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当代中国网络新闻评论中,“梗”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结合《中国青年报》评论版的具体案例,论析“梗”在其中的表征机制、本质属性和表达效果,发现“梗”常见的表征机制有原意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三种形式,它在本质上是互文性的,在文本中起到调适与联想的作用。
【关键词】 梗 新闻评论 互文性
作为新闻业务“采、写、编、评”的四大要素之一,新闻评论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一般来说,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围绕当前发生的冲突性或热点争议性议题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一种论辩性文体。评论所肩负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本所持有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来影响受众,因此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修辞劝说目的。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同一”的关系是有效说服受众的基础,这有赖于恰当的修辞策略。
在阅读新闻评论时,经常会发现使用时下流行的热词或流行语,抑或说是“梗”,这些词语在文本间埋下包袱,蕴含着丰富的引申义,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作为新词汇的“梗”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是一种鲜活的语言现象。新闻评论尤其是网络时事评论,是讲究时新性的新闻文体,对评论文本中的“梗”进行审视,研究此类语言项目的表达特征,以加深对相关语言现象乃至评论文本的理解有其现实必要。
一、新闻评论与“梗”
生活中“梗”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它能够引起网友的热烈反响,当然其前提是阅听者已经领悟了这种概念。之所以用“梗”字,在于其蕴含更深层次的语义:堵塞。不懂“梗”的人,因为理解不了那暗号般的含意,思维如同被堵塞住了,往往不容易觉察个中妙趣。日常语境中,“梗”指情节、插曲、某个时间段、生活中发生的小片段,表示尚未被广大网民接受的网络用语背后蕴含的意义。①网络语言日新月异,网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语义不明的词句,这给他们的阅读带来诸多障碍,这就是“梗”在其中作祟。
“梗”的涵盖范围非常广,触及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金句”、流传甚广的歌词、经典影视剧台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键词等,皆是其不竭的源泉。由于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加之存在概念隐喻的功能,一个“梗”一旦被创造并传播开来,便会被融进各种文本内部,起到调整表达方式的作用。一些“梗”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多次客串文章之后便成了“固定嘉宾”,即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
尽管有学者在过往研究中使用了“梗”这个说法,但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学术概念。用学术语言来说,“梗”实际上就是理查德·道金斯所指称的模因(meme),即一种类似遗传基因的文化衍生因子,可以进行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等过程。造梗、玩梗都是模因复制变异的外在形式之一。在跨时空、跨文化的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化模因成为文化传播和媒介融合的主要手段。从模因论角度来考察,“梗”在网络新闻评论中的应用,正是语言模因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不过,本文并不强调“梗”的强复制性和奇观性,我们倾向于将“梗”理解为一种由民间力量接续创造的修辞化表达,尤其关注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评论文体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研究直接聚焦于“新闻评论”与“梗”二者的互动关系,本文将借鉴前人学者在语言学和修辞学上的研究基础,结合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国青年报》评论版的新闻评论作品,集中探讨“梗”在评论语篇的表达特征与作用机制。
二、表征机制:语义的扩散与泛化
“梗”的运用为评论的创作注入了一种活力与新鲜感,对于“梗”的论析,既要关注其与评论内容之间的关联,又要思索它存在的形式特征,进而对评论中的“梗”形成更深入的洞察与理解,毕竟存在同一文本空间的“梗”也具有不同的表征机制。结合形式与意义,在当代网络新聞评论中,“梗”的表征机制大致有“原意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三种形式。
(一)原意使用
网络上一个“梗”的生成,往往是依托特定语境或特指某一事项的语言元素,因而在语义上具有专指性。原意使用就是将不加更改的“梗”用于原属的语言项目中,保持其特指的语义特征。尽管其在语义上没有延伸或扩展,但鉴于“梗”作为网络迷因所具有的强复制性,它是一种界内扩散。
当事人承认是不冷静之余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并为此道歉。瞠目结舌的“吃瓜群众”,这下真的惊掉下巴了。
——《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19日
网络论坛中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开始,有人将这种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用来表示一种虽事不关己也要围观发表意见的状态。之后这一表述也被国家语委列入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篇评论使用了“吃瓜群众”作为“不明真相的围观势力”的本意,泛指那些关注了这起事件的网民,并没有对这“梗”的意义进行扩大或延伸,这是常见的使用方式。
(二)语义泛化
虽原意使用指涉对象的无限增加,但由于对象不能跨出类的限制,因而对于“梗”的类似使用还是具有局限性。为突破这一界限,原梗的语义就必须进行泛化——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旧词新义(如隐喻、转喻等)与类指化。泛化的节点则是新义项的形成。只要进到这个节点,“梗”就会在新获得的语义界限内重复以类指为特征的直接使用,同时可能又在孕育着下一个节点。②其中,隐喻又是新的节点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它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实现不同概念域间的认知投射。
再往前,曾经的“超女”亦曾幻想利用粉丝舆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带节奏”……这些现象及案例,皆说明公信力这个曾经是传统媒体专属的社会资源,正在自媒体领域遭受着千疮百孔的打击。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14日
“带节奏”一词同样出自于游戏的术语,最开始常被用于游戏解说。意思是经验丰富的玩家,或者有优势的英雄角色,能够起到一定的领导带头作用,组织自己的队友做一些有意义的进攻或防守,打出属于本队的气势和节奏感来。但这一网络词汇在经过各个圈层的流转之后,已经产生了新的含义,即针对某个事件话题的时候,会有人故意发表一些比较具有煽动性和争议性的言论,来挑起一些吃瓜群众的跟风或争端,隐喻具有心机的煽动行为。 在这一语义泛化过程中,“节奏”是源域,“煽动”是目标域,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过程,也就是具体域向抽象域的投射过程。不同认知域之间之所以能相互投射,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带节奏”与“煽动情绪”均具有极化与异化的语义特征,所以人们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通过前者激活后者的语义联想。
(三)格式框填
虽然语义泛化可以与尽可能多的被扩散对象建立联系,但也有难以突破的瓶颈,例如大量的对象会因为不具有这种最少量的特征而无法被泛化波及。如果扩散到什么对象上,该对象就能填充进该语言框架中,显然要比整体性的语义泛化更适应于大规模的扩散,这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语义扩散形式———格式框填。
如2019年的流行“梗”“××千万条,××第一条”就属于此种类型。此类“梗”的运用包含框架提取和变项填充两个过程。与仅靠词义所指范围扩大来适应新的使用情境不同,框填式的流行载体是框架,要在新情境使用它就需要填充进适应这一情境的新词语。它的使用过程就是变项填充的过程,每一次填充就意味着一次语义的扩散,类似于修辞学中的仿拟辞格。
丢了身份证和户口本,然后莫名其妙“被结婚”,还被人起诉骗婚,如此奇葩的情节,发生在任何单身女子身上,都会感到既难堪又愤怒。
——《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20日
“被××”,是在特殊社会状态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词的框架。在名词、不及物动词前加上“被”字,这种语法看似荒谬,却恰恰以此强调了当事人对于某些事件的无奈和不满。“被××”的出现其实并不违背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它是为了人们的语用目的创造出来的,正是其中受动者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处境,才会用“被××”来诉求自己的遭遇,表达对个体权利的无奈。
在这一框架下的“被结婚”,强调受害人的不知情与被动,更隐含了莫名被登记结婚的屈辱与愤恨。可以看到,在框填进其他意指对象之后,“梗”的本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其所指对象发生了微妙变化。
三、接通文本:意义传播中的互文
在实际阅读体验中,我们会发现用“梗”类似于古代诗词里“用典”的写作手法。“用典”实际上就是在古诗文中引入古事旧辞,属于文本间的相互借鉴与引用,是互文性的体现之一。
类似地,“梗”也是接通另一个人们已知的事件或另一个文本中的典型对话,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互文性的。扎根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网络新闻评论,因其文本具有的开放性、边缘性和多重性,使得互文性有着最充分和完美的体现。③构词新奇、文本可写、投影社会等特征构成的评论文本空间,形成了最基本的互文现象。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普遍的文本间关系的认识视角。法国文艺理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一书中提出:在一个文本中,总有一些话语片段取自别的文本并与之相互呼应,任何文本都是其他相关文本的马赛克式的引用,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消化和运用。互文性指的就是其他以前的、当前的、相同类的或同主题的文本对当前文本的影响。
(1)批捕入狱了、取消落户了、声名扫地了……在公共方向盘上撒泼的后果,足以叫人悔悟“冲动是魔鬼”。
——《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9日
(2)如果说言情剧甜得发齁也是种罪的话,那么,低俗得天花乱坠的各类网文怕是早就病入膏肓。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22日
(3)反转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随后,疑似涉事男子郭某楠@YMAN-艺楠连发多条微博……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14日
以上三个例子代表了评论与三个不同文本空间的“梗”产生互文的结果。第一例中“冲动是魔鬼”最知名的出处便是郭冬临和牛莉在2004年春晚上合作的小品,在此处则是强调抢夺公交车方向盘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二例的语句架构是来自一句不可考的网络流行语“如果帅也是一种罪,那我已罪无可赦”,这句话将与有关网文的批评框填进原有的框架内,表达了对于网络文学内容低俗化倾向的担忧;“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是周杰伦的歌曲《龙卷风》的歌词,原歌词是表达对于不期而至的爱情的惊喜之情,而作者用“反转”代替“爱情”,不免对“炒作奸杀事件”有些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如前文所说,“梗”的来源五花八门,当它进入新闻评论的情境空间,便实现了各类网络文本与评论文本的互文。
另外,我们可以从这些具体实例中看到,几乎每个“梗”在文本中出现时都是用双引号标示出来的。因为“梗”都是从其他长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核心词,评论员要使用表达相应意思的“梗”,必定要借用并将其嵌入文本之中,从而达到贴合语境空间的效果,这更加印证了其互文的本质属性。
四、表达效果:调适与联想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用典”诠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换句话说,作者在古典诗词中使用典故是为了使立论有根据,增强论证效果。与此不同,无论是基于阅读体验还是文献回顾,评论文本中的“梗”并没有相同的功效。一般来说,“梗”只是一个单独的词语或短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实在不足以支撑评论所需要的论证。
尽管新闻评论是一种说服性的文本,并且已经成为不同观点的人们在公共问题上相互说服的工具。由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说服活动已经超出了新闻评论作为文章的静态框架,因而当代网络新闻评论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说服手段和表达效果。与形式逻辑严肃的理性面容和比较呆板的形式要求、复杂的规则相比,具有论证效果的修辞手段,确实有更为生动、形象、感性的特点。④
一般来说,电视综艺节目中较常使用“梗”这个概念:先由主持人拋出“梗”,再由嘉宾接“梗”,从而达到完成访谈任务或者烘托搞笑情境的目的。综艺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是年轻人常常通过综艺节目释放焦虑情绪,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新闻评论中的“梗”的作用机制也与此类似。 “梗”这类语言项目的形式构成,是它的新颖性迎合了人们当下的审美意趣,显示出一种引人注目、耐人咀嚼的形式意味,往往会满足人们求新求异、彰显个性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人们常在一种娱乐、游戏的心态中使用它们,以释放紧张情绪、排遣生活中的落寞无聊等情绪。在正常的书面语论述中,突然插入不甚规范的网络梗,让文章的书写有了起伏,起到调适文章节奏和调和论辩语气的作用。
此外,借用已有的、甚至本来就是修辞的话语含义,“梗”通过语义嫁接或概念隐喻,还可以创造出新奇的想象或联想。作为“梗”的本质属性,互文性是建立在文本结构及其意蕴的不确定性这一前提之上的。只有不确定性才使文本有被阐释、被解读的可能性,用传播学的术语来描述,就是有多种“解码”的可能性。⑤正因为将文本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因此互文性的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由于参照文本的无限性,这种联想的相互作用是无止境的。
用“梗”的一个实际考虑是表达的效率性,毕竟每一个“梗”背后都有可追溯的深层渊源和多重指向,并且在相异的语境中还可能焕发出新的意义。那么对于讲求效率性的新闻评论来说,将“梗”融入评论写作之中,不仅实现了一个词语表达多重含义的功用,还在共同经验范围内给读者留下了合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评论员在这个“梗”背后所要表达的深意。
五、结语
本文是将“梗”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认知,对评论文本来说,文章的论点通常表现为一个针对具象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抽象判断。人类每当接触未知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时,往往参照已知的、具体的经验来认知,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于是形象、生动的“梗”便被源源不断地引入评论文本中。契合目标语境的“梗”直接“原意使用”;若是脱离语境之后语义不具适配性,在理解时则需要对原本语义在新语境下的解构和重塑,以达到“语义泛化”;当语义泛化也无法做到扩散到新对象时,则需要“格式框填”式的“梗”促成语义的跨界扩散。基于文本间的互文关系,“梗”起到了调适文章语境和拓展想象空间的表达效果,它们虽然不提供论辩理由,但却能够诉诸感性并顺应读者的心理路径。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者也表达了对于“梗”这类网络语言登堂入室进入新闻语篇的隐忧,但语言系统具有自洁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热点话题的降温,一些没有生命力的语言现象自然会被语言系统过滤或淘汰。对待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吸收和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引导抑制消极的一面是应有的正确态度,对于“梗”来说亦是同理。
注释:
①付义琴.说“梗”[J].汉字文化,2017(20):64-65.
②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02):33-49.
③焦树民,卢普玲.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J].当代传播,2009(03):102-104.
④马少华.逻辑与修辞:谁在说服——关于修辞是否有论证功能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0(03):70-72.
⑤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中国广告,2006(08):72-79.
作者簡介:刘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关键词】 梗 新闻评论 互文性
作为新闻业务“采、写、编、评”的四大要素之一,新闻评论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一般来说,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围绕当前发生的冲突性或热点争议性议题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一种论辩性文体。评论所肩负的社会功能是通过文本所持有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来影响受众,因此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修辞劝说目的。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同一”的关系是有效说服受众的基础,这有赖于恰当的修辞策略。
在阅读新闻评论时,经常会发现使用时下流行的热词或流行语,抑或说是“梗”,这些词语在文本间埋下包袱,蕴含着丰富的引申义,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作为新词汇的“梗”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是一种鲜活的语言现象。新闻评论尤其是网络时事评论,是讲究时新性的新闻文体,对评论文本中的“梗”进行审视,研究此类语言项目的表达特征,以加深对相关语言现象乃至评论文本的理解有其现实必要。
一、新闻评论与“梗”
生活中“梗”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它能够引起网友的热烈反响,当然其前提是阅听者已经领悟了这种概念。之所以用“梗”字,在于其蕴含更深层次的语义:堵塞。不懂“梗”的人,因为理解不了那暗号般的含意,思维如同被堵塞住了,往往不容易觉察个中妙趣。日常语境中,“梗”指情节、插曲、某个时间段、生活中发生的小片段,表示尚未被广大网民接受的网络用语背后蕴含的意义。①网络语言日新月异,网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语义不明的词句,这给他们的阅读带来诸多障碍,这就是“梗”在其中作祟。
“梗”的涵盖范围非常广,触及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金句”、流传甚广的歌词、经典影视剧台词、社会热点事件的关键词等,皆是其不竭的源泉。由于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加之存在概念隐喻的功能,一个“梗”一旦被创造并传播开来,便会被融进各种文本内部,起到调整表达方式的作用。一些“梗”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多次客串文章之后便成了“固定嘉宾”,即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
尽管有学者在过往研究中使用了“梗”这个说法,但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学术概念。用学术语言来说,“梗”实际上就是理查德·道金斯所指称的模因(meme),即一种类似遗传基因的文化衍生因子,可以进行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等过程。造梗、玩梗都是模因复制变异的外在形式之一。在跨时空、跨文化的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化模因成为文化传播和媒介融合的主要手段。从模因论角度来考察,“梗”在网络新闻评论中的应用,正是语言模因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不过,本文并不强调“梗”的强复制性和奇观性,我们倾向于将“梗”理解为一种由民间力量接续创造的修辞化表达,尤其关注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评论文体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研究直接聚焦于“新闻评论”与“梗”二者的互动关系,本文将借鉴前人学者在语言学和修辞学上的研究基础,结合面向青年群体的《中国青年报》评论版的新闻评论作品,集中探讨“梗”在评论语篇的表达特征与作用机制。
二、表征机制:语义的扩散与泛化
“梗”的运用为评论的创作注入了一种活力与新鲜感,对于“梗”的论析,既要关注其与评论内容之间的关联,又要思索它存在的形式特征,进而对评论中的“梗”形成更深入的洞察与理解,毕竟存在同一文本空间的“梗”也具有不同的表征机制。结合形式与意义,在当代网络新聞评论中,“梗”的表征机制大致有“原意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三种形式。
(一)原意使用
网络上一个“梗”的生成,往往是依托特定语境或特指某一事项的语言元素,因而在语义上具有专指性。原意使用就是将不加更改的“梗”用于原属的语言项目中,保持其特指的语义特征。尽管其在语义上没有延伸或扩展,但鉴于“梗”作为网络迷因所具有的强复制性,它是一种界内扩散。
当事人承认是不冷静之余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并为此道歉。瞠目结舌的“吃瓜群众”,这下真的惊掉下巴了。
——《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19日
网络论坛中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开始,有人将这种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用来表示一种虽事不关己也要围观发表意见的状态。之后这一表述也被国家语委列入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篇评论使用了“吃瓜群众”作为“不明真相的围观势力”的本意,泛指那些关注了这起事件的网民,并没有对这“梗”的意义进行扩大或延伸,这是常见的使用方式。
(二)语义泛化
虽原意使用指涉对象的无限增加,但由于对象不能跨出类的限制,因而对于“梗”的类似使用还是具有局限性。为突破这一界限,原梗的语义就必须进行泛化——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旧词新义(如隐喻、转喻等)与类指化。泛化的节点则是新义项的形成。只要进到这个节点,“梗”就会在新获得的语义界限内重复以类指为特征的直接使用,同时可能又在孕育着下一个节点。②其中,隐喻又是新的节点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它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实现不同概念域间的认知投射。
再往前,曾经的“超女”亦曾幻想利用粉丝舆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带节奏”……这些现象及案例,皆说明公信力这个曾经是传统媒体专属的社会资源,正在自媒体领域遭受着千疮百孔的打击。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14日
“带节奏”一词同样出自于游戏的术语,最开始常被用于游戏解说。意思是经验丰富的玩家,或者有优势的英雄角色,能够起到一定的领导带头作用,组织自己的队友做一些有意义的进攻或防守,打出属于本队的气势和节奏感来。但这一网络词汇在经过各个圈层的流转之后,已经产生了新的含义,即针对某个事件话题的时候,会有人故意发表一些比较具有煽动性和争议性的言论,来挑起一些吃瓜群众的跟风或争端,隐喻具有心机的煽动行为。 在这一语义泛化过程中,“节奏”是源域,“煽动”是目标域,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过程,也就是具体域向抽象域的投射过程。不同认知域之间之所以能相互投射,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带节奏”与“煽动情绪”均具有极化与异化的语义特征,所以人们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通过前者激活后者的语义联想。
(三)格式框填
虽然语义泛化可以与尽可能多的被扩散对象建立联系,但也有难以突破的瓶颈,例如大量的对象会因为不具有这种最少量的特征而无法被泛化波及。如果扩散到什么对象上,该对象就能填充进该语言框架中,显然要比整体性的语义泛化更适应于大规模的扩散,这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语义扩散形式———格式框填。
如2019年的流行“梗”“××千万条,××第一条”就属于此种类型。此类“梗”的运用包含框架提取和变项填充两个过程。与仅靠词义所指范围扩大来适应新的使用情境不同,框填式的流行载体是框架,要在新情境使用它就需要填充进适应这一情境的新词语。它的使用过程就是变项填充的过程,每一次填充就意味着一次语义的扩散,类似于修辞学中的仿拟辞格。
丢了身份证和户口本,然后莫名其妙“被结婚”,还被人起诉骗婚,如此奇葩的情节,发生在任何单身女子身上,都会感到既难堪又愤怒。
——《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20日
“被××”,是在特殊社会状态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词的框架。在名词、不及物动词前加上“被”字,这种语法看似荒谬,却恰恰以此强调了当事人对于某些事件的无奈和不满。“被××”的出现其实并不违背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它是为了人们的语用目的创造出来的,正是其中受动者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处境,才会用“被××”来诉求自己的遭遇,表达对个体权利的无奈。
在这一框架下的“被结婚”,强调受害人的不知情与被动,更隐含了莫名被登记结婚的屈辱与愤恨。可以看到,在框填进其他意指对象之后,“梗”的本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其所指对象发生了微妙变化。
三、接通文本:意义传播中的互文
在实际阅读体验中,我们会发现用“梗”类似于古代诗词里“用典”的写作手法。“用典”实际上就是在古诗文中引入古事旧辞,属于文本间的相互借鉴与引用,是互文性的体现之一。
类似地,“梗”也是接通另一个人们已知的事件或另一个文本中的典型对话,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互文性的。扎根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网络新闻评论,因其文本具有的开放性、边缘性和多重性,使得互文性有着最充分和完美的体现。③构词新奇、文本可写、投影社会等特征构成的评论文本空间,形成了最基本的互文现象。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普遍的文本间关系的认识视角。法国文艺理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一书中提出:在一个文本中,总有一些话语片段取自别的文本并与之相互呼应,任何文本都是其他相关文本的马赛克式的引用,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消化和运用。互文性指的就是其他以前的、当前的、相同类的或同主题的文本对当前文本的影响。
(1)批捕入狱了、取消落户了、声名扫地了……在公共方向盘上撒泼的后果,足以叫人悔悟“冲动是魔鬼”。
——《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9日
(2)如果说言情剧甜得发齁也是种罪的话,那么,低俗得天花乱坠的各类网文怕是早就病入膏肓。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22日
(3)反转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随后,疑似涉事男子郭某楠@YMAN-艺楠连发多条微博……
——《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14日
以上三个例子代表了评论与三个不同文本空间的“梗”产生互文的结果。第一例中“冲动是魔鬼”最知名的出处便是郭冬临和牛莉在2004年春晚上合作的小品,在此处则是强调抢夺公交车方向盘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二例的语句架构是来自一句不可考的网络流行语“如果帅也是一种罪,那我已罪无可赦”,这句话将与有关网文的批评框填进原有的框架内,表达了对于网络文学内容低俗化倾向的担忧;“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是周杰伦的歌曲《龙卷风》的歌词,原歌词是表达对于不期而至的爱情的惊喜之情,而作者用“反转”代替“爱情”,不免对“炒作奸杀事件”有些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如前文所说,“梗”的来源五花八门,当它进入新闻评论的情境空间,便实现了各类网络文本与评论文本的互文。
另外,我们可以从这些具体实例中看到,几乎每个“梗”在文本中出现时都是用双引号标示出来的。因为“梗”都是从其他长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核心词,评论员要使用表达相应意思的“梗”,必定要借用并将其嵌入文本之中,从而达到贴合语境空间的效果,这更加印证了其互文的本质属性。
四、表达效果:调适与联想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用典”诠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换句话说,作者在古典诗词中使用典故是为了使立论有根据,增强论证效果。与此不同,无论是基于阅读体验还是文献回顾,评论文本中的“梗”并没有相同的功效。一般来说,“梗”只是一个单独的词语或短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实在不足以支撑评论所需要的论证。
尽管新闻评论是一种说服性的文本,并且已经成为不同观点的人们在公共问题上相互说服的工具。由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说服活动已经超出了新闻评论作为文章的静态框架,因而当代网络新闻评论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说服手段和表达效果。与形式逻辑严肃的理性面容和比较呆板的形式要求、复杂的规则相比,具有论证效果的修辞手段,确实有更为生动、形象、感性的特点。④
一般来说,电视综艺节目中较常使用“梗”这个概念:先由主持人拋出“梗”,再由嘉宾接“梗”,从而达到完成访谈任务或者烘托搞笑情境的目的。综艺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是年轻人常常通过综艺节目释放焦虑情绪,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新闻评论中的“梗”的作用机制也与此类似。 “梗”这类语言项目的形式构成,是它的新颖性迎合了人们当下的审美意趣,显示出一种引人注目、耐人咀嚼的形式意味,往往会满足人们求新求异、彰显个性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人们常在一种娱乐、游戏的心态中使用它们,以释放紧张情绪、排遣生活中的落寞无聊等情绪。在正常的书面语论述中,突然插入不甚规范的网络梗,让文章的书写有了起伏,起到调适文章节奏和调和论辩语气的作用。
此外,借用已有的、甚至本来就是修辞的话语含义,“梗”通过语义嫁接或概念隐喻,还可以创造出新奇的想象或联想。作为“梗”的本质属性,互文性是建立在文本结构及其意蕴的不确定性这一前提之上的。只有不确定性才使文本有被阐释、被解读的可能性,用传播学的术语来描述,就是有多种“解码”的可能性。⑤正因为将文本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因此互文性的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由于参照文本的无限性,这种联想的相互作用是无止境的。
用“梗”的一个实际考虑是表达的效率性,毕竟每一个“梗”背后都有可追溯的深层渊源和多重指向,并且在相异的语境中还可能焕发出新的意义。那么对于讲求效率性的新闻评论来说,将“梗”融入评论写作之中,不仅实现了一个词语表达多重含义的功用,还在共同经验范围内给读者留下了合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评论员在这个“梗”背后所要表达的深意。
五、结语
本文是将“梗”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认知,对评论文本来说,文章的论点通常表现为一个针对具象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抽象判断。人类每当接触未知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时,往往参照已知的、具体的经验来认知,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于是形象、生动的“梗”便被源源不断地引入评论文本中。契合目标语境的“梗”直接“原意使用”;若是脱离语境之后语义不具适配性,在理解时则需要对原本语义在新语境下的解构和重塑,以达到“语义泛化”;当语义泛化也无法做到扩散到新对象时,则需要“格式框填”式的“梗”促成语义的跨界扩散。基于文本间的互文关系,“梗”起到了调适文章语境和拓展想象空间的表达效果,它们虽然不提供论辩理由,但却能够诉诸感性并顺应读者的心理路径。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者也表达了对于“梗”这类网络语言登堂入室进入新闻语篇的隐忧,但语言系统具有自洁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热点话题的降温,一些没有生命力的语言现象自然会被语言系统过滤或淘汰。对待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吸收和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引导抑制消极的一面是应有的正确态度,对于“梗”来说亦是同理。
注释:
①付义琴.说“梗”[J].汉字文化,2017(20):64-65.
②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02):33-49.
③焦树民,卢普玲.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J].当代传播,2009(03):102-104.
④马少华.逻辑与修辞:谁在说服——关于修辞是否有论证功能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0(03):70-72.
⑤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中国广告,2006(08):72-79.
作者簡介:刘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