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村地区受到地理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家长的文化素养较低,农村地区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教育不及时。作为农村学校班主任,在引导和教育孩子过程中兼具重大的责任,特别德育方面的教育。因此,为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以班主任的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通过当下农村学校与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农村学校;班主任管理;德育工作;文化素养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推广,无论是城镇地区、农村地区或者是山区的学生,都有权利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受教育的环境较差,教学资源短缺,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等,导致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为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时,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农村学校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时面临的挑战
  相比城镇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较为短缺,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偏低,思想较为落后,忽略了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资源短缺,也不利于班主任高效开展德育工作。此外,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的德育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平等,导致德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参与负责,班级管理难度加大,任务加重,影响德育教育质量与效率。目前,大多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内容较为单一、滞后,主要通过班会和课堂讲解的方式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等进行引导,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并使得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利于对学生的生活方式、道德素养进行引导。因此,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开展文化素养培养受到一系列影响,面对着一定的挑战。
  三、农村地区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一)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增强文化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因农村学校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存在不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及文化素质的培养时,要首先重视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并定期通过培训或交流大会等方式来增强教师对德育工作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认识,引起教师的重视,并促进教师积极认真的在德育工作中开展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从教师层面增强教师的德育及文化素养培养意识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保障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文化素养培养的质量。同时,引导农村学校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借助教师力量增强学生家长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配合程度,从学校层面以及家长层面上进行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而与家长沟通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其他方式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增加对学生的关心。学校还可以根据下学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开展德育工作中文化素养培养的资源需求情况等,酌情加强德育工作建设,为农村学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德育工作资源,保障农村学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得以顺利开展文化素养,从资源以及建设层面提升农村学校文化素养培养工作的质量。
  (二)开展榜样教育,通过以身作则提高班主任魅力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首先应以身作则,通过对学生开展榜样教育,从言行上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班主任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向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得到积极的影响。班主任通过开展榜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己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无形当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看到地上有垃圾时,主动捡起,使学生能够通过班主任的言行,感受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环境、讲究卫生的能力,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三)通过细节教育,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通过细节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由于在农村地区,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学生长期与亲朋或者爷爷奶奶生活,导致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了自卑、自闭的性格。为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班主任应对这类学生进行引导,通过面对面交流、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内容的诉求,使学生能够灿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提高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同时,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利用细节教育,通过宣讲各种节假日的来源,使学生能够从细节出发,关爱他人。例如,班主任通过讲解母亲节的由来,并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母亲节礼物等,提高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另外,在细节教育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四)借助教材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
  在小学高级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判读能力,为避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良思想的引导,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仅通过班会课和课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借助教材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自从教育改革后,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增加了,各科教学教材中也增多了一些各类型的德育工作相关内容。因此,农村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可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素养可以提现在各个方面,貼近着我们的生活。此外,农村学校班主任借助教材知识开展德育工作,可以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着手,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巩固德育素质、文化素质。
  (五)创设情景教学,丰富文化素养培养的方式
  农村学校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不利于学生激情对德育工作中文化素养培养的兴趣。因此,农村学校班主任可结合现有条件、德育工作中文化素质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如,创设情景教学等。在情景教学中确定文化素养培养的背景,给大致情景纲目,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不同场景的内容,让学生代入情感,表达面对文化素养不高的现象的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通过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多种场景下的文化素养表现,通过换位思考方式让学生督促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创设多样的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德育工作中的文化素养培养,将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中文化素养培养课堂主体地位交还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一改传统枯燥、单一的培育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改善农村地区德育工作开展现状,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重视德育工作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认识,通过开展榜样教育,以身作则提高班主任魅力;采取细节教育,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借助教材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吸引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中。通过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农村地区的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改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洪.农村中学初中年级德育管理工作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70-71.
  [2]张燕.浅谈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39.
  [3]许国俊.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7):28.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作为一项学习技能可以伴随人们一生,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国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国家对于义务教育方面的学习关注越来越高,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这一阶段通过有效的外部手段进行干预与引导,能够显著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与阅读习惯。本文将从现阶段小学生所处的教育背景、课外时间安排现状及课外阅读情况着手,深入考察了解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具
【摘要】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确立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教学理论。在积极教育的理念下,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践行积极德育,我们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载体,试图探索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促使学生真正获得身心健康。同时,为转变教师与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积极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必然存在着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教学手段,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又可以让老师及时地知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展开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提问环节出现了问题,使课堂提问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发挥出真正的效果,本文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摘要】为提高网课学习效率,借助“钉钉群”平台,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把“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把“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把“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拓展;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用;导学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人们普遍停工停学,为了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各地实行“停课不停学”,我们也不例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学模式也由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如今的教育培养方式不再是为了让学生取得高分应对考试为主要目的,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就更为重要了,毕竟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启创造思维的启蒙学科,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能力等占据着重要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是小学高年段重要的语言能力,然而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难的现象。教师基于教材,整合已学知识结构和话题资源,多切入点地提炼写作背景和话题,利用思维导图提炼写作框架,用发散思维来丰富写作内容,采用改写、仿写、编写等多样化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基于教材;思维导图;个性化写作  一、问题  写作教学中存在小学生写作输出能力有限,语法错误多,写作能力提升难等现象。笔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进修、实践、研究、反思等专业化成长的路径,可以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踏上这三尺讲台已过十二个春秋了,回顾自己的来时路,点点滴滴都在心头。有欣慰,也有沮丧,有顺境,更有困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教学的一片美好星空,但却找不到前行的方向。直到一次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鲜明的教育用
【摘要】在疫情期间,很多妈妈承担着照顾家人生活起居以及监督孩子线上学习的双重压力。二孩妈妈则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平衡有学习任务大宝和学龄前没有学习任务二宝的冲突尤为突出。学校心理教师通过线上交流与妈妈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并且以“育儿公众号”为切入点帮助家长厘清两孩教养观念,实现家校良性互动。  【关键词】二孩;冲突;线上交流;育儿公众号  一、“离家出走”的妈妈  有人说这次疫情是个照妖镜,家庭生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梯度阅读展开阶段性写作活动,进而提升读写综合能力。通过直觉性阅读,学生能更好地积累素材;在理解性阅读中,学生能够分析结构;在评价性阅读中,学生能领悟作品的特色;在创造性阅读中,学生能展开多元转换,掌握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读写能力。  【关键词】梯级阅读;阶段性写作;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因为阅读
【摘要】随着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借助网络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在各类实际课堂教学中,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多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不可多得的优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融入小学法治教学活动中——在导学中勾连、在问题中驱动、在合作中统整、在专题中归类、在实践中唤醒。借助“翻转课堂”进行小学法治教育,在实践中提高法治课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素养的成效,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