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学历孰轻孰重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在翻阅教育杂志时偶然发现了一则国学大师王力先生求学的小故事,颇为耐人寻味。
  1926年夏天,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准备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大学毕业生;2.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3.师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而当时王力先生只读了两年大学尚未毕业;而若再往前推两年,他还只是一个只有“高小”(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学历的人。虽然他曾经做过小学教员,但是离“五年”这个时间要求,他还差得太远。而他也跟师从名师不沾边,最后借“挂名”校长章太炎的大名,“自欺欺人”地蒙混过了报考关,顺利进入了笔试环节。笔试的试题出得极为“刁钻”———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一拿到卷子,许多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傻了眼,可这位年轻人却欣喜地发现,自己对这些试题却一点儿都不陌生:他一直是靠自学,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中,脑子里早已装满了丰富的知识。不出所料,凭着过硬的国学功底,他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26名的好成绩被录取了。后来,他被誉为“一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语言学家”“国学通才”。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一、学问与学历孰轻孰重
  王力先生能够从容地回答出当年清华国学院“极为刁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而被录取,靠的是平时扎实的学问而不是学历。现如今,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但是,学历的整体提高能够说明人们学问的增长吗?国民整体学历的提高是否又真正地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呢?事实告诉我们,学问与学历并不是一码事。如今,我国拥有硕士和博士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竞争力其实并不强,毕业后他们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据我所知,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很多硕博生甚至还竞争不过一个专科生,不少硕博生就业后的薪资甚至比不上一个高级技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究其原因,首先,从客观上来说,不能不说我国的高等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缺陷。招生考试重分数、轻能力,导致高分低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理论,脱离实践,缺少技能。其次,主观上扪心自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在淡淡的书香中,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个“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畸形社会,他们唉声叹气地高喊着“伤不起”,摇着头表示出了深深的无奈,内心变得浮躁起来,渐渐的“深造”变成了默默的“等待”……从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绝望,变得堕落起来,通过上网、恋爱等方式打发着象牙塔里那剩下的无聊岁月,那些充满学问的书本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从此,他们便与学术无缘;临近毕业,为了抢个好“饭碗”,他们必须顺利地拿到学位证书,于是他们开始临阵磨枪,通宵突击论文,抄袭成风,有钱的出钱买,有关系的送送礼,于是一摞又一摞的所谓“学术”论文,变成了摘抄札记,千篇一律,丝毫闻不到一丁点儿“学术”的清香,如机械化大生产一般,从流水线上缓缓驶来,而后经过“名师”们委婉地检阅,然后层层地堆积成山,山上渐渐地落满了灰尘,最后那层层如煎饼一般的论文变成了老鼠磨牙的工具……如此这般,何谈“创新”“学术”?由此,“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成为“名师”变成了空谈。扪心自问,我们曾经那些倒背如流的国粹《醉翁亭记》《唐诗宋词》《文学史》……如今还记否?我们也曾与“学问”有过约会,只因我们没有珍惜这段缘分,与它擦肩而过,只因我们为了分数而学习,如今为了文凭,为了找工作而搞学问一样,功利性和物质欲掩盖了做学问本身的真谛,最后只剩下一张张苍白无力的学历证书。
  那么学历难道就不重要吗?在此,我在想这样几个“假设”:假设王力先生回到了现在,那么我想面对如此条条框框繁琐的招生简章,他是否还能以小学学历“蒙混过关”顺利地进入考场?即便是进入考场,在这场融合了高深的英语,繁旧的政治,需机械记忆的专业知识的考试中,他是否还能靠他的学问做到下笔如有神,他又有几成的把握打败那些记忆力超强的“书生”而胜出呢?即便考试胜出了,在如今的千篇一律的象牙塔里深造几年之后,他还能够成为我国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还是会变成整天为找工作而忙忙碌碌地求职者大军中的一员呢?更多的应该是偏重于前者,特别是在这个学历大打折扣的时代。首先,对于做学问的人而言,教师自然也在其中,只有学历,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我们在做学问时,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只为了那一纸证书、晋职加薪而去函授,去做学问,毕竟,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如果我们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过度地去追求功利性的东西,教育之路将举步维艰,最终必将失去生命的意义,那么当我们满头银发,老眼昏花的时候,再去寻找那些遗失的美好,将为时已晚,于事无补;其次,教师为教学而生,要想教得好,我们自身必须得好学,不能只凭着昨天获取的那点知识和那些早已发了霉的证书和文凭,去带领他们在教科书里“摸爬滚打”,更不能“闭门造车”,要多放眼外面的世界,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德育工作难做,教师辛辛苦苦地教导,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之类的话。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感到,孩子们一些高尚品行的形成,并非是我们教师有意识给孩子们讲课,让孩子们背诵很多条条框框得到的,而是在学校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许多道理是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自己感悟出来的。其实,早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王明阳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他
本文针对外语教学的特点,结合外语教学法的发展,提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三个切入点,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精心设计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能等,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
高校贫困生已经成为一个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部分贫困生出现自卑、焦虑、狭隘、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
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了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同时.每一个生命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对
在校长职业成长过程中,曾有两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强烈:  其一,刚做校长时,参加一次校级领导培训,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主讲教授给每人发了一张调查表《校长所认为工作职责的重要性与实际工作履行情况对比》,表中列举了校长的10项主要工作,让各位校长按理想排序。  填完表后,按照教授给出的核算标准,我仅得了5分,这使我大为震惊——我的办学理念发生了偏差。这个5分引发了我对校长办学首先应该抓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
本文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含义入手,探讨了数学教师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中应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试图通过探讨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以及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为处在
一、阐释科学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科学教材中渗透着不少科学历史知识和名人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成长史。在教学中,教师可用之以情导学,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如,在教学“船”“磁铁”等课时,教者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郑和航海壮举以及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生们深受鼓舞,由衷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随后,我又向学生介绍,近代中国国力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