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作者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在如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学风方面就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加强学风建设必须首先抓好教风,以教风带动学风。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这一根本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及优良学风的养成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关键词]学风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现今,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而且,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或科研项目中。因此,如果教师不重视课堂忽视教学质量,对学风不进行改善、加强,则日后逐渐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作为生物化学的任课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深知加强学风建设要从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入手,希望通过所担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寻找培养优良学风的途径奠定基础。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对生物化学产生强烈的好奇,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才能主动、积极的去认识探究,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趣是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力求采用趣味性强、并能激发情绪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趣在愉悦中探究生物化学知识。
从教师方面考虑,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就要求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①必需要有深厚的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如生物化学研究史;②要了解生物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状况、主要矛盾和困难;③要具备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素质,如科学的思维方法、敏锐的科学问题意识;④应该对高等教育学有所把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对自己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形成经验及文字资料以备教学所用。
从学生方面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情绪,好的情绪更能促进他克服自主学习的困难,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更加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如讲授三大物质代谢后,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一个进食量大而运动量小的个体体重增加的原因和癌症病人晚期骨瘦如柴的机理。如讲到维生素时,提出为什么化妆品中经常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它们怎样起到美容作用?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从而很容易将其功能掌握。再如,讲氨的吸收时,联系临床上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的实例。通过这些使学生意识到生化知识不是纯粹的纸上谈兵,而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且是为将来实际需要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认为:“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个人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体验成功是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启发教学,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启发式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化发展,而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包含者产生问题的人所不知的东西,问题解决了,认识就前进一步。问题引导学生从已知了解未知,要求学生不仅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而且要涉及问题解决的思路。所以,在启发教学的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知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统一;问题导引与启迪思路的统一。
教学时需要把单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知识网,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线索来提取知识,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理解知识,从而使知识得到更深度的加工与理解,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选择一些适合自学的章节,采取自学或自学结合课堂讨论进行学习。例如,维生素与辅酶一章,涉及水溶性维生素时,维生素B1及羧化辅酶等十种维生素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最后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启发,理顺学生的思路。这种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会学生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机会,帮助学生善于运用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下一步学习。如:在学习了核酸的结构与性质后,让学生总结比较DNA和RNA在基本组成单位、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在分布和功能上的异同。引导学生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复习记忆,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生物化学的研究涉及到分子水平,只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一章中,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内容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觉,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微观世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临场感,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既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又缩短了知识的传授时间,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原则实施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理论与实际结合,发展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运用榜样和示范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可结合生物中的具体知识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实验,把科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叙述出来。如在讲解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时就可以和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病人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合成糖原或进行有氧氧化,过多的糖从尿中排走而引起糖尿;由于机体活动所需能量不能从血糖中得到供应,只有动用贮存的糖原和脂肪,并导致多食;同时血液中的高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处于缺水状态,引起病人的多饮和多尿症状;长期如此,病人体重迅速减轻,严重时由于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得不到有效转化甚至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这样的例举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
利用实验课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较快,除了分光光度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和离心技术有关的实验外,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中增加了酶联免疫技术、杂交技术、PCR技术、免疫印迹技术以及酶切实验等,不断地让学生接受新的技术与方法,实验报告采用研究生论文的格式,批改报告侧重于结果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各个环节的工作,培养动手能力,安排学生分组轮流准备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配制试剂、准备样品、安装调试仪器、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使他们主动思考实验的各环节,对关键的实验步骤心中有数。教师应观察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还可以将常用的实验器材在开始时分发给学生,由学生保管使用,每次实验前按需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转变为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体会之一。树立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习惯。树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知识、能力、品格、方法全面发展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D2010YBKT-43)
[参考文献]
[1]尹鸿藻,毕华林主编.《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芸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5.06
[3]连继勤,彭家和,何凤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4
[4]程艳敏,郭金耀.针对高校特点探索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J].教学探讨.2007,12
[5]李淑艳,王淑英等.“三优化、二指导”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09
[6]田余祥,王冬梅.提高与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2
[7]李菲,谷俐.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7,12
[8]秦 建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4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临汾)
[关键词]学风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现今,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而且,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或科研项目中。因此,如果教师不重视课堂忽视教学质量,对学风不进行改善、加强,则日后逐渐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作为生物化学的任课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深知加强学风建设要从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入手,希望通过所担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寻找培养优良学风的途径奠定基础。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对生物化学产生强烈的好奇,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才能主动、积极的去认识探究,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趣是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力求采用趣味性强、并能激发情绪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趣在愉悦中探究生物化学知识。
从教师方面考虑,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就要求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①必需要有深厚的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如生物化学研究史;②要了解生物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状况、主要矛盾和困难;③要具备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素质,如科学的思维方法、敏锐的科学问题意识;④应该对高等教育学有所把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对自己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形成经验及文字资料以备教学所用。
从学生方面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情绪,好的情绪更能促进他克服自主学习的困难,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更加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如讲授三大物质代谢后,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一个进食量大而运动量小的个体体重增加的原因和癌症病人晚期骨瘦如柴的机理。如讲到维生素时,提出为什么化妆品中经常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它们怎样起到美容作用?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从而很容易将其功能掌握。再如,讲氨的吸收时,联系临床上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的实例。通过这些使学生意识到生化知识不是纯粹的纸上谈兵,而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且是为将来实际需要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认为:“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个人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体验成功是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启发教学,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启发式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化发展,而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包含者产生问题的人所不知的东西,问题解决了,认识就前进一步。问题引导学生从已知了解未知,要求学生不仅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而且要涉及问题解决的思路。所以,在启发教学的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统一;知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统一;问题导引与启迪思路的统一。
教学时需要把单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知识网,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线索来提取知识,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理解知识,从而使知识得到更深度的加工与理解,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选择一些适合自学的章节,采取自学或自学结合课堂讨论进行学习。例如,维生素与辅酶一章,涉及水溶性维生素时,维生素B1及羧化辅酶等十种维生素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最后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启发,理顺学生的思路。这种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会学生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机会,帮助学生善于运用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下一步学习。如:在学习了核酸的结构与性质后,让学生总结比较DNA和RNA在基本组成单位、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在分布和功能上的异同。引导学生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复习记忆,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生物化学的研究涉及到分子水平,只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一章中,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内容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觉,把学生的思维带进微观世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临场感,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既简化了课堂教学程序,又缩短了知识的传授时间,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原则实施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理论与实际结合,发展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运用榜样和示范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可结合生物中的具体知识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实验,把科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叙述出来。如在讲解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时就可以和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病人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合成糖原或进行有氧氧化,过多的糖从尿中排走而引起糖尿;由于机体活动所需能量不能从血糖中得到供应,只有动用贮存的糖原和脂肪,并导致多食;同时血液中的高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处于缺水状态,引起病人的多饮和多尿症状;长期如此,病人体重迅速减轻,严重时由于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得不到有效转化甚至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这样的例举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
利用实验课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较快,除了分光光度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和离心技术有关的实验外,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中增加了酶联免疫技术、杂交技术、PCR技术、免疫印迹技术以及酶切实验等,不断地让学生接受新的技术与方法,实验报告采用研究生论文的格式,批改报告侧重于结果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各个环节的工作,培养动手能力,安排学生分组轮流准备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配制试剂、准备样品、安装调试仪器、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使他们主动思考实验的各环节,对关键的实验步骤心中有数。教师应观察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还可以将常用的实验器材在开始时分发给学生,由学生保管使用,每次实验前按需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转变为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特别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体会之一。树立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习惯。树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知识、能力、品格、方法全面发展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D2010YBKT-43)
[参考文献]
[1]尹鸿藻,毕华林主编.《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芸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5.06
[3]连继勤,彭家和,何凤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4
[4]程艳敏,郭金耀.针对高校特点探索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J].教学探讨.2007,12
[5]李淑艳,王淑英等.“三优化、二指导”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09
[6]田余祥,王冬梅.提高与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2
[7]李菲,谷俐.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7,12
[8]秦 建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4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