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來,自然教育在各地悄然兴起,本文阐述了自然教育的概念及其与美国EIC教育模式的关系,将自然教育的理念引入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和开辟生物园地等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入自然的环境中去学习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笔者总结了自然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然教育;初中生物教学;EIC教育模式
  一、什么是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是指充分利用人体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通过自然观察的方法去了解、认知周边的自然环境,认识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与人之间的完美连接,进而产生对自然的保护之情。可见,自然教育很关注情感的启迪和提升,从体验、感受和情感出发,鼓励人们保护美好的自然环境。自然教育更加注重户外实践,强调直接的体验。
  笔者认为自然教育应该属于美国提出的EIC教育模式的一种,即“以环境为学习的情境(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ing Context)。该模式要求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自然教育正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自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更容易被学生应用到实践当中。
  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在本篇论述的“自然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但也有相似之处。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依照儿童的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可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的自然教育在本质上也是符合卢梭所提出的理论的。
  近年来,各地的自然教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例如,笔者所了解的北京“盖亚自然学校”、陕西“陕西大自然课堂”、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广州“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厦门“小小鸥自然生态科普推广中心”、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湖南“湖湘自然科普中心”等。这些自然教育机构带领亲子团队到自然中去,通过自然观察、自然创作、自然体验等多种方式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连接,让孩子回归自然,接受自然的洗礼,培养孩子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自然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联系
  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思想。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和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要求学生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并培养学生爱护身边的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周边环境和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认识常见植物、动物,了解其生态习性、生活史等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余,可以带领学生长期进行自然观察,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积累,既能掌握周边生物的多样性,又能积累一些鲜活的素材,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另外,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安排了三章内容学习生物的多样性知识,而实际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校园绿化面积较少或栽植的植物种类单一,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较为粗浅,不能深刻感知其重要性。
  可见,如果教师缺乏自然教育的理念,初中生物教材中这些章节的安排很容易被忽略,教材编排的对学生的环境教育的目的也就无法落实。
  三、我校开展自然教育的实践活动
  笔者在读书期间曾参加了绿色营主办的“自然讲解员训练营”及后来的进阶营,期间,跟随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的徐仁修老师系统地学习了自然教育的实践方法。工作以后,笔者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学生社团——“大自然侦探社”,并建立了一块生物园地,积极实践自然教育的理念。
  大自然侦探社已成功开展了两年,社团面向全校招募了22位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的初中生,利用每周四下午70分钟的时间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笔者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了“秘密花园”定点观察、秋叶制作拼贴画、叶脉化石制作、叶脉书签的制作、绘制校园绿地图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专题课程带领孩子离开四面墙壁的教室,将课堂延伸至整个校园及其周边公园、荒地,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接触自然,引导学生在自然中观察、体验与创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师生探讨并合作来解决问题。大自然侦探社通过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生物园位于校园内迎光通风的缓坡地,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能创造出阴阳湿燥相异的较丰富的植物立体分布效果。园地范围较大(长45米,宽4~8米),能满足正常的活动要求。目前,生物园中种植了乔木类的水杉、女贞树、枇杷树等,灌木类迎春、连翘、紫荆、丁香、垂丝海棠等植物,以及学生亲自种植的实验材料薄荷、豌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和发现的重要手段。初中教材中涉及很多植物形態学方面的知识,例如学习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类型等,学生可以在生物园进行观察并分类。另外,初中生物课堂中讲到的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人工授粉等现象较抽象,学生可以观察生物园中种植的不同植物传粉方式或亲自实践来加深理解。
  八年级下册中涉及的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学生可以在生物园中亲自实践扦插或嫁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初中生物教学引入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
  印度圣人喇嘛尊者Swami Rama在他的名著《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中,一再强调:“童年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石,童年播下的种子,他日终将开花结果。”从这里不难体会童年教育的重要。儿童的成长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可是现在的儿童、青少年,离自然太远,原本是在大自然中与植物、动物互动玩耍的时间却被封闭在城市的高楼大厦。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引入自然教育理念,教师创造条件带学生到自然中去,让学生接触自然,通过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等活动体会生命的活动规律,从宏观层面把握生物学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学会将课本不同单元、章节中所涉及的碎片化的知识点与实际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融会贯通,有利于将这些知识提升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正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欠缺的。
  参考文献:
  [1]阮桃园.台湾荒野教育家徐仁修访谈,华文文学,2006年 第74期
  [2]蔡萍.美国 EIC 模式及其对我国生物教学的启示中学生物学,2006年第22卷第10期
  [3]任敏.卢梭自然教育思想解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第19卷 第2期
  [4]刘铁芳.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 第247期
  [5]陈妍凌.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环境报,2015年 第004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如果想要学好一门语言,词汇的学习掌握是首要任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根本的要素。从某种角度分析,初中生的英语词汇掌握情况可以直接影响英语整体学习成效。新课标要求下的英语词汇学习量远比过去的大纲要求有了大幅提升。初中英语的教与学起着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词汇教学的高效性成为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一、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策略  在初中英语学
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DCA)协议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公用控制信道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网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为更全面地评估DCA协
2012年是红桥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任期的起始年。区人大代表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4—2007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小气候较好的山前暖区进行了8个甜柿品种栽培试验。经4年观察,初步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热量充足区域高接栽培的优良甜柿品种太秋、新秋、阳丰。 I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 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切实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賞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如何让民营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其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我认为,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外
摘 要:随着国家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所所普通高中新建起来。学校文化建设是新建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成特色的重要基础,是新建普通高中实现内涵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特色学校建设正是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特色学校建设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笔者就重庆市彭水县少数民族地区新建高中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策略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于此同时,群众文化建设也收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了群众文化建设行列中,并且形成了多种带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群众文化立足于先进文化发展前沿的同时,更加贴近群众,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群中文化的特点的分析入手,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进行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理科的学生。本文就化学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做一点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注意創新意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意向和创新、需要和兴趣是相互作用、相互迁移的,意向需要是创新的原动力,若没有对心中理想与愿望的追求,没有学习的需要和意愿,创新便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因而调动学生
摘 要:数学发展的历史,是集合人类智慧、励志、奋斗精神的文化瑰宝,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适时地渗透数学史中蕴含着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养成正向、高尚的情感价值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理论结合案例的论述方式,侧重从爱国情感价值观、励志情感价值观兩个方面出发,探究了引数学史养成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