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充实课余生活的有效方式,新课标改革后的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前几年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已经能够保证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课外阅读中既能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素养,也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汲取名家名作的精神内核,推动语文学习的不断发展。当然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提供优良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高年级;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少兴趣
文字阅读需要学生安静地分析其中的内涵,学生通常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宁愿选择看一些视频或者图片也不愿意进行课外的文字阅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中的阅读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基本的兴趣,这样在阅读中丧失了基本的动力,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课外阅读的效果将十分有限。
2.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阅读的能力,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阅读的宽度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如果阅读材料的更新无法与学生的阅读水准相匹配,那么对具有浓厚阅读兴趣的学生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阅读材料类型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接触同种类型的读物,学生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最终丧失课外阅读这一宝贵的知识财富。
3.教师缺少合理的引导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甚至是完全忽略了课外阅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在课余时间教师通常鼓励学生温习功课和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为了能够在考核中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部分教师甚至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学生的空闲时间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受到课后作业的压力,不断缩短自身的课外阅读时间,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数量下降,阅读的空间被压缩得很小。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
1.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现代社会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随着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容易在课余时间进行上网玩游戏等活动,而且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不愿意在课外阅读中投入时间,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只是进行文章的阅读,而没有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与课外阅读的初衷相违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作者的中心思想,有时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表达较为隐晦,这就要求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综合考虑。在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之后再分析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明确作者为什么这么组织全文。课外阅读的篇幅通常比较长,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详略得当,在一开始接触课外书籍的时候,学生应当思考每一部分的重要程度,分清略读、精读与研读的差别,这样能够最合理地利用宝贵的阅读时间。
2.进行拓展式阅读
学校对学生的课堂阅读付出了较大的心血和精力,但是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安排却无人问津,这就造成了阅读材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读物的类型非常单一,即使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长时间接触单一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的热情也会逐渐被磨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涉及许多人物与社会背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课堂中简要介绍,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会去了解这一部分知识,此时就能很好地发挥拓展式阅读的功效。教师推荐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完成课堂知识的补充与拓展,这样既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在课外阅读中有了更强的目的性,能够提升阅读的效率。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对于课外读物的选取方面没有深刻的概念,在学生不知道怎么做出选择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长时间内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首先学生应当制定自身的课外阅读计划,计划的制定应当与自身的课余时间密切相关,探索适合自身阅读的时间段,例如清晨或者傍晚时间。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中,如果只是浏览文字内容,不动手做笔记,那么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阅读的内容,及时做笔记和文字整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记忆和思考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另外,还要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例如读书的数量和类型,根据已读的书确定下一步的阅读计划。
三、结语
总的来说,课外书的阅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養成的阅读习惯,这对语文综合素养与视野开阔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探索文章的精神内核,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拓展式阅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长期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双成.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黑河教育,2018(8):60-61.
[2]杨丽斌.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14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立项号:GS[2018]GHB3130)研究成果。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高年级;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少兴趣
文字阅读需要学生安静地分析其中的内涵,学生通常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宁愿选择看一些视频或者图片也不愿意进行课外的文字阅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中的阅读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基本的兴趣,这样在阅读中丧失了基本的动力,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课外阅读的效果将十分有限。
2.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阅读的能力,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阅读的宽度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如果阅读材料的更新无法与学生的阅读水准相匹配,那么对具有浓厚阅读兴趣的学生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阅读材料类型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接触同种类型的读物,学生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最终丧失课外阅读这一宝贵的知识财富。
3.教师缺少合理的引导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甚至是完全忽略了课外阅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在课余时间教师通常鼓励学生温习功课和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为了能够在考核中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部分教师甚至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学生的空闲时间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受到课后作业的压力,不断缩短自身的课外阅读时间,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数量下降,阅读的空间被压缩得很小。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
1.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现代社会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随着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容易在课余时间进行上网玩游戏等活动,而且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不愿意在课外阅读中投入时间,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只是进行文章的阅读,而没有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与课外阅读的初衷相违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作者的中心思想,有时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表达较为隐晦,这就要求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综合考虑。在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之后再分析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明确作者为什么这么组织全文。课外阅读的篇幅通常比较长,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详略得当,在一开始接触课外书籍的时候,学生应当思考每一部分的重要程度,分清略读、精读与研读的差别,这样能够最合理地利用宝贵的阅读时间。
2.进行拓展式阅读
学校对学生的课堂阅读付出了较大的心血和精力,但是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安排却无人问津,这就造成了阅读材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读物的类型非常单一,即使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长时间接触单一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的热情也会逐渐被磨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涉及许多人物与社会背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课堂中简要介绍,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会去了解这一部分知识,此时就能很好地发挥拓展式阅读的功效。教师推荐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完成课堂知识的补充与拓展,这样既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在课外阅读中有了更强的目的性,能够提升阅读的效率。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对于课外读物的选取方面没有深刻的概念,在学生不知道怎么做出选择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长时间内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首先学生应当制定自身的课外阅读计划,计划的制定应当与自身的课余时间密切相关,探索适合自身阅读的时间段,例如清晨或者傍晚时间。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中,如果只是浏览文字内容,不动手做笔记,那么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阅读的内容,及时做笔记和文字整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记忆和思考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另外,还要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例如读书的数量和类型,根据已读的书确定下一步的阅读计划。
三、结语
总的来说,课外书的阅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養成的阅读习惯,这对语文综合素养与视野开阔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探索文章的精神内核,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拓展式阅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长期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双成.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黑河教育,2018(8):60-61.
[2]杨丽斌.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方法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14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立项号:GS[2018]GHB3130)研究成果。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