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唉!我们厂子比较大,咬一咬牙,这样的损失也就过去了,我们这里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直接就被一个这样的单子拖破产了。」 刚刚发生过两次出货後买家临时取消订单,遭受严重亏损的浙江制鞋企业的张先生,颇感郁闷与无奈。他说,现在许多海外买家都以「资金周转不畅」为由拖欠订金,大陆小型企业因行业竞争激烈,求订单心切,加上认为海外买家信誉较高的固有心理,企业很容易在没有收到订金的情况下就先行开工,自行支付原材料和人工费用,加大了受骗风险。
而在宁波从事箱包制造的王先生,同样也是心怀忐忑。由於欧洲买家临时取消了一批订单,他提高了警惕。「今年浙江好几家做箱包的,就是因为不少客户下单出货後没给钱破产了。」他表示,正在邀请欧洲买家前来宁波,进一步了解状况。後欧洲买家解释称,取消订单完全是终端客户的决定。由於客户已下订金,可填补购买原材料费用,加上工厂尚未生产,未造成更多损失,王先生选择继续与该欧洲买家合作。
事实上,张先生的中招与王先生的警觉都并非空穴来风。近日,全球风险谘询企业「Kroll」公布的2010至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98%的大陆被调查企业在2009年至少遭受过1次欺诈行为,大陆已经超越2009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地区。
案件飙升大陆遭欺诈最严重
据报道,本次报告源自Kroll公司委托「经济学人」信息部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参与调查者包括10个行业的全球801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29%的被调查企业设在北美地区,25%在欧洲,24%在亚太地区,11%分别设在中南美洲、中东及非洲。
「报告」显示,大陆有44%的欺诈行为是由卖方、供应商和客户实施的,然而对合作夥伴、客户和卖方进行过尽职调查的大陆企业数量比例为38%,远低於全球平均50%的水平。
Kroll 大陆区常务董事何越表示:「在亚洲历史文化氛围中,欺诈行为的牺牲者往往会被视为软弱无能,因此欺诈行为一向是公众刻意避而不谈的话题。而此次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大陆受访企业承认自己曾经历过经济欺诈,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一代大陆企业管理者正视挑战的勇气。」
她认为,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是向与腐败和欺诈行为作斗争的正确而漫长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高达98%的数据充分体现了经济欺诈行为在大陆市场的普遍性,同时也是由於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紧缩银根,对效益和支出的审查力度相应加强,从而令以往被忽视的欺诈案件浮出水面。
无独有偶。最近,中华征信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允宜近日在上海表示,「ECFA的签署带给台湾传统产业西进投资契机,但大陆每年出口产生的坏账即高达300亿美元,而平均合同履行率仅50%。」据统计,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大陆GDP的6%至10%。
自2010年6月两岸签订ECFA之後,台湾贸易增长率达8.24%,大大高於此前预测的4.1%。 而商务部对大陆外贸企业的调查表明,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
拉响警报 小心「员工频繁变动」
「报告」指出,在大陆企业所面临的欺诈行为比世界其他地方更为常见,也更加变化多端。此次调查共有10种欺诈行为列入范围内,包括管理层利益冲突、窃取知识产权、盗版或造假、窃取物资资产和库存、监管欺诈或合规欺诈、财政管理不善、市场勾结、腐败和受贿、卖方或供应商采购欺诈以及洗钱活动。10种欺诈行为,2009年有9种至少影响了10%的大陆受访企业,其中采购欺诈对大陆企业的影响最严重。
何越指出:「大陆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欺骗性的复杂骗局,这些骗局比起以前常见的孤立的回扣和贿赂事件,所造成的财务、法律和声誉损失会大很多。出於贪婪,如今的骗局牵涉了许多的部门、卖方和离岸机构,而且还可能会多年未被发现。」
据她介绍,在某案例中,大陆一大型消费品进口商上海办公室被海关执法人员清查,所有财务资料和电脑均被扣查,公司某高层管理人员亦遭拘留。之後调查结果显示,该高层管理人员多年来贿赂数名海关官员,令後者对篡改的进口货物发票视而不见,以便公司逃避进口关税。
事後,该公司面临巨额罚款,公司营业执照也险遭吊销。Kroll进行的後续调查更发现,该名公司高层同时控制数名当地分销商,通过公司分销网络销售走私货品,令公司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Kroll发现,大陆一些企业由於出现这种情况而损失了数百万美元,因为这些企业无法识别出一些危险信号。」她表示,较高的员工更替率,特别是高层人员变动频繁,可以看作是「红色警示」。「频繁的人事更迭之後,当事人将更容易引诱新人接受欺诈行为,一切都可解释为『这是惯例,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事的』」。
加强内控和秘密保护
在来势汹汹的欺诈狂潮下,企业都是如何应对的?根据「报告」的调查,在大陆经营业务的企业正在开始拓展打击欺诈行为的方法。有52%的企业计划投入资金开展财务控制,54%的企业打算投入资金开展员工培训,另有42%的企业计划进行更多的员工背景调查。「报告」指出,由於被调查大陆企业认为高达42%的欺诈行为是「监守自盗」,因此上述的资金投入很有意义。
Kroll的高级执行董事Kageyama则提醒,大陆企业应投入更多在保护商业秘密上。据他介绍,窃取知识产权和信息行为常发生在医疗、保健和生物科技行业,本地和全球公司均在提升产品层次,增加研发技术含量。在激烈争取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铤而走险。
此次报告即显示,在大陆,窃取知识产权已成为第二常见的欺诈行为,仅次於管理层利益冲突下的欺诈行为。Kageyama指出,他所接触到的案例中,有不少竞争者假扮潜在买家,或者买通对方的客户以获取商业秘密。因此他建议,除了加强内部监控外,还应投入更多资源在对合作夥伴、客户和卖方进行尽职调查。然而,此次调查显示,计划在2011年对尽职调查投入资金的大陆企业比例为32%,低於全球41%的平均水平。
何越认为,经济欺诈不仅仅影响到大陆企业,随着全球化趋势的继续,任何国家地区的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欺诈行为的侵袭。国际贸易主导地位、法律环境缺乏透明度、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等众多原因,使欺诈行为对大陆企业的影响令人注目。但她认为,这本身并不说明大陆不再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在大陆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应有信心面对现实,采取措施对抗欺诈行为。
而在宁波从事箱包制造的王先生,同样也是心怀忐忑。由於欧洲买家临时取消了一批订单,他提高了警惕。「今年浙江好几家做箱包的,就是因为不少客户下单出货後没给钱破产了。」他表示,正在邀请欧洲买家前来宁波,进一步了解状况。後欧洲买家解释称,取消订单完全是终端客户的决定。由於客户已下订金,可填补购买原材料费用,加上工厂尚未生产,未造成更多损失,王先生选择继续与该欧洲买家合作。
事实上,张先生的中招与王先生的警觉都并非空穴来风。近日,全球风险谘询企业「Kroll」公布的2010至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98%的大陆被调查企业在2009年至少遭受过1次欺诈行为,大陆已经超越2009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地区。
案件飙升大陆遭欺诈最严重
据报道,本次报告源自Kroll公司委托「经济学人」信息部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参与调查者包括10个行业的全球801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29%的被调查企业设在北美地区,25%在欧洲,24%在亚太地区,11%分别设在中南美洲、中东及非洲。
「报告」显示,大陆有44%的欺诈行为是由卖方、供应商和客户实施的,然而对合作夥伴、客户和卖方进行过尽职调查的大陆企业数量比例为38%,远低於全球平均50%的水平。
Kroll 大陆区常务董事何越表示:「在亚洲历史文化氛围中,欺诈行为的牺牲者往往会被视为软弱无能,因此欺诈行为一向是公众刻意避而不谈的话题。而此次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大陆受访企业承认自己曾经历过经济欺诈,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一代大陆企业管理者正视挑战的勇气。」
她认为,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是向与腐败和欺诈行为作斗争的正确而漫长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高达98%的数据充分体现了经济欺诈行为在大陆市场的普遍性,同时也是由於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紧缩银根,对效益和支出的审查力度相应加强,从而令以往被忽视的欺诈案件浮出水面。
无独有偶。最近,中华征信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允宜近日在上海表示,「ECFA的签署带给台湾传统产业西进投资契机,但大陆每年出口产生的坏账即高达300亿美元,而平均合同履行率仅50%。」据统计,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大陆GDP的6%至10%。
自2010年6月两岸签订ECFA之後,台湾贸易增长率达8.24%,大大高於此前预测的4.1%。 而商务部对大陆外贸企业的调查表明,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
拉响警报 小心「员工频繁变动」
「报告」指出,在大陆企业所面临的欺诈行为比世界其他地方更为常见,也更加变化多端。此次调查共有10种欺诈行为列入范围内,包括管理层利益冲突、窃取知识产权、盗版或造假、窃取物资资产和库存、监管欺诈或合规欺诈、财政管理不善、市场勾结、腐败和受贿、卖方或供应商采购欺诈以及洗钱活动。10种欺诈行为,2009年有9种至少影响了10%的大陆受访企业,其中采购欺诈对大陆企业的影响最严重。
何越指出:「大陆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欺骗性的复杂骗局,这些骗局比起以前常见的孤立的回扣和贿赂事件,所造成的财务、法律和声誉损失会大很多。出於贪婪,如今的骗局牵涉了许多的部门、卖方和离岸机构,而且还可能会多年未被发现。」
据她介绍,在某案例中,大陆一大型消费品进口商上海办公室被海关执法人员清查,所有财务资料和电脑均被扣查,公司某高层管理人员亦遭拘留。之後调查结果显示,该高层管理人员多年来贿赂数名海关官员,令後者对篡改的进口货物发票视而不见,以便公司逃避进口关税。
事後,该公司面临巨额罚款,公司营业执照也险遭吊销。Kroll进行的後续调查更发现,该名公司高层同时控制数名当地分销商,通过公司分销网络销售走私货品,令公司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Kroll发现,大陆一些企业由於出现这种情况而损失了数百万美元,因为这些企业无法识别出一些危险信号。」她表示,较高的员工更替率,特别是高层人员变动频繁,可以看作是「红色警示」。「频繁的人事更迭之後,当事人将更容易引诱新人接受欺诈行为,一切都可解释为『这是惯例,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事的』」。
加强内控和秘密保护
在来势汹汹的欺诈狂潮下,企业都是如何应对的?根据「报告」的调查,在大陆经营业务的企业正在开始拓展打击欺诈行为的方法。有52%的企业计划投入资金开展财务控制,54%的企业打算投入资金开展员工培训,另有42%的企业计划进行更多的员工背景调查。「报告」指出,由於被调查大陆企业认为高达42%的欺诈行为是「监守自盗」,因此上述的资金投入很有意义。
Kroll的高级执行董事Kageyama则提醒,大陆企业应投入更多在保护商业秘密上。据他介绍,窃取知识产权和信息行为常发生在医疗、保健和生物科技行业,本地和全球公司均在提升产品层次,增加研发技术含量。在激烈争取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铤而走险。
此次报告即显示,在大陆,窃取知识产权已成为第二常见的欺诈行为,仅次於管理层利益冲突下的欺诈行为。Kageyama指出,他所接触到的案例中,有不少竞争者假扮潜在买家,或者买通对方的客户以获取商业秘密。因此他建议,除了加强内部监控外,还应投入更多资源在对合作夥伴、客户和卖方进行尽职调查。然而,此次调查显示,计划在2011年对尽职调查投入资金的大陆企业比例为32%,低於全球41%的平均水平。
何越认为,经济欺诈不仅仅影响到大陆企业,随着全球化趋势的继续,任何国家地区的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欺诈行为的侵袭。国际贸易主导地位、法律环境缺乏透明度、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等众多原因,使欺诈行为对大陆企业的影响令人注目。但她认为,这本身并不说明大陆不再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在大陆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应有信心面对现实,采取措施对抗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