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七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但个别教师忽略了七年级这个特殊阶段,出现阅读与写作的脱节,或对刚上七年级的学生要求过高,让学生产生畏惧阅读,害怕写作等不良现象。如何把握七年级的特殊阶段,以读促写提高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来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培养七年级学生以读促写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通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刚上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及学习成绩相差不远,而有一些原来成绩优秀,平时上课特别认真,花很多时间进行教科书学习的学生,半个学期下来语文成绩不提升反而下降,而有些原来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倒是后来者居上。通过了解及对比发现成绩退步的学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在语文学习上后劲不足。七年级之前及之后的语文教学目标已经不一样,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六年级要求一篇习作字数400字以上,到七年级要求一篇作文500字以上。写作技巧和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实施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七年级学生以读促写的方法
从七年级的教学要求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责疑问难,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阅读不少于两部名著,阅读总数不少于86万字。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有效的写作素材,让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以读促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七年级学生还是带着点小孩的任性,对阅读的内容有着很强的主观意识,并且都对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学生对某样事物非常有兴趣,并且遇到了困惑,要解决这些困惑就必须了解这样事物更多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书籍,从而拓宽阅读面。抓住学生的特点,对某样事物的兴趣引导成对这一事物详细内容了解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发现此外的更多东西,激发他们更广的求知欲,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魅力。通过阅读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仿写,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让读与写得有机结合。如:在指导七年级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时,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感兴趣的寓言,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通过以读促写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2)营造阅读氛围,坚持读写结合
本班多数家长都重视阅读,给学生买了不少书籍,但每个学生环境生活条件不一样。有学生书看完就放着,有学生不阅读把家长买的书当装饰品摆着。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引导班里的学生进行互助读书,建立班级读书角,实行资源共享。学生进行读书比赛,阅读气氛浓厚,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受爱阅读的学生影响,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图书,班级之间交换……这样合作,一人有一本就等于拥有了几本以至几十本课外书。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面广了,也慢慢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七年级学生使用我们所熟知的“引—议—联—结”(引:引用文章的事例;议:对所引用的事例进行议论;联:联系现实的例子或历史上相关的例子;结:写自己的感悟得出结论)的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写趣味的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通读一篇文章后,找出一个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词、句子,甚至是插图,然后写点评。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要,还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读书笔记交流。
(3)以读促写,贵在坚持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业的转折点,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训练,更需要激励鼓舞。大多数学生渴望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由于凭个人兴趣,读书的目标不明确,这样去阅读的兴趣持久性不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读书,学习书中的写作技巧,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对于优秀学生,要求他们要积累相关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鼓励他们多写读后感,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读促写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抓住七年级的特殊转折点,能够让学生平稳的从六年级过渡到七年级的语文学习,起到关键的衔接作用,对学生学好语文起到决定性作用。
(备注: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陈丹凤,教师,现居广东广州。
一、培养七年级学生以读促写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通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刚上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及学习成绩相差不远,而有一些原来成绩优秀,平时上课特别认真,花很多时间进行教科书学习的学生,半个学期下来语文成绩不提升反而下降,而有些原来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倒是后来者居上。通过了解及对比发现成绩退步的学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在语文学习上后劲不足。七年级之前及之后的语文教学目标已经不一样,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六年级要求一篇习作字数400字以上,到七年级要求一篇作文500字以上。写作技巧和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实施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七年级学生以读促写的方法
从七年级的教学要求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责疑问难,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阅读不少于两部名著,阅读总数不少于86万字。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有效的写作素材,让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组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培养学生以读促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七年级学生还是带着点小孩的任性,对阅读的内容有着很强的主观意识,并且都对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学生对某样事物非常有兴趣,并且遇到了困惑,要解决这些困惑就必须了解这样事物更多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书籍,从而拓宽阅读面。抓住学生的特点,对某样事物的兴趣引导成对这一事物详细内容了解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发现此外的更多东西,激发他们更广的求知欲,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魅力。通过阅读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仿写,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让读与写得有机结合。如:在指导七年级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时,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感兴趣的寓言,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述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通过以读促写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2)营造阅读氛围,坚持读写结合
本班多数家长都重视阅读,给学生买了不少书籍,但每个学生环境生活条件不一样。有学生书看完就放着,有学生不阅读把家长买的书当装饰品摆着。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引导班里的学生进行互助读书,建立班级读书角,实行资源共享。学生进行读书比赛,阅读气氛浓厚,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受爱阅读的学生影响,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图书,班级之间交换……这样合作,一人有一本就等于拥有了几本以至几十本课外书。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面广了,也慢慢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七年级学生使用我们所熟知的“引—议—联—结”(引:引用文章的事例;议:对所引用的事例进行议论;联:联系现实的例子或历史上相关的例子;结:写自己的感悟得出结论)的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写趣味的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通读一篇文章后,找出一个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词、句子,甚至是插图,然后写点评。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要,还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读书笔记交流。
(3)以读促写,贵在坚持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业的转折点,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训练,更需要激励鼓舞。大多数学生渴望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由于凭个人兴趣,读书的目标不明确,这样去阅读的兴趣持久性不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读书,学习书中的写作技巧,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对于优秀学生,要求他们要积累相关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鼓励他们多写读后感,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读促写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抓住七年级的特殊转折点,能够让学生平稳的从六年级过渡到七年级的语文学习,起到关键的衔接作用,对学生学好语文起到决定性作用。
(备注: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陈丹凤,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