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轧钢工艺学》课程建设按照“重基础、宽领域、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加大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实现了培养熟悉现代冶金和金属材料学科现状,掌握现代金属材料轧制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系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轧钢专业)创建于1958年,该专业以轧制为特色重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现为本科一批录取招生专业,是河北省具有学士、硕士学位多层次培养能力、河北省钢铁产业的主体支撑专业,河北省品牌专业和河北联合大学示范专业。
多年来,该专业依托于为河北省区域经济服务为主的办学宗旨,教学团队的建设始终坚持紧密结合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需求,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轧钢工艺学》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四年制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于2011年顺利通过河北省省级精品课复评。该课程是与轧钢生产技术及现场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性较强,随着现场应用技术及工艺理论的发展,轧钢生产工艺过程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轧钢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因此,本课程组全体教师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教学实践与讨论,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进展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轧钢工艺学》课程建设按照“重基础、宽领域、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熟悉现代冶金和金属材料学科现状,掌握现代金属材料轧制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热爱钢铁行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课程建设内容
(1)在本学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程建设的全面实施。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长期以来自己形成的特色,河北联合大学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一直以轧钢为主要教学方向,因此,《轧钢工艺学》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重点骨干专业课程。
(2)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加大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积极引进人才,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通过引进、送出去培养的手段,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以及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实习过程中重点实习指导,实验课程做作业重点练习。
(4)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依托校园网硬件环境,实现网络教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与板书相结合方式,课堂上做重点突出讲授。
(5)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实现教学向研究型方向发展。
3.进展情况
(1)根据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近几年轧钢技术的发展,重新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根据新教学计划,多次修订了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大纲,新大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加强。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略去其它课程已讲过的内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2)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课程组教师积极进取,辛勤耕耘,通过内培、外进等措施,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攻读更高层次学位。
(3)轧钢工艺生产实习采用观看录像和多媒体课件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4)轧钢工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部采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计算机在线设计,采用Auto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用word和PDF格式提交并打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题目由过去的传统车间设计改为车间设计与科研论文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在专业意识、基础知识运用,专业前沿等方面受到激励和提高。
(5)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100%地开出实验,成型工艺部分的实验有:轧制方法对板型形状的影响、斜轧穿孔过程的附加变形、椭—方延伸孔型系统的调整以及连轧张力轧制实验等,同时在专业课授课期间,还开设了综合实验。该实验对学生系统掌握轧制规程的制定、调整、控制,力能参数的检测和组织性能的检测。
(6)本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报教改和科研项目,目前已获得教研项目7项,其中河北省资助项目1项,校级资助项目6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科研获奖3项;近五年来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国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19篇、SCI收录3篇,EI收录25篇,核心期刊37篇;出版专著4部,专利5项。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主要成效
(1)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显著
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建立和培养了一支团结、和谐、精干、高效的教学团队。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原则,通过人才引进、送出去培养的手段,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该课程组专任教师7名,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5人,占教师总数的72%,在读博士1人。7名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
(2)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优良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编写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课程学习指导等参考文献书目,以优质课程质量为目标,加强课程教学规范化管理。多年来始终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相结合,对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评价、教师队伍等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鼓励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积极性。
同时,课程组还积极开展了“工程师进课堂”、“案例教学分析”等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在学校大力倡导“工程师进课堂”的教学背景下,近年来,《轧钢工艺学》课程邀请了唐山钢铁公司冷轧制造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冷轧厂生产制造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现场讲授生产现场的热点问题,(上接第127页) 同学们对冷轧生产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课堂上即可向工程师进行提问有关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和交流有关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整个讨论过程反映热烈,气氛高涨,同学们对于轧钢工艺过程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轧钢工艺学》课程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继续考研深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组坚持每双周的周二进行教学法的研究,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的教学心得,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以老带新,手把手的传授教学经验,以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中。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课程组全体教师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讲课效果,教师们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生、校内外专家领导对该课程组教师教学反应强烈,学评教得分较高,学校专家组听课认定课程组教师教学效果较好。为确保基本教学目标及优秀学生的学习,课程“因材施教”,针对现代轧钢生产状况,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现状,给学生布置作业、思考题,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4)学生实践及科研动手能力突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始终坚持将自身科研经验、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轧钢生产中实际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关于轧钢工艺、轧制原理、孔型设计等专业技术问题,例如板带钢轧制过程中出现的板形缺陷问题、棒材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升问题、型钢轧制孔型设计保证连轧常数问题,等等;通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形式,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毕业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例如,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毕业设计如果做毕业论文,其研究生阶段无论是设计实验方案、还是做实验都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外校专家和研究生导师的好评。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手段和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适应学习的要求。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更新尚显滞后;各类操作演示、电子课件、辅导答疑系统、测试系统等在智能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环节,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z1204-04)。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系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轧钢专业)创建于1958年,该专业以轧制为特色重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现为本科一批录取招生专业,是河北省具有学士、硕士学位多层次培养能力、河北省钢铁产业的主体支撑专业,河北省品牌专业和河北联合大学示范专业。
多年来,该专业依托于为河北省区域经济服务为主的办学宗旨,教学团队的建设始终坚持紧密结合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需求,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轧钢工艺学》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四年制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于2011年顺利通过河北省省级精品课复评。该课程是与轧钢生产技术及现场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性较强,随着现场应用技术及工艺理论的发展,轧钢生产工艺过程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轧钢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因此,本课程组全体教师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教学实践与讨论,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进展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轧钢工艺学》课程建设按照“重基础、宽领域、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熟悉现代冶金和金属材料学科现状,掌握现代金属材料轧制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热爱钢铁行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课程建设内容
(1)在本学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程建设的全面实施。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长期以来自己形成的特色,河北联合大学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一直以轧钢为主要教学方向,因此,《轧钢工艺学》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重点骨干专业课程。
(2)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加大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积极引进人才,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通过引进、送出去培养的手段,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以及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实习过程中重点实习指导,实验课程做作业重点练习。
(4)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依托校园网硬件环境,实现网络教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与板书相结合方式,课堂上做重点突出讲授。
(5)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备,实现教学向研究型方向发展。
3.进展情况
(1)根据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近几年轧钢技术的发展,重新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根据新教学计划,多次修订了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大纲,新大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加强。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略去其它课程已讲过的内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2)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课程组教师积极进取,辛勤耕耘,通过内培、外进等措施,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攻读更高层次学位。
(3)轧钢工艺生产实习采用观看录像和多媒体课件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4)轧钢工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部采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计算机在线设计,采用Auto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用word和PDF格式提交并打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题目由过去的传统车间设计改为车间设计与科研论文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在专业意识、基础知识运用,专业前沿等方面受到激励和提高。
(5)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100%地开出实验,成型工艺部分的实验有:轧制方法对板型形状的影响、斜轧穿孔过程的附加变形、椭—方延伸孔型系统的调整以及连轧张力轧制实验等,同时在专业课授课期间,还开设了综合实验。该实验对学生系统掌握轧制规程的制定、调整、控制,力能参数的检测和组织性能的检测。
(6)本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报教改和科研项目,目前已获得教研项目7项,其中河北省资助项目1项,校级资助项目6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科研获奖3项;近五年来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国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19篇、SCI收录3篇,EI收录25篇,核心期刊37篇;出版专著4部,专利5项。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主要成效
(1)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显著
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建立和培养了一支团结、和谐、精干、高效的教学团队。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原则,通过人才引进、送出去培养的手段,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该课程组专任教师7名,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5人,占教师总数的72%,在读博士1人。7名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
(2)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优良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编写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课程学习指导等参考文献书目,以优质课程质量为目标,加强课程教学规范化管理。多年来始终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相结合,对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评价、教师队伍等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鼓励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积极性。
同时,课程组还积极开展了“工程师进课堂”、“案例教学分析”等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在学校大力倡导“工程师进课堂”的教学背景下,近年来,《轧钢工艺学》课程邀请了唐山钢铁公司冷轧制造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冷轧厂生产制造部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现场讲授生产现场的热点问题,(上接第127页) 同学们对冷轧生产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课堂上即可向工程师进行提问有关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和交流有关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整个讨论过程反映热烈,气氛高涨,同学们对于轧钢工艺过程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轧钢工艺学》课程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继续考研深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组坚持每双周的周二进行教学法的研究,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的教学心得,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以老带新,手把手的传授教学经验,以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中。 (3)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课程组全体教师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讲课效果,教师们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生、校内外专家领导对该课程组教师教学反应强烈,学评教得分较高,学校专家组听课认定课程组教师教学效果较好。为确保基本教学目标及优秀学生的学习,课程“因材施教”,针对现代轧钢生产状况,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现状,给学生布置作业、思考题,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4)学生实践及科研动手能力突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始终坚持将自身科研经验、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轧钢生产中实际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关于轧钢工艺、轧制原理、孔型设计等专业技术问题,例如板带钢轧制过程中出现的板形缺陷问题、棒材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升问题、型钢轧制孔型设计保证连轧常数问题,等等;通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形式,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毕业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例如,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毕业设计如果做毕业论文,其研究生阶段无论是设计实验方案、还是做实验都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外校专家和研究生导师的好评。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手段和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适应学习的要求。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更新尚显滞后;各类操作演示、电子课件、辅导答疑系统、测试系统等在智能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环节,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z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