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思考在十九大机构改革背景下,气象部门参与改革,做好公益服务、加强财政保障等方面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改革;气象服务;财政保障
一、改革紧迫性与气象配套改革
党的十九大对党和国家、群团组织的机构设置改革出了一个整体方案,气象部门作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定位参加本次改革。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促进伟大复兴的中国至关重要。气象部门应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气象事业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积极作为,以勇于历史担当的责任感,顶层设计好、组织好本次气象事业单位改革。
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与气象部门的应对
自1993年采取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实力大大增强,外汇储备最高达4万亿美元。但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不对等,地方收入少,事情多,这次十八大提出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这个在本次气象部门的改革中,划分中央与地方气象事业发展事权与支出责任时应充分考虑。同时,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人大审议政府和部门年度预算时要公开到条、款、项、目4级科目,目前只公布到2级,这个如果实行,各级政府包括气象部门等的收支明细将更加规范和透明。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气象行业应有所作为
现在国家在经济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中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国有资本迅速增大,但也造成了垄断和低效资产增加等问题;我想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国有资产的转让,而是破除壟断,增强市场竞争和活力,减少“拍脑袋决策、拍大腿上马、拍屁股走人”等低效项目,从管人、管物转向管资本,提高资本效益和回报率。经过几十年发展,气象经济从无到有,我省提出要组建国有气象科技公司或集团,在组建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点,建议采取省级气象部门国有控股,职工和民营参股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使气象科技经济迅速发展。
四、国家竞争力与气象的核心竞争力探讨
十八大提出“中国梦”,要伟大复兴中国,历史上中国长时间居于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所以当各行各业在改革思考怎样走到前列时,比如中国高铁、移动支付等的世界第一, 我认为气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预报,天气预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公信力比较高的品牌,但在气象服务市场要放开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比如目前我们国家引进的数字预报模式是国外的上一代产品,如果外国公司进来,用最新一代的预报模式来同台竞技,这个压力就会有显现,需要加紧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的预报模式和产品。另一个是数据,我们有经过几十年建设收集起来的气象数据。只是我们目前对这个数据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上次跟国家局同志反映为何北京气象信息中心可以出让全国天气预报数据给墨迹天气时,并且《气象法》明确规定了天气预报的发布权限,他们说已经有许多省反映这个问题了。这个下一步我们省在制定气象数据的共享开放规则时,要有所考虑,要保护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五、我国气象管理体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气象体制对比分析
我国气象事业从军队编制整体划到国务院以来,主要采用的是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制,以上级气象部门管理为主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模式;这种体制充分体现了气象业务的自然科学属性、天气变化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气象事业采用国家气象局提供基本气象数据及基础天气预报,其他专业性天气预报及服务由商业气象公司提供服务模式(1);日本模式与美国类似,但日本气象厅包括地震监测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等功能(2);英国气象事业采用全商业运作,无行政拨款,但法律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购买国家气象公司的天气服务产品。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气象事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气象都属于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上次美国政府因为财政问题关门时,国防部有一半文职人员休假回家,但气象部门属于必须在岗的必要人员。按照中国气象局坚持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培育气象服务市场的思路,我们应制定基本长期气象公共服务目录、短期、临时气象目录和可政府购买、可商业化的气象服务产品目录,以现代化的气象事业发展支撑和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气象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发展。
六、树立气象事业发展信心,迎接挑战,坚持改革促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我想气象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建设起发展中国家最好的气象事业,人工影响天气等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以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湖南气象在全国气象事业中处于中游水平,区域自动气象站、省级预警中心、培训分院和长沙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等某些领域全国领先,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做好准备,坚持以改革促进湖南气象事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National Weather Service.https://www.weather.gov/.
[2]気象庁.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作者简介:黄冬强(1978-),男,中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工作。
关键词:改革;气象服务;财政保障
一、改革紧迫性与气象配套改革
党的十九大对党和国家、群团组织的机构设置改革出了一个整体方案,气象部门作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定位参加本次改革。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促进伟大复兴的中国至关重要。气象部门应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气象事业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积极作为,以勇于历史担当的责任感,顶层设计好、组织好本次气象事业单位改革。
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与气象部门的应对
自1993年采取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实力大大增强,外汇储备最高达4万亿美元。但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不对等,地方收入少,事情多,这次十八大提出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这个在本次气象部门的改革中,划分中央与地方气象事业发展事权与支出责任时应充分考虑。同时,按照《预算法》的要求,人大审议政府和部门年度预算时要公开到条、款、项、目4级科目,目前只公布到2级,这个如果实行,各级政府包括气象部门等的收支明细将更加规范和透明。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气象行业应有所作为
现在国家在经济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中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国有资本迅速增大,但也造成了垄断和低效资产增加等问题;我想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国有资产的转让,而是破除壟断,增强市场竞争和活力,减少“拍脑袋决策、拍大腿上马、拍屁股走人”等低效项目,从管人、管物转向管资本,提高资本效益和回报率。经过几十年发展,气象经济从无到有,我省提出要组建国有气象科技公司或集团,在组建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点,建议采取省级气象部门国有控股,职工和民营参股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使气象科技经济迅速发展。
四、国家竞争力与气象的核心竞争力探讨
十八大提出“中国梦”,要伟大复兴中国,历史上中国长时间居于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所以当各行各业在改革思考怎样走到前列时,比如中国高铁、移动支付等的世界第一, 我认为气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预报,天气预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公信力比较高的品牌,但在气象服务市场要放开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比如目前我们国家引进的数字预报模式是国外的上一代产品,如果外国公司进来,用最新一代的预报模式来同台竞技,这个压力就会有显现,需要加紧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的预报模式和产品。另一个是数据,我们有经过几十年建设收集起来的气象数据。只是我们目前对这个数据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上次跟国家局同志反映为何北京气象信息中心可以出让全国天气预报数据给墨迹天气时,并且《气象法》明确规定了天气预报的发布权限,他们说已经有许多省反映这个问题了。这个下一步我们省在制定气象数据的共享开放规则时,要有所考虑,要保护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五、我国气象管理体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气象体制对比分析
我国气象事业从军队编制整体划到国务院以来,主要采用的是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制,以上级气象部门管理为主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模式;这种体制充分体现了气象业务的自然科学属性、天气变化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气象事业采用国家气象局提供基本气象数据及基础天气预报,其他专业性天气预报及服务由商业气象公司提供服务模式(1);日本模式与美国类似,但日本气象厅包括地震监测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等功能(2);英国气象事业采用全商业运作,无行政拨款,但法律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购买国家气象公司的天气服务产品。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气象事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气象都属于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上次美国政府因为财政问题关门时,国防部有一半文职人员休假回家,但气象部门属于必须在岗的必要人员。按照中国气象局坚持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培育气象服务市场的思路,我们应制定基本长期气象公共服务目录、短期、临时气象目录和可政府购买、可商业化的气象服务产品目录,以现代化的气象事业发展支撑和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气象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发展。
六、树立气象事业发展信心,迎接挑战,坚持改革促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我想气象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建设起发展中国家最好的气象事业,人工影响天气等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以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湖南气象在全国气象事业中处于中游水平,区域自动气象站、省级预警中心、培训分院和长沙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等某些领域全国领先,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做好准备,坚持以改革促进湖南气象事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National Weather Service.https://www.weather.gov/.
[2]気象庁.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作者简介:黄冬强(1978-),男,中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