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诊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中20例SVCS EBUS-TBN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5 ~ 77岁,平均(59.1 ±14.6)岁.上腔静脉周围病变短径1.69~9.50cm,平均(3.32±1.79) cm,其中6例隆凸下淋巴结肿大,短径1.73 ~3.01 cm,平均(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100044北京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诊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中20例SVCS EBUS-TBN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5 ~ 77岁,平均(59.1 ±14.6)岁.上腔静脉周围病变短径1.69~9.50cm,平均(3.32±1.79) cm,其中6例隆凸下淋巴结肿大,短径1.73 ~3.01 cm,平均(2.14±0.49) cm.结果 每例穿刺3~5次,平均(4.35±0.75)次.术后病理证实小细胞癌10例,腺癌4例,鳞癌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4例穿刺病理未发现恶性证据,其中1例穿刺获取组织量少,2例术前CT显示纵隔占位内有明显钙化考虑良性可能性较大,此3例获取标本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荧光扩增试验阴性,考虑为纵隔炎性病变;另1例因纵隔肿物巨大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故而进一步行胸腔镜胸腔活检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组EBUS-TBNA对于SVCS病因的诊断率为90.0% (18/20).结论 EBUS-TBNA是诊断SVCS病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827例接受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482例和常规开胸345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中期生存情况.结果 与开胸组相比,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更多[(28.3±5.1)个对(27.4±5.6)个,P=0.017],术后住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较少见,自然病程预后差,生后第1年内病死率约为80%,需早期手术治疗[1].心上型TAPVC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最常见类型,约占TAPVC总数的50%,其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肺总静脉和左心房的吻合口足够大.现总结我们采用"翻盖式"吻合技术矫治44例心上型TAPVC的经验,探讨此
目的 评价艾司洛尔应用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顽固性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主动脉开放后出现顽固性室颤的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按照1 mg/kg分别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0 mg/ml)或利多卡因(10 mg/ml),2 min后继续除颤.2次除颤后仍不能复跳者,采取临床其他常月方法处理,直至心脏复跳.记录开放前主动脉阻断时间、肛温、平均动脉压、血
慢性肾脏病(CKD)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在CHD患者群中,若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RI)多提示预后不良.随着CHD伴发CK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CK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治疗的人数也随之增多.现对CKD患者接受CABG手术的现状作一综述。
我国是食管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1/2以上,占肿瘤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4位.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R0切除是公认的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手术的目标是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结,以达到准确分期、良好局部控制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通常,食管切除术是经胸、腹或附加颈部切口进行开放性手术.近年,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
圆锥动脉干畸形(conotruncal defects,CT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在胚胎心脏发育的过程中,动脉圆锥与动脉干发生和发育异常,引起不同种类的出生后心脏流出道(outflow tract,OFT)和(或)大动脉近端畸形。
青海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高,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常见.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我们为7例成人巨大型PDA患者实施了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封堵术,现总结临床经验如下.资料和方法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 ~ 42岁,平均(26.4±2.0)岁;体质量47~56 kg,平均(53.0±2.1)kg.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项目检查确诊为巨大型PDA,直径19
患者 女,48岁.无明显诱因腹痛、胀3个月,伴排便困难,恶心、呕吐,加重伴胸闷7天.患者一般情况差,慢性病容,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对称,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04次/min,律齐.腹膨隆,上腹压痛;肝肋下7 cm、剑下10 crn扪及,质硬、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示右心房内巨大实性占位,性质待定;心包腔大量积液;
目的 探讨心肌胰岛素抵抗在心肌缺血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组,每组24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缝扎术建立心肌缺血致心力衰竭模型.在离体心脏灌注工作试验中,测定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氧化率及其在胰岛素刺激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束时取心肌组织以免疫蛋白印迹杂交法检测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梗死后导致心脏明显扩张、射血分数下降(<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ulmonary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的难治性并发症.早期发现的BPF,不伴有胸腔感染者,治疗效果较好.伴有胸腔感染的BPF,若胸腔感染引流不畅势必影响瘘口周围肉芽形成,影响瘘口的愈合,需联合脓腔引流、胸腔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全身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现将近年来肺切除术后BPF的手术修补与内镜治疗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