头绿地和公园绿地并置, 也反映不出两者原则上有何区分。从功能和用地性质上看, 两者并无区分, 只是目前业内认为, 两者在用地规模和经营管理上的差异。但实质上两者并无界分的明确界限, 容易在城市绿地分类时造成各城市间缺乏可比性。因而, 街头绿地这一术语, 值得商酌。
1.2 在实际的规划中的误区
误区. 片面追求高档、豪华,以人工取代天然,缺乏自然的感觉
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原本只需在原始水面周边种植一些湿生植物、草地就可以直接伸入水面.形成亲切、自然的景观。然而,很多设计师却要用混凝土作为衬底,毛石砌成驳岸,虽然显得高档、豪华、整齐划一,殊不知这不仅失去原本自然的韵味,还增加了投资.同时降低了水体自身的清污能力,反而更容易被污染。
2 解决办法
2.1 针对概念上误区的解决办法
(1) 城市绿地系统分类应严格规范化
为了确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规划的可比性, 对于城市绿地系统必须加强城市绿地分类的基础研究, 使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等多学科渗透进入传统的单一由园林学科研究城市绿地的领域, 从区域性的宏观层面到中观层面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 直至微观层面城市绿地生态等功能的研究的多层面的尺度分析, 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聚居环境观为建设和管理的目标, 制定规范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 并明确分类方法和分类具体包含的说明。这一工作将清除现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标准造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念上的混乱, 对于推动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阶段化
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着规划与实施管理脱节的现象,要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加强规划过程的阶段性。为了落实和深化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同时, 也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相对应,注重绿地系统的分区规划编制可以把绿地总体规划和绿地详细规划衔接起来。但是绿地分区规划所采用的比例尺较小, 难以做到绿化用地的细致划分, 不足以为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设计以及后期的建设管理提供规划依据和经济制约条件, 难以为绿地分块经营和分期建设提供依据, 因而, 还必须强化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此类规划可为某一具体绿化地段开发建设提供所必须遵守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条例, 具有地方行政法规性质。绿地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三者之间的桥梁, 也是绿地系统规划与实施管理的纽带。所以, 确定绿地系统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控制性规划, 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轻重缓急, 这是解决目前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脱节问题的根本途径。
2.2 针对在实际规划中误区的解决办法
(1) 尊重自然 设计师完成一个园林绿地的设计,总要试图找回可感知的自然空间,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可能,各种自然的形象可以通过绿地内的植物、小品甚至在功能中得以充分体现,使自然的自我复原和持续发展得到保证。因此,设计师必须注意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设计素材和灵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地形和植被的优势,师法自然、结合自然、创造自然,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2) 尊重使用者以人为本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按“人一园林一人”的顺序来表达设计意图,研究人与园林绿地关系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创作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必须与人的目的、需要、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不但能使人们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快乐。如果设计出的绿地与人们心理与生理没深刻联系、甚至是相矛盾的,那么它真正的社会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发挥,因此,园林绿地设计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3) 尊重文化、艺术、历史城市园林绿地是风景建筑中最具艺术性的作品,它在寻求场地、空间、植物造景的塑造中应利用大量艺术语言,使得园林绿地能做到生态、艺术、文学的完美融合,以求达到“生境”、“画境”、“意境”的高度统一。造园始终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多求曲折变化;布局以掇石理水为主,讲求再现或模仿,并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注重借园林景物抒发个人心境。造园尤喜以文学诗词赋之、题之、追求象征性的诗情画意.并深受我国儒学、道学、佛学等宗教文化影响。特别是佛教禅宗兴起后,造园进一步追求空灵寂透,讲求人与环的融入。
(4) 设计师要注意与业主沟通设计师要从专业、生态、长远的角度去说服业主,注意把握自己实践准则另外,在专业技术方面,业主应尽量少干涉设计师的想法,少提“建议
(5) 要有专业的设计人才 设计者不应沉浸在空泛的主题当中,要注意把握细节,将设计的内容在建造中深入细致地调整,并不停地细化。因此,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应经常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协调不同专业的交叉问题,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意图。
3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在中国近十几年中已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具体的规划实践。然而, 系统性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在城市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今天, 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城市生态绿化系统规划初探———上海浦东新区环境绿地系统规. 城市规划汇刊, 1991 (6) :50 - 56.
[2] 刘家麒, 潘家莹. 历史的误会———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 中国园林,1990 (2)
[关键词]城市绿地; 规划误区;控制性规划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11-01
引言
随着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决策者的重视。21世纪的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 需要向生态型格局演化, 需要成为“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这些现状值得庆幸。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市规划中的不足,本文就城市规划中的不足及解决办法作了论述,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1.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概念误区
误区1 : 何谓“绿心”
作者认为, “绿心”对应在规划的空间上, 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规模, 也就是究竟多大面积的绿地斑块阈值才称得上“绿心”? 如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城市绿地系统中, 斑块的优势度应该达到多少? 这有进一步的研究。再者, “绿心”周围的城市群应有一定的城市分工, 这是“绿心”存在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 在运用“绿心”这一概念时, 作者认为, 应该慎之又慎。
误区2 : 广场绿地的归属
作者认为, 依据活动方式可把其归并为: 公共活动广场、交通集散广场两大类型。公共活动广场绿地应属于公共绿地中的一类, 交通集散广场与停车场绿化应归为道路绿地。
误区3 : 路侧绿带等于沿道路绿化带
作者认为,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用作绿化的用地不应属于道路绿地。再者, 道路规划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都论及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 的块状带状绿地都应归属公共绿地。那么这种后退道路红线的做法大多数应是公共绿地并归入其指标计算。所以, 这种道路外侧绿地,不应统计在道路绿化用地范畴内, 它只起到加强道路绿化效果的作用。作者在山西省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试图探讨运用, 但尚需研究后方有定论。
误区5 : 滨水绿带等连续绿带为何属于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这一术语反映不出滨水及沿重要景观地段(如城墙、景观要求比较强的道路) 通常标志性地表现为连续绿带的这种绿地的性质。同样,街头绿地和公园绿地并置, 也反映不出两者原则上有何区分。从功能和用地性质上看, 两者并无区分, 只是目前业内认为, 两者在用地规模和经营管理上的差异。但实质上两者并无界分的明确界限, 容易在城市绿地分类时造成各城市间缺乏可比性。因而, 街头绿地这一术语, 值得商酌。
1.2 在实际的规划中的误区
误区. 片面追求高档、豪华,以人工取代天然,缺乏自然的感觉
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原本只需在原始水面周边种植一些湿生植物、草地就可以直接伸入水面.形成亲切、自然的景观。然而,很多设计师却要用混凝土作为衬底,毛石砌成驳岸,虽然显得高档、豪华、整齐划一,殊不知这不仅失去原本自然的韵味,还增加了投资.同时降低了水体自身的清污能力,反而更容易被污染。
2 解决办法
2.1 针对概念上误区的解决办法
(1) 城市绿地系统分类应严格规范化
为了确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规划的可比性, 对于城市绿地系统必须加强城市绿地分类的基础研究, 使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等多学科渗透进入传统的单一由园林学科研究城市绿地的领域, 从区域性的宏观层面到中观层面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 直至微观层面城市绿地生态等功能的研究的多层面的尺度分析, 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聚居环境观为建设和管理的目标, 制定规范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 并明确分类方法和分类具体包含的说明。这一工作将清除现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标准造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念上的混乱, 对于推动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阶段化
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着规划与实施管理脱节的现象,要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加强规划过程的阶段性。为了落实和深化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同时, 也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相对应,注重绿地系统的分区规划编制可以把绿地总体规划和绿地详细规划衔接起来。但是绿地分区规划所采用的比例尺较小, 难以做到绿化用地的细致划分, 不足以为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设计以及后期的建设管理提供规划依据和经济制约条件, 难以为绿地分块经营和分期建设提供依据, 因而, 还必须强化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此类规划可为某一具体绿化地段开发建设提供所必须遵守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条例, 具有地方行政法规性质。绿地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三者之间的桥梁, 也是绿地系统规划与实施管理的纽带。所以, 确定绿地系统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控制性规划, 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轻重缓急, 这是解决目前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脱节问题的根本途径。
2.2 针对在实际规划中误区的解决办法
(1) 尊重自然 设计师完成一个园林绿地的设计,总要试图找回可感知的自然空间,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可能,各种自然的形象可以通过绿地内的植物、小品甚至在功能中得以充分体现,使自然的自我复原和持续发展得到保证。因此,设计师必须注意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设计素材和灵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地形和植被的优势,师法自然、结合自然、创造自然,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2) 尊重使用者以人为本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按“人一园林一人”的顺序来表达设计意图,研究人与园林绿地关系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创作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必须与人的目的、需要、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不但能使人们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快乐。如果设计出的绿地与人们心理与生理没深刻联系、甚至是相矛盾的,那么它真正的社会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发挥,因此,园林绿地设计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3) 尊重文化、艺术、历史城市园林绿地是风景建筑中最具艺术性的作品,它在寻求场地、空间、植物造景的塑造中应利用大量艺术语言,使得园林绿地能做到生态、艺术、文学的完美融合,以求达到“生境”、“画境”、“意境”的高度统一。造园始终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多求曲折变化;布局以掇石理水为主,讲求再现或模仿,并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注重借园林景物抒发个人心境。造园尤喜以文学诗词赋之、题之、追求象征性的诗情画意.并深受我国儒学、道学、佛学等宗教文化影响。特别是佛教禅宗兴起后,造园进一步追求空灵寂透,讲求人与环的融入。
(4) 设计师要注意与业主沟通设计师要从专业、生态、长远的角度去说服业主,注意把握自己实践准则另外,在专业技术方面,业主应尽量少干涉设计师的想法,少提“建议
(5) 要有专业的设计人才 设计者不应沉浸在空泛的主题当中,要注意把握细节,将设计的内容在建造中深入细致地调整,并不停地细化。因此,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应经常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协调不同专业的交叉问题,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意图。
3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在中国近十几年中已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具体的规划实践。然而, 系统性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在城市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今天, 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城市生态绿化系统规划初探———上海浦东新区环境绿地系统规. 城市规划汇刊, 1991 (6) :50 - 56.
[2] 刘家麒, 潘家莹. 历史的误会———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 中国园林,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