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就其本真状态而言,不是客观静止的有待人们去把握的存在物,它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创造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发现处于伪装之中的相似性。在显著不同的现象和客体之间进行类推。这正是“召唤结构”与创造力的共同心理基础。“召唤结构”所产生的意义不存在于词典之中,也不是机械地产生于字面意义,这就在语言学的意义上为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准备了一个“可能世界”。
关键词:创设情境;文化内涵;召唤结构;语文教学
“召唤结构”这个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夫冈·伊塞尔(Wolfgong Iser)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英伽登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再认识》一文中认为:作品自身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域”,即“空白”,因此它仅是“纲要性”、“图式性”的创作。作品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作品自身之外的动因,也就是欣赏者的活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读者是去解释作品的”,但英伽登认为读者是去重建作品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填补“空白”的过程。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尤其是事物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都无法通过语言的描写获得完全的确定性。在文学作品中,空白和不确定点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在阅读活动中,这些空白和不确定点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构成了文学作品文本的基本结构,即“文本的召唤结构”。
艺术产品是作家把生活现象之真加工改造并渗透着主观情感的物化形式,而艺术接受则是把作品的艺术形象改造成读者的经验与心灵的表现形式。艺术接受不是被动接受作品中某些观念、内容,而是借助于作品所提供的审美意象,经想象而表现接受者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在艺术接受中,读者往往把艺术品当作表现自己经验和情感的形式。文学作品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词句把某种对象无限丰富的特征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因此,欣赏者填补不确定性与空白的过程又是一种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理论,使我们从传统结构理论走入一个创造的新空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人与文本构成了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对话关系。
第一、创设情境显现“召唤结构”
教师如何把自己理解的文本意义传达给学生呢?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的把握是关键,绝对不能像讲授科学知识一样,追求严密的逻辑性,步步推理来求证。因为对文学作品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文化背景和类比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类推和理解,点到为止,由于文本意义理解的不确定性,一旦用语言坐实,便失去价值和美感。如果语言的使用被限定在与经验事实的对应中,精神就无从进入创造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学生启蒙益智。应该循着学生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产生新的不满足。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用语言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悟其所悟,使学生以已有的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文化语境相契合,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认识,最终获得领悟。在语言之外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强烈的体验感,来唤醒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心游四方,使学生超越现实时空,摆脱当下境遇的束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使学生在心灵完全开放的状态下,调动经验图式,通过体验来把握文本意义。
第二、在教学中引发对话和体验
在课程和教学领域存在两种思想方式:一是现代主义用逻辑的分析的方式认识世界;一是后现代课程观提出的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前者获得讲解的精确性,可以通过后者引起对话,并使对话持续,意义也就在对话与体验中得到建构。对话是课程中必要的条件,而“召喚结构”的存在又构成了对话的前提。
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阔性与丰富性。语文是一门最富有开放性、启发性和意趣性的课程。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个特点。任何一个教材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戏剧,都是一种图式化框架和召唤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未确定之域”,而激发读者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之下与之产生对话。因此,用描述性方式启发学生,就可以在其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即在对话产生之际,意义的建构也就开始,文本也就会显示出非同寻常、令人惊异和心驰神往的丰富性。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就会在这种对文本的共同探究中发生转变,走向发展。在这种探究和对话的情境中便可以使我们看到我们过去所没有看到的东西。日本散文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写到,“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些富有深意的语句对于经历和感情都很单薄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作者在写花的同时,隐含着对人生的理解,花的生命同人的生命蕴涵着同样的哲理。第一句是写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所以说:“含着一种哀伤的美”,这与下文所说的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第二句是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那么关于这个句子的内涵是否都说清楚了?肯定还会有更深、更新奇的理解,有待于揭示。我们可以这样说,概括程度越高的言语,可依读者众多的经验分别作出不同的解读;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漂流,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第三,把握变异修辞,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自觉运用修辞手段制造意义的不确定性,如比喻、夸张、通感等修辞格,即总会产生“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的审美效应,自觉地在言与意之间制造空白点、不确定之域与张力场,从而增加作品的召唤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修辞方式所表达的意义,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表白。
第四,教师还应抓住文本实写部分,对“空白”进行续写训练。伊瑟尔认为“看一部作品不应当只看它说出了什么而要看它没说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深长的沉默中,在它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潜能。”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有意在文章结尾处制造空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第五,抓住意象、意境的朦胧感,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真正的理解不是对作者原意的复制与再现。文章意义的多义性一方面是由文本的开放性所造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同时,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因此,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这种召唤结构,充分调动学生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主动地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应答文本的召唤。在这种问答对话中,使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明海 文学解读学导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董文明 回归感性,走向对话【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朱立元 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J】 学术月刊,1988年(8)
作者简介:张彦春,1986.5.12,男,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呈贡一中,初级,中学语文
关键词:创设情境;文化内涵;召唤结构;语文教学
“召唤结构”这个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夫冈·伊塞尔(Wolfgong Iser)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英伽登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再认识》一文中认为:作品自身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域”,即“空白”,因此它仅是“纲要性”、“图式性”的创作。作品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作品自身之外的动因,也就是欣赏者的活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读者是去解释作品的”,但英伽登认为读者是去重建作品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填补“空白”的过程。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尤其是事物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都无法通过语言的描写获得完全的确定性。在文学作品中,空白和不确定点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在阅读活动中,这些空白和不确定点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构成了文学作品文本的基本结构,即“文本的召唤结构”。
艺术产品是作家把生活现象之真加工改造并渗透着主观情感的物化形式,而艺术接受则是把作品的艺术形象改造成读者的经验与心灵的表现形式。艺术接受不是被动接受作品中某些观念、内容,而是借助于作品所提供的审美意象,经想象而表现接受者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在艺术接受中,读者往往把艺术品当作表现自己经验和情感的形式。文学作品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词句把某种对象无限丰富的特征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因此,欣赏者填补不确定性与空白的过程又是一种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理论,使我们从传统结构理论走入一个创造的新空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人与文本构成了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对话关系。
第一、创设情境显现“召唤结构”
教师如何把自己理解的文本意义传达给学生呢?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的把握是关键,绝对不能像讲授科学知识一样,追求严密的逻辑性,步步推理来求证。因为对文学作品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文化背景和类比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类推和理解,点到为止,由于文本意义理解的不确定性,一旦用语言坐实,便失去价值和美感。如果语言的使用被限定在与经验事实的对应中,精神就无从进入创造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学生启蒙益智。应该循着学生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产生新的不满足。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用语言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悟其所悟,使学生以已有的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文化语境相契合,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认识,最终获得领悟。在语言之外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强烈的体验感,来唤醒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心游四方,使学生超越现实时空,摆脱当下境遇的束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使学生在心灵完全开放的状态下,调动经验图式,通过体验来把握文本意义。
第二、在教学中引发对话和体验
在课程和教学领域存在两种思想方式:一是现代主义用逻辑的分析的方式认识世界;一是后现代课程观提出的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前者获得讲解的精确性,可以通过后者引起对话,并使对话持续,意义也就在对话与体验中得到建构。对话是课程中必要的条件,而“召喚结构”的存在又构成了对话的前提。
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阔性与丰富性。语文是一门最富有开放性、启发性和意趣性的课程。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个特点。任何一个教材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戏剧,都是一种图式化框架和召唤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未确定之域”,而激发读者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之下与之产生对话。因此,用描述性方式启发学生,就可以在其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即在对话产生之际,意义的建构也就开始,文本也就会显示出非同寻常、令人惊异和心驰神往的丰富性。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就会在这种对文本的共同探究中发生转变,走向发展。在这种探究和对话的情境中便可以使我们看到我们过去所没有看到的东西。日本散文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写到,“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些富有深意的语句对于经历和感情都很单薄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作者在写花的同时,隐含着对人生的理解,花的生命同人的生命蕴涵着同样的哲理。第一句是写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所以说:“含着一种哀伤的美”,这与下文所说的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第二句是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那么关于这个句子的内涵是否都说清楚了?肯定还会有更深、更新奇的理解,有待于揭示。我们可以这样说,概括程度越高的言语,可依读者众多的经验分别作出不同的解读;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漂流,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第三,把握变异修辞,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自觉运用修辞手段制造意义的不确定性,如比喻、夸张、通感等修辞格,即总会产生“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的审美效应,自觉地在言与意之间制造空白点、不确定之域与张力场,从而增加作品的召唤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修辞方式所表达的意义,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表白。
第四,教师还应抓住文本实写部分,对“空白”进行续写训练。伊瑟尔认为“看一部作品不应当只看它说出了什么而要看它没说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深长的沉默中,在它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潜能。”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有意在文章结尾处制造空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第五,抓住意象、意境的朦胧感,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真正的理解不是对作者原意的复制与再现。文章意义的多义性一方面是由文本的开放性所造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同时,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因此,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这种召唤结构,充分调动学生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主动地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应答文本的召唤。在这种问答对话中,使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明海 文学解读学导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董文明 回归感性,走向对话【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朱立元 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J】 学术月刊,1988年(8)
作者简介:张彦春,1986.5.12,男,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呈贡一中,初级,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