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ao82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5日,2008年寒假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暨北京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近期中央、教育部和市委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的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做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高校工作为主题,总结2007年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领导,努力推动首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着力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全力完成好高校在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中承担的各项任务。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作了题为“实施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
  会议认为,各高校党委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市委总体工作部署,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北京高校党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北京高校党的建设,落实和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
   会议回顾了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工作,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国和北京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北京高校要实施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抓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抓创新,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内涵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城市服务。
  会议指出,实施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北京高等教育工作全局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重大方略,是需要北京市有关部门、有关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是北京加快实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战略思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实施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充分反映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信心和务实精神,各高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实现北京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新跨越。
  会议强调,2008年,欣逢奥运举办之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各项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精心做好奥运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要完善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以办好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首都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为实现首都高等教育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对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获得“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了表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就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就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北京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党建、教学、科研的主管校领导及处长,各高校奥运办负责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有关领导、各处处长,学生代表8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刊编辑部)
  
  相关链接
  北京高校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具体建设项目简介
  实施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北京高等教育工作全局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重大方略。
  一、质量工程
  (一)实施质量工程的目标
  实施质量工程的目标是:使北京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北京地区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保持北京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率先实现北京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主要建设内容
  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特色专业建设、新办专业与紧缺专业建设、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3项内容。“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400个左右的北京市级特色专业点和80个左右的市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市属高校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紧缺专业点、100个左右的市属高校新办专业建设点;重点建设30个左右的示范性就业中心。
  2.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课程与图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3项内容。“十一五”期间,设立市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1,000项左右,其中重点项目120项左右。建设1,000门左右的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设立2,000项左右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评审1,000项左右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50个左右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3.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3项内容。“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重点建设200个左右的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个左右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4,000项左右的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全力支持10项左右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4.优秀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高校教学名师建设、市属高校校外名师讲学计划3项内容。“十一五”期间,建设400个左右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400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面向市属高校设立50个左右的校外名师讲学资助点。
  5.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高校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高校的教学评估工作3项内容。“十一五”期间,将设立北京市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小组,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北京高校的教学管理要点;加大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评选表彰北京高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继续做好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建立北京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和检查制度,聘请教学和管理专家对高校的教学状况进行检查督导;坚持北京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编辑出版《北京高等教育质量年报》。研制和建设北京高校教学状态数据系统,加强对北京高校教学状态的宏观监控。
  二、创新工程
  (一)实施创新工程的目标
  实施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学科建设、重大科研基地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建设为核心的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涌现出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出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初步形成北京高校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学科建设
  学科群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学科群。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拟重点建设400个左右的北京市重点学科。
  交叉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左右的交叉学科。
  2.研究生教育
  建立产学研联合和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十一五”期间,重点建立30个左右的产学研联合和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开展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十一五”期间,每年评选50篇左右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研究生交流平台。
  3.科研专项
  实施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卫生、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专项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150项左右的重大科研专项。
  实施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与社科计划项目。“十一五”期间,每年资助600个左右的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与社科计划项目。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为凝聚稳定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体效应,“十一五”期间,根据需要,重点培育与支持60个科技创新团队。
  4.科研基地建设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80个左右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30个左右的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40个左右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支持14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50项左右的校企合作项目。
   (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和自身的发展战略,设立了“荣誉学士学位”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荣誉学士学位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建设时间为2009年春季学期至2013年。在此期间,学校将以“荣誉学士学位项目”为平台全面开展、推进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荣誉学士学位”项目实施基本
编者按:  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师生的思想凝聚到中央精神上来,进而推动学校全方位改革发展,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党委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专题座谈会。本刊摘发其中观点,以飨读者。  学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举措(党委书记 杨学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
杜小泽,男,汉族,1970年出生,1995年入党。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 致力科研 成就斐然  杜小泽致力于大型火电机组空冷系统优化等前沿科学的研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提高空冷机组运行效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2,267名本科学生“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调查发现:班内同学关系、父母的关爱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性别、年级、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等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存在差异;女生在感恩、进取、包容、诚信、希望因子及总分高于男生;大一到大四的各因子及总分呈“V”字型,大三学生最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各因子及总分低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摘 要:教育治理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一改革总目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在面临内外交困时以谋求发展和进行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首都教育事业在诸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国家名片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首都经济社会剧烈变化及其对整个教育体系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影响。一方面,经济的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更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 黄天丞(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实现大学毕业生的精准就业,要靠学校、个人、用人单位三方的精准发力来保障。一是学校就业指导要精准。在就业信息发布、组织企业入校等工作中要契合学校学科特点、人才培养定位、人文氛围等特质;在简历设计指导、困难学生帮扶中要实现“个性化”“一对一”;后续的信息报送、归档环节要及时挖掘经验、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学生职业态度  农业类高职大学生就业岗位基本定位在“三农”生产一线,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态度往往成为就业后能否安心岗位工作和能否取得工作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    问题提出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专业对口率低、流失率高已成为隐性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调查表明,2006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完全对口率只有17%,其中28所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当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普遍低于3
崔翔教授于校园间行色匆匆,偶尔与周围师生点头示意或驻足交谈,满头灰白略微卷曲的头发根根矗立,犹如他的步履稳健、坚定。30年,他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   与电的绝缘技术结缘  1960年,崔翔出生于河北保定的知识分子家庭。懂事较早的崔翔会主动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敲桌、修凳、扎风筝等成了他的拿手绝活,他说正是儿时这种动手能力锻造了他后来的工程实践能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融合现代大学的历史与现实、具体与抽象、问题与方法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加快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既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保障和有效途径。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在理论层面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性思索,并在实践层面积极探寻有效路径,以制度建设推动中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