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 艰苦奋斗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美德,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都需要永远提倡。历史已经证明,讲艰苦奋斗,社会就发展;讲腐化堕落,社会就滞退。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武装斗争年代要讲,和平建设时期也要讲。老一辈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常常要讲那时候吃什么,这时候吃什么;语文教材中一些传统教育的篇目,也是如此。在吃的方面做个比较,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还需要进一步讲清楚: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那时侯"小米加步枪"是艰苦奋斗,这时候"面包加导弹"同样也是艰苦奋斗;我们讲求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而不是强求表面形式上的一致。这里,我想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中心,结合两篇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谈谈关于"吃"字的课堂处理问题。 (二) 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是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传统教材。这篇小说,把"那时候"和"这时候"的关系处理得十分恰当,因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者很容易接受。小说写将军老林和战士小李在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上劳动。休息时"小李兴致勃勃地给老林(不知他是将军)讲红军吃皮带的故事。林将军虽亲身参加过长征,却仍然仔细聆听着。小说写道" ……"但他(指林将军)也很爱小李讲到这事时的激情的感染,没有给他纠正,只是说:"那样的环境嘛,不吃那个吃啥?"这倒也是实在话,在将军看来,当时这样做是自然的丝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这样写,于情于理都通。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思想把握得很有分寸,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也是深刻的。小说写道:将军虽没有吃过"皮带",却吃过"牛皮鞋底"。根据课文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将军长征时吃"牛皮鞋底"是艰苦奋斗,挖十三陵水库时,"从人缝里伸手抓了两个馒头和两条咸萝卜"也是艰苦奋斗,小李在工地上劳动,虽然没有吃"皮带"或"牛皮鞋底",但是在艰苦奋斗这一点上,与将军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小说这样写林将军的感受: 这种传统的革命精神滋养了新的一代,成了鼓励他们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并且在新的条件下爆发出新的火花。讲这篇教材,应当把握好一个基本点:吃"皮带"的时代和吃"咸萝卜"的时代都是艰苦奋斗。今天的职工和学生,早晨上班或上学时匆匆忙忙买两个面包,喝一杯豆奶,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而如此紧张地生活,也应当看作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条件下爆发出新的火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吃的比以前好一点,并不意味着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背道而驰。即使在长征途中,红军也曾为吃到牦牛,打打"牙祭"而兴高彩烈(见刘坚的《草地晚餐》)。艰苦奋斗的关键不是"吃什么",而是"干什么"和"怎么干"。只想吃不想干,即使吃的很差,也不能算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师上课,如果把握了上述基本点,并设计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讲起课来就会"顺风顺水",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自然而然"。因为只有这样讲才是合情合理的。青少年学生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一代,也并不是天生奢侈的一代。学生有抵触情结,往往是因为我们的道理没有讲好。只要教材讲的和教师讲的都合情合理,学生是乐意接受的。 (三) 是不是每一篇谈到艰苦奋斗的教材都像《普通劳动者》那样合情合理地处理好"那时候"与"这时候"的关系呢?我以为不尽如此。张洁的散文《挖荠菜》就有让青少年学生不易接受的一面。文章先写了作者在旧社会的一段苦难生活,大意是,由于饥饿,常常靠挖荠菜充饥。接下来作者写解放后的生活: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些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张洁同志之所以感到"遗憾",就是因为她没有认识清楚"那时侯"和"这时候’的区别。如果她到了林将军那样的思想水平(实际是作者王愿坚的水平),就不会感到"遗憾"了。我认为,对待教材要像对待一切文学遗产那样,要注意"批判地继承"(这个批判不是打倒的意思,而是分析鉴别的意思)。连任何一个局部都不敢怀疑的态度是不恰当的。教这篇课文,我看首先要做如下思考: 孩子们小时候因为爱田野才陪妈妈去挖荠菜,"长大一些之后"就不爱田野了吗?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事要做呢?孩子明明不愿意去而终于迁就着陪妈妈一起去挖荠菜,这应当算听话的孩子了。要求孩子每次都陪妈妈去挖荠菜是不是合乎情理? 再者,是不是爱挖荠菜,爱吃荠菜就一定是艰苦奋斗,不爱挖荠菜,不爱吃荠菜就一定不是艰苦奋斗? 我也常在春天里去挖点荠菜包饺子吃,味道很鲜美,我甚至更爱吃苦苦菜。吃,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到郊外走走,放松放松。我们的学生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既是挖荠菜,也是玩,能说这是没忘记苦,还是忘记了苦? 妈妈的心是好的,并不是妈妈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做了妈妈就要求孩子每一个细节都像自己一样,显然是不妥当的。有了上述思考,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就比较容易抓住实质,而不会像作者那样在"爱吃什么"的表面形式上兜圈子。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必须讲的。然而,一定要讲好"那时候"和"这时候’的联系与区别。重要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