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实施,明确提出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
笔者是一位在农村边远山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20多年的教师,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注重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上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要转变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不要一提到创新教育,就认为是发明创造,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标新立异,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其次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竞争合作的课堂气氛,营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保留学生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去,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再次是教师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同学的观点、教师的讲解,甚至教材的内容质疑。但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质疑,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你的质疑的正确性。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每次总结,都可以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1)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问题高低适度,而且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幽默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讲等等,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的喜悅,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做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保护人
(1)辩证地看待学生的行为。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去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当然,赞许也要恰当,不然会适得其反。
(3)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就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应用。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来。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
笔者是一位在农村边远山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20多年的教师,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注重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上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要转变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不要一提到创新教育,就认为是发明创造,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标新立异,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其次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竞争合作的课堂气氛,营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保留学生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去,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再次是教师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同学的观点、教师的讲解,甚至教材的内容质疑。但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质疑,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你的质疑的正确性。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每次总结,都可以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1)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问题高低适度,而且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幽默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讲等等,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的喜悅,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做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保护人
(1)辩证地看待学生的行为。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去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当然,赞许也要恰当,不然会适得其反。
(3)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就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应用。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