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偏离倾向是指,在青少年或者更早时期出现人格偏离的倾向。“人格偏离”就是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不够强,或者说是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人格和行为上的偏差。
中学生在人格、行为与常人有异常表现的倾向现象在增多。在中学生的群体中,心理偏离倾向表现为诸多的心理偏差行为。如:情绪的暴躁易变、离群不合、不适应行为、耐挫力弱、反社会型行为、暴力行为、报复行为、对抗行为、固执任性行为、离家出走现象、性格怪辟、厌学、惧学、弃学现象等。这些行为应该是心理偏离现象的苗头初现,对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给学校教育和家庭带来了许多苦恼。
一、中学生群体常见的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一)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在中学生中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多疑:不信任别人,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2)敏感:对别人的批评反应强烈持久,对周围人的伤害耿耿于怀、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3)嫉妒:嫉妒其它人取得的更好成绩,拒绝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仇视强的竞争对手。
(4)自我援引:内指性,把与自己关联不大的事理解成是针对自己的。
(5)固执已见:坚持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拒绝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多疑、敏感、固执已见、心胸狭窄、不能包容、宽待别人、蕴酿报复;一意孤行造成与周围人交流、交往的困难,这些偏执性的心理倾向行为,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封闭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特征是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害怕与周围人、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交往,内心自我封闭、孤僻沉默,人际交往缺失、对周围人际环境、社会环境适应不良。
离群不合的中学生约占13%左右。调查发现,离群不合的学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的占20%,不愿意与家长交往的占26.8%,不愿意与教师交往的占37%,不愿意与周围人(邻居、亲戚、家长的朋友、学校领导等)交往的占43%。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倾向,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容易形成寂寞、抑郁、烦闷、挫折感、自我封闭、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轻生、厌世感的滋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全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
(三)对抗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学校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甚至对学校教育本身产生抵抗、排斥甚至与教育者产生敌意的对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无法找到情感勾通的的突破口,致使教育者在被教育者心目中失去威信和榜样的力量。家庭教育中,出现强烈逆反心理,发展到由最初的逆反心理转变成对家长教育的对抗心理。对教育者怀有成见、存有怀疑、惧怕和不信任感,不愿意和教育者真正交流感情、思想,惧学、厌学以至逃学、离家出走。
(四)反社会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许多专家认同,反社会型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也是目前校园暴力行为滋生的一个丰厚的基础。据有关部门调查,80%以上的城市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反社会型行为,其中独生子女又占大多数。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顶撞老师、同学、酗酒、吸烟、寻衅、集结社会黑团体到学校斗殴等。
(五)依赖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中学生的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
(1)学习上的依赖:依靠父母的敦促完成学习任务,依赖教师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学习自律性的建立,是依靠外在力量的。
(2)心理上的依赖:没有主见,不能为自己选择发展的空间、时间、方向,甚至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3)生活上的依赖:日常生活的独立能力低下,有的学生连基本的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都还不具备。据《生活时报》调查,中学生的依赖性行为(日常生活方面)数据如表1。
二、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成因探讨
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家庭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家庭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家庭成员是中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最频繁也是较全面接触的因素,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的形成的影响是全面、综合、复杂的。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心理偏差都可以从家庭中间接或直接找到根源,甚至有的直接就是家庭问题的延伸和表现。
(1)父母的教养方式、养育态度对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一直起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类型主要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不同养育方式决定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对不同养育态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概括,详见表2。
目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的提高,是家长养育态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带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期望值不能得到实现时,容易产生如自卑、压抑、自暴自弃、反抗性行为、离家出走等。另外,亲子关系是最直接影响孩子也是最长期、经常作用于孩子的重要因素。包括母亲的养育态度、父亲的管教态度对学生的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在目前的家庭中,强权、专横的家庭教育容易让中学生产生对抗性的、依赖性的个性人格特征。过份溺爱、过多的干涉,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型、封闭型和偏执型的人格特征。漠不关心、放纵的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反社会型的人格特点。
(2)家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父母不良的心理状况和不健康的行为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如父母的过度情绪化、父母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周围人的敌对、喜欢拼击他人、缺乏情感交流和勾通的能力、患有神经质倾向等,都会让孩子形成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反社会型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背景、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等。父母不同的养育方式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息息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常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尊重、民主,更多表现出专制、溺爱、惩罚、漠视等行为;父母的职业也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家庭其它成员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气氛,如果父母长期不和、家庭成员关系僵硬,容易造成孩子忧郁、自卑、过敏、烦燥的心理特征;离婚率的大幅升高,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在孩子人格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的教育缺陷也已经明显暴露出来。
(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学习压力的影响。过重的学习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频繁的考试压力,对学生的评价与成绩直接联系等,都容易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情绪大起大落、紧张焦虑、忧郁、敏感,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惧学、逃学。
(2)不良师生关系的影响。缺乏爱和责任感、对学生的轻视、漠视、歧视,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敌对、冷漠;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封闭;简单粗暴的教育、强制性命令性的方法、对学生经常性的否定、体罚变相体罚,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抗、敌对,从而形成反社会型人格特征;对学生的不尊重,容易导致学生自卑、自弃、不信任、不尊重他人等不良人格特征。
(3)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流行的一些污秽青少年的意识、观念,不守纪律的校园习惯,不文明的学校行为等班风、学风、校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不良的人格形成产生影响。另外,不良的同伴关系,对于消极人格特征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学生,诸如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一些落后、恶劣的风俗习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人格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社会不良的风气,也在残害学生的心灵,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从而扭曲学生的人格。
(2)媒体。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电影等传媒手段。而在这些社会传媒中,有许多不健康的、甚至是故意引诱、毒害青少年的腐败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正在成长中,缺乏足够判断力的中学生造成了种种的侵害,导致中学生各种人格偏差行为的产生。
(3)网络。中学生“网络成隐”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烦恼,家长把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称为毒害孩子的“杀手”。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加批判地接受网上不健康的信息,正改变着中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同时,过分的沉醉在网络中,隔离了中学生与社会的正常接触,使一部分的学生形成内向、孤僻、离群的自我封闭性格。
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在成年之前并非一成不变,人格偏离倾向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联系在一起,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种种矛盾心理的一种表现,具有偶然性和可变性,不可把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当成一成不变的人格障碍,把中学生有些偶然出现的问题行为看成是变态行为。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通过合理的干预可以得到矫正和改善。但是,人格偏离倾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矫正,持续发展到成年期后,便可形成人格障碍,并将贯穿整个生命。本文对人格偏离倾向探讨的目的,旨在于为早期出现的人格偏离的苗头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还中学生一个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在人格、行为与常人有异常表现的倾向现象在增多。在中学生的群体中,心理偏离倾向表现为诸多的心理偏差行为。如:情绪的暴躁易变、离群不合、不适应行为、耐挫力弱、反社会型行为、暴力行为、报复行为、对抗行为、固执任性行为、离家出走现象、性格怪辟、厌学、惧学、弃学现象等。这些行为应该是心理偏离现象的苗头初现,对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给学校教育和家庭带来了许多苦恼。
一、中学生群体常见的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一)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偏执性人格偏离倾向,在中学生中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多疑:不信任别人,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2)敏感:对别人的批评反应强烈持久,对周围人的伤害耿耿于怀、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3)嫉妒:嫉妒其它人取得的更好成绩,拒绝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仇视强的竞争对手。
(4)自我援引:内指性,把与自己关联不大的事理解成是针对自己的。
(5)固执已见:坚持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拒绝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多疑、敏感、固执已见、心胸狭窄、不能包容、宽待别人、蕴酿报复;一意孤行造成与周围人交流、交往的困难,这些偏执性的心理倾向行为,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封闭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特征是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害怕与周围人、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交往,内心自我封闭、孤僻沉默,人际交往缺失、对周围人际环境、社会环境适应不良。
离群不合的中学生约占13%左右。调查发现,离群不合的学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的占20%,不愿意与家长交往的占26.8%,不愿意与教师交往的占37%,不愿意与周围人(邻居、亲戚、家长的朋友、学校领导等)交往的占43%。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倾向,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容易形成寂寞、抑郁、烦闷、挫折感、自我封闭、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轻生、厌世感的滋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全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
(三)对抗性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学校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甚至对学校教育本身产生抵抗、排斥甚至与教育者产生敌意的对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无法找到情感勾通的的突破口,致使教育者在被教育者心目中失去威信和榜样的力量。家庭教育中,出现强烈逆反心理,发展到由最初的逆反心理转变成对家长教育的对抗心理。对教育者怀有成见、存有怀疑、惧怕和不信任感,不愿意和教育者真正交流感情、思想,惧学、厌学以至逃学、离家出走。
(四)反社会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许多专家认同,反社会型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也是目前校园暴力行为滋生的一个丰厚的基础。据有关部门调查,80%以上的城市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反社会型行为,其中独生子女又占大多数。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顶撞老师、同学、酗酒、吸烟、寻衅、集结社会黑团体到学校斗殴等。
(五)依赖型人格偏离倾向现象
中学生的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
(1)学习上的依赖:依靠父母的敦促完成学习任务,依赖教师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学习自律性的建立,是依靠外在力量的。
(2)心理上的依赖:没有主见,不能为自己选择发展的空间、时间、方向,甚至兴趣爱好的发展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3)生活上的依赖:日常生活的独立能力低下,有的学生连基本的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都还不具备。据《生活时报》调查,中学生的依赖性行为(日常生活方面)数据如表1。
二、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成因探讨
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家庭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家庭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家庭成员是中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最频繁也是较全面接触的因素,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的形成的影响是全面、综合、复杂的。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心理偏差都可以从家庭中间接或直接找到根源,甚至有的直接就是家庭问题的延伸和表现。
(1)父母的教养方式、养育态度对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一直起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类型主要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不同养育方式决定父母不同的养育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高玉祥对不同养育态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概括,详见表2。
目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的提高,是家长养育态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带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期望值不能得到实现时,容易产生如自卑、压抑、自暴自弃、反抗性行为、离家出走等。另外,亲子关系是最直接影响孩子也是最长期、经常作用于孩子的重要因素。包括母亲的养育态度、父亲的管教态度对学生的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在目前的家庭中,强权、专横的家庭教育容易让中学生产生对抗性的、依赖性的个性人格特征。过份溺爱、过多的干涉,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型、封闭型和偏执型的人格特征。漠不关心、放纵的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反社会型的人格特点。
(2)家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父母不良的心理状况和不健康的行为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如父母的过度情绪化、父母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周围人的敌对、喜欢拼击他人、缺乏情感交流和勾通的能力、患有神经质倾向等,都会让孩子形成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反社会型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背景、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等。父母不同的养育方式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息息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常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尊重、民主,更多表现出专制、溺爱、惩罚、漠视等行为;父母的职业也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家庭其它成员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气氛,如果父母长期不和、家庭成员关系僵硬,容易造成孩子忧郁、自卑、过敏、烦燥的心理特征;离婚率的大幅升高,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在孩子人格特征形成过程中的的教育缺陷也已经明显暴露出来。
(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学习压力的影响。过重的学习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频繁的考试压力,对学生的评价与成绩直接联系等,都容易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情绪大起大落、紧张焦虑、忧郁、敏感,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惧学、逃学。
(2)不良师生关系的影响。缺乏爱和责任感、对学生的轻视、漠视、歧视,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敌对、冷漠;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容易引起学生的自卑、封闭;简单粗暴的教育、强制性命令性的方法、对学生经常性的否定、体罚变相体罚,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抗、敌对,从而形成反社会型人格特征;对学生的不尊重,容易导致学生自卑、自弃、不信任、不尊重他人等不良人格特征。
(3)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流行的一些污秽青少年的意识、观念,不守纪律的校园习惯,不文明的学校行为等班风、学风、校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不良的人格形成产生影响。另外,不良的同伴关系,对于消极人格特征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在中学生人格偏离倾向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学生,诸如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一些落后、恶劣的风俗习惯,对学生产生不良的人格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社会不良的风气,也在残害学生的心灵,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从而扭曲学生的人格。
(2)媒体。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电影等传媒手段。而在这些社会传媒中,有许多不健康的、甚至是故意引诱、毒害青少年的腐败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正在成长中,缺乏足够判断力的中学生造成了种种的侵害,导致中学生各种人格偏差行为的产生。
(3)网络。中学生“网络成隐”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烦恼,家长把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称为毒害孩子的“杀手”。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加批判地接受网上不健康的信息,正改变着中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同时,过分的沉醉在网络中,隔离了中学生与社会的正常接触,使一部分的学生形成内向、孤僻、离群的自我封闭性格。
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在成年之前并非一成不变,人格偏离倾向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联系在一起,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种种矛盾心理的一种表现,具有偶然性和可变性,不可把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当成一成不变的人格障碍,把中学生有些偶然出现的问题行为看成是变态行为。中学生的人格偏离倾向,通过合理的干预可以得到矫正和改善。但是,人格偏离倾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矫正,持续发展到成年期后,便可形成人格障碍,并将贯穿整个生命。本文对人格偏离倾向探讨的目的,旨在于为早期出现的人格偏离的苗头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还中学生一个健康发展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