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态度及落实情况却令人担忧。为此,文章针对当前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现状,对地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全才”“优才”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通识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现行教育实践与通识教育理念有差距等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识教育 地方高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4-0100-03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一般都认为“通识教育”是为弥补专业教育之不足,强调大学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为培养“通才”而实施的文理交叉式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非职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培养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关于生活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早在90多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改革中已现端倪,70年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组织撰写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又称“红皮书”),第一次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通识教育,并开始实施“通识教育计划”。至今,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的学分都占总学分的3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在中国,20世纪初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他说:“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①在他看来,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并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52所院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拉开了“通识教育”的大幕。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由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国家行政命令的高度,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都要贯穿素质教育,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系统工作,其施行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面广。2006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全国高校都要开设艺术类通识课。近十几年,国内不少大学纷纷推出了本科教改方案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复旦大学设立的“复旦学院”,大学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院系,统一进入“复旦学院”学习基础课程,开展通识类基础教育,大二再根据学生志愿到相应院系进行专业学习。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类型,一是在原来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实施“1 3”或“2 2”模式,即前一年或两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口径的基础课教育,后面再选择专业。 二是开设一定范围的通识教育课程,分全校必修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学生必选一些固定的通识课程,如政治理论、计算机、大学英语,还要任选人文素质课程,如艺术鉴赏、国学经典、应用写作等,这类教育模式最为普遍。三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模式,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修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如湖南大学2006年为推行“以通才教育为目标,文理教育为特色”而实施的大文、大理两类学科,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实施通识教育较早的美国有四种模式,一是“分布必修”型。规定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以及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领域较广泛,涉及多学科交融,学生自选学习内容,1976年的一项调查就表明已有大约85%的美国高校在实施该教学计划。二是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名著课程”型。学校每年规定一定范围的名著让学生广泛阅读讨论,没有主修要求,是很自由的通识教育。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出现的实践类“核心课程”。学校主张学生学习掌握几种基本知识和能力,仍自由选择其他大量课程。四是完全的“自由选修”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
尽管“通识教育”在国内外众多高校中已有不同程度的实施,但是其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推广还很不够。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还热衷于培养“专才”,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最直接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代大学教育发展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处理好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颇值得研究。
二、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
1.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不仅是某一种技能(动手能力)的教育,而应是一种“全人”教育,是成人教育、成才教育,它必须由知识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有许多人认为重点大学是研究型高校,应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其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很明显。地方高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各行业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职业技能,应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从学校眼前发展与毕业生就业趋向来说,尚有道理。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让学生找到好工作就完全忽视大学的本质。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健全人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人”,不仅仅是技能教育,否则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就无区别。地方高校虽在省会及以下城市,但培养人才的眼光应着眼于全社会。历来各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广泛,也并不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有调查显示,一生都能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人在30%以下。社会在快速发展,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只为某一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地方本科院校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职责所在。
2.开展通识教育是培养“全才”的好方式。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略显畸形,通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实现知识平衡发展的良好方式。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常识,缺乏本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缺乏应有的人伦情感,如果学生在大学阶段还不能弥补其缺陷,那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将受影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先生在2014级新生入学典礼上讲,过度的专业化教育等于“自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能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②大学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全才式”的学生,可以及时补救应试教育的弊病。
[关键词]通识教育 地方高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4-0100-03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一般都认为“通识教育”是为弥补专业教育之不足,强调大学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为培养“通才”而实施的文理交叉式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非职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培养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关于生活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早在90多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改革中已现端倪,70年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组织撰写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又称“红皮书”),第一次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通识教育,并开始实施“通识教育计划”。至今,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的学分都占总学分的3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在中国,20世纪初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他说:“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①在他看来,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并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52所院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拉开了“通识教育”的大幕。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由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国家行政命令的高度,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都要贯穿素质教育,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系统工作,其施行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面广。2006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全国高校都要开设艺术类通识课。近十几年,国内不少大学纷纷推出了本科教改方案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复旦大学设立的“复旦学院”,大学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院系,统一进入“复旦学院”学习基础课程,开展通识类基础教育,大二再根据学生志愿到相应院系进行专业学习。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类型,一是在原来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实施“1 3”或“2 2”模式,即前一年或两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口径的基础课教育,后面再选择专业。 二是开设一定范围的通识教育课程,分全校必修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学生必选一些固定的通识课程,如政治理论、计算机、大学英语,还要任选人文素质课程,如艺术鉴赏、国学经典、应用写作等,这类教育模式最为普遍。三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模式,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修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如湖南大学2006年为推行“以通才教育为目标,文理教育为特色”而实施的大文、大理两类学科,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实施通识教育较早的美国有四种模式,一是“分布必修”型。规定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以及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领域较广泛,涉及多学科交融,学生自选学习内容,1976年的一项调查就表明已有大约85%的美国高校在实施该教学计划。二是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名著课程”型。学校每年规定一定范围的名著让学生广泛阅读讨论,没有主修要求,是很自由的通识教育。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出现的实践类“核心课程”。学校主张学生学习掌握几种基本知识和能力,仍自由选择其他大量课程。四是完全的“自由选修”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计划。
尽管“通识教育”在国内外众多高校中已有不同程度的实施,但是其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推广还很不够。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还热衷于培养“专才”,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最直接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代大学教育发展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处理好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颇值得研究。
二、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
1.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不仅是某一种技能(动手能力)的教育,而应是一种“全人”教育,是成人教育、成才教育,它必须由知识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有许多人认为重点大学是研究型高校,应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其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很明显。地方高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各行业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职业技能,应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从学校眼前发展与毕业生就业趋向来说,尚有道理。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让学生找到好工作就完全忽视大学的本质。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健全人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人”,不仅仅是技能教育,否则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就无区别。地方高校虽在省会及以下城市,但培养人才的眼光应着眼于全社会。历来各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广泛,也并不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有调查显示,一生都能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人在30%以下。社会在快速发展,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只为某一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地方本科院校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职责所在。
2.开展通识教育是培养“全才”的好方式。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略显畸形,通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实现知识平衡发展的良好方式。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常识,缺乏本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缺乏应有的人伦情感,如果学生在大学阶段还不能弥补其缺陷,那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将受影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先生在2014级新生入学典礼上讲,过度的专业化教育等于“自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能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②大学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全才式”的学生,可以及时补救应试教育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