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不遗余力地探索和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为传统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新课改的实验进一步走向深入。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如此“沉睡”下去,可以想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情境教学成为丰富儿童语汇、发展儿童语言的极好途径。因此,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能通过一定的途径,把学生带到作者笔下的那个情境中去。
  一、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2、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相对比较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考虑这一点,注意从这一点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满信心去学习。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
  5、语言形象生动、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缺少了语言人类将无法沟通,无法进行交流,语言已经成为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传播语言的媒介,在创设情境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心声的场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好的煽情、启智工具,语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凝练,更优美,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利,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到位,对新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楚,不考虑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创设情境,对学生学习缺乏正确引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而情境教学则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语文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单纯为了课堂形式“活”而创设情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不考虑课文内容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没有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从自己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多渠道多角度的创设教学情境,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另一方面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应具有学生个性发展的张力,生命成长的活力,精神家园般的亲和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能通过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情境,使知识能够以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出现,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发展,进一步达到教学和谐统一,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态课堂 小组交流 回归生活 回归生态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堂面对的是刚踏进校门的孩子,对学生常规的养成、学校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只有抓住品德与生活课堂教教学的主阵地,把学生养成教育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各项学校活动,积极提升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促进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活力,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本上的例子不感兴趣、课本上的例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有的个别例子的问题情境在现有条件下不易操作、学生有时对简单的“讲—练”的模式感到厌倦等问题。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反思,我探索到了一个方法: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情境,并以此为整堂课新授内容展开的主线,我姑且称之为课堂的“主题”。  我曾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应
期刊
桃褐腐病是由Monilinia spp.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桃树病害,我国桃褐腐病菌主要有三个种,分别为Monilinia fructicola, Monilia yunnanensis和Monilia mumecola。本研究对采自我国不同省份的桃褐腐病样进行病菌分离,并对其中的M. mumecola菌群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2013-2014年夏季,从不同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止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作用,并且是退耕还林、治理蓄洪的重要举措。由于滑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以及施工场地占用少等优点,并且采用该技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效率,缓解工期紧张的问题,具有紧急度汛的作用。因此,滑模施工技术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多种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昆虫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上亿年进化出的特殊生理结构,还得益于其体内共
摘 要:历史老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针对目前历史课堂中教师单向授课、学生缺乏学习历史兴趣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在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  关键词:初中课堂;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一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
摘 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在初中几何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灵活性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局限于一个解题方法,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发展思维,使得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以及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出独特、新颖、简单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初中;几何数学;发散思维  我国初中几何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按照固定的模式将数学知
【关键词】语文教学 重课内阅读 轻课外阅读 图书室 高耗低效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只有走出唯教材、唯教师的死胡同,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加强课外阅读就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一把快犁。其实,博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宝贵经验,它的重要作用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