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设计师孙敏与德国建筑师克里斯(Christian)在北京相识、相知、相爱。婚后,两人定居在北京,跟大多数生活在城里的人_样,他们老想在城市郊区找一处地方,一处哪怕是暂时离开城市享受乡村生活的地方。“北京附近有许多村庄,但都发展得比较商业了,那不是我喜欢的。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必定得有山有水。”
房主就在村子里住,以种植板栗为生,没想到空了几十年的房子,还有人专门寻过来要租,自然是很快就敲定了房租,收了订金。孙敏夫妇顺利拥有了这栋长约16米,宽约四五米的“破房子”10年的使用权。
“很多人都疑惑,我们为什么要找这样的房子住,毕竟改造难度实在是巨大。或许,这与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吧。”孙敏的奶奶在农村生活,她小时候常去奶奶家玩,开门就能直接跑到田里的经历,一直都留在记忆里。而克里斯的爷爷,有一栋特别大的房子,花园就有好几十亩。克里斯从小就帮爷爷干活:喂牛、养羊、清理杂草……“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国家长大,但状态却很相似。”
“有意思的是,德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都能找到小时候生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房子想要带给我们的感受吧。”孙敏感叹。
装房子咯
房子的内部改造,有60%的工作都是孙敏和克里斯自己动手完成,靠的就是两人周末的时间。“老乡自己造的房子,不像城里的商品房,尺寸都是标准的,量—下找个地方制作了就能合上。”比如窗子,就花了夫妇俩好几个月的时间,原因很简单,没法标准化施工。原有的窗户,纸没了,连窗框经过这么多年时间的“摧残”也没法承受玻璃的重量,只能全部拆掉重来。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所以对那种带点粉的绿色记忆特别深刻,小时候家里常用这个颜色刷门框、刷墙围、刷家具。现在不流行了,都往外扔,我们就去捡。”孙敏口里的“捡”,是和克里斯专门去收旧货的店里寻找。那些老家具没人要,被拆成板子准备当柴烧,两人抢着买下来。木板上不光有粉绿色,还有手绘的山水、长城,甚至还保留着“拆”的字样,他们把这些板子买回家,收拾干净,拼接成面板,做成了两张桌子。一张放在餐厅,另一张放在院子里。
租下这栋房子时,孙敏怀着大儿子正在临产期。两年后,房子改好了,大儿子也可以满院跑了。克里斯就在院子里给儿子做了一个沙坑,让他在沙堆里打滚、玩玩具,在院子爬树……慢慢地,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尝试更刺激的游戏。克里斯就琢磨着,在院子里架一架滑索。他上网看视频学习、揣摩了很久,然后告诉孫敏需要哪些材料。孙敏就在网上买回家,由克里斯在院里组装完成。给儿子带上护具,做好保护,两人一人一头,看儿子从这头滑到那头,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其实,我们也玩,因为这个滑索可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孙敏笑着说。 玩游戏咯
孙敏和克里斯都特别喜欢请朋友带着孩子来院子玩,孩子们在这里全都玩得不愿意回家。复活节的时候,两人组织了一场复活节游戏,邀请了20多位小朋友。
“我们在家做准备的时候,就让其他大人领着孩子们去村里转悠。”孙敏带着儿子,把各种各样染了颜色的蛋藏在草堆、花盆、挂在树上,打造复活节的气氛。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孩子们也从村里回来。“不夸张地说,铁门一打开,他们就像‘洪水猛兽’似的,冲了进来,四下寻找。”说这话时,孙敏乐得哈哈大笑。
夏天的时候,两人就在院里生火烧烤,请朋友过来玩水。“我们在草地上铺一张大的塑料布,洒上水,滑溜溜的,孩子们可以从这头滑到那头。”秋天,把收集的落叶,堆成“叶子山”,孩子们就在里面跳来跳去捉迷藏。
“院子原始,玩法也全都是自創。”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游乐天堂,孙敏还把自己的服装发布会也搬了进来。
她把邀请到的300多位嘉宾,全都“装”在了院子里。山里收集的红叶、黄叶随意铺在现场当做“红毯”。没有香槟、冷餐,而是选用当地的食物,烤全羊、山里摘的果子。“最接地气的是,现场—人发一朵葵花,边看表演,边拧瓜子下来吃。”10月的山里已然有了凉意,孙敏就在院子里升了几个火盆,把嘉宾们一个个烤得热乎乎的。许多人都问孙敏的服装品牌是什么风格的,她想了半天说:就我这样的。
山里的生活,跟城市完全是两个样。这里所有的事情,都由夫妇两人完成,没有阿姨,没有帮手。原来也在院子里种菜,种得也挺好,但后来就懒了,因为周末才来,疏于打理。“以前种玉米,结了5、6个,第二年就只有2、3个,后来也就懒得继续种了。现在,孩子大了,一些基本的家务都交给他们去完成。”扫地、浇花、收拾屋子……他们愿意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但教育是严格的,不管当天玩得有多兴奋,孩子们必须在19点上床睡觉。租期10年,听上去很漫长,但今年已经是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第7个年头。很多人想有这样的院子,又担心投入以后无法续租。孙敏看得很透,这10年,一家人在这里享受到的、精神上获得的快乐,远比投入多太多,两者之间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房主愿意涨房租继续租给我们,那我们也可以继续住下去。”
“盖这里的时候,我刚生完大儿子一个月,就来工地了。我们在旁边干活,他就在推车里睡觉。我记得特别清楚,二儿子出生后第9天,把他也带到这栋房子,在壁炉旁边拍了一张照片,欢迎他的到来。”这种感动,让孙敏一直记着。记着他们夫妇对房子的努力,也记着孩子跟着房子一起成长的快乐,而这样的感动,或许只有用心生活的他们才能真切感受。
房主就在村子里住,以种植板栗为生,没想到空了几十年的房子,还有人专门寻过来要租,自然是很快就敲定了房租,收了订金。孙敏夫妇顺利拥有了这栋长约16米,宽约四五米的“破房子”10年的使用权。
“很多人都疑惑,我们为什么要找这样的房子住,毕竟改造难度实在是巨大。或许,这与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吧。”孙敏的奶奶在农村生活,她小时候常去奶奶家玩,开门就能直接跑到田里的经历,一直都留在记忆里。而克里斯的爷爷,有一栋特别大的房子,花园就有好几十亩。克里斯从小就帮爷爷干活:喂牛、养羊、清理杂草……“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国家长大,但状态却很相似。”
“有意思的是,德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都能找到小时候生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房子想要带给我们的感受吧。”孙敏感叹。
装房子咯
房子的内部改造,有60%的工作都是孙敏和克里斯自己动手完成,靠的就是两人周末的时间。“老乡自己造的房子,不像城里的商品房,尺寸都是标准的,量—下找个地方制作了就能合上。”比如窗子,就花了夫妇俩好几个月的时间,原因很简单,没法标准化施工。原有的窗户,纸没了,连窗框经过这么多年时间的“摧残”也没法承受玻璃的重量,只能全部拆掉重来。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所以对那种带点粉的绿色记忆特别深刻,小时候家里常用这个颜色刷门框、刷墙围、刷家具。现在不流行了,都往外扔,我们就去捡。”孙敏口里的“捡”,是和克里斯专门去收旧货的店里寻找。那些老家具没人要,被拆成板子准备当柴烧,两人抢着买下来。木板上不光有粉绿色,还有手绘的山水、长城,甚至还保留着“拆”的字样,他们把这些板子买回家,收拾干净,拼接成面板,做成了两张桌子。一张放在餐厅,另一张放在院子里。
租下这栋房子时,孙敏怀着大儿子正在临产期。两年后,房子改好了,大儿子也可以满院跑了。克里斯就在院子里给儿子做了一个沙坑,让他在沙堆里打滚、玩玩具,在院子爬树……慢慢地,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尝试更刺激的游戏。克里斯就琢磨着,在院子里架一架滑索。他上网看视频学习、揣摩了很久,然后告诉孫敏需要哪些材料。孙敏就在网上买回家,由克里斯在院里组装完成。给儿子带上护具,做好保护,两人一人一头,看儿子从这头滑到那头,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其实,我们也玩,因为这个滑索可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孙敏笑着说。 玩游戏咯
孙敏和克里斯都特别喜欢请朋友带着孩子来院子玩,孩子们在这里全都玩得不愿意回家。复活节的时候,两人组织了一场复活节游戏,邀请了20多位小朋友。
“我们在家做准备的时候,就让其他大人领着孩子们去村里转悠。”孙敏带着儿子,把各种各样染了颜色的蛋藏在草堆、花盆、挂在树上,打造复活节的气氛。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孩子们也从村里回来。“不夸张地说,铁门一打开,他们就像‘洪水猛兽’似的,冲了进来,四下寻找。”说这话时,孙敏乐得哈哈大笑。
夏天的时候,两人就在院里生火烧烤,请朋友过来玩水。“我们在草地上铺一张大的塑料布,洒上水,滑溜溜的,孩子们可以从这头滑到那头。”秋天,把收集的落叶,堆成“叶子山”,孩子们就在里面跳来跳去捉迷藏。
“院子原始,玩法也全都是自創。”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游乐天堂,孙敏还把自己的服装发布会也搬了进来。
她把邀请到的300多位嘉宾,全都“装”在了院子里。山里收集的红叶、黄叶随意铺在现场当做“红毯”。没有香槟、冷餐,而是选用当地的食物,烤全羊、山里摘的果子。“最接地气的是,现场—人发一朵葵花,边看表演,边拧瓜子下来吃。”10月的山里已然有了凉意,孙敏就在院子里升了几个火盆,把嘉宾们一个个烤得热乎乎的。许多人都问孙敏的服装品牌是什么风格的,她想了半天说:就我这样的。
山里的生活,跟城市完全是两个样。这里所有的事情,都由夫妇两人完成,没有阿姨,没有帮手。原来也在院子里种菜,种得也挺好,但后来就懒了,因为周末才来,疏于打理。“以前种玉米,结了5、6个,第二年就只有2、3个,后来也就懒得继续种了。现在,孩子大了,一些基本的家务都交给他们去完成。”扫地、浇花、收拾屋子……他们愿意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但教育是严格的,不管当天玩得有多兴奋,孩子们必须在19点上床睡觉。租期10年,听上去很漫长,但今年已经是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第7个年头。很多人想有这样的院子,又担心投入以后无法续租。孙敏看得很透,这10年,一家人在这里享受到的、精神上获得的快乐,远比投入多太多,两者之间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房主愿意涨房租继续租给我们,那我们也可以继续住下去。”
“盖这里的时候,我刚生完大儿子一个月,就来工地了。我们在旁边干活,他就在推车里睡觉。我记得特别清楚,二儿子出生后第9天,把他也带到这栋房子,在壁炉旁边拍了一张照片,欢迎他的到来。”这种感动,让孙敏一直记着。记着他们夫妇对房子的努力,也记着孩子跟着房子一起成长的快乐,而这样的感动,或许只有用心生活的他们才能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