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种说法,当今世界的五大科技巨头是微软、苹果、谷歌、脸书和亚马逊,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竞争可能不会终结谷歌、脸书和亚马逊在各自核心市场的霸主地位。那么,这对我们会有麻烦吗

平台在扮演上帝吗


  “曾经有一个IT届的大拿,在2005年左右就说过总有一天,如果连谷歌也搜不到某个东西,那这个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世界有可能会变成这样,这是一个预言。但是这个预言到了2020年变成了什么 总有一天,如果说一样东西是不被算法推荐的,那它就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位导演在谈及“短视频是否会对长视频产生冲击”时说的话。
  比如,当我某天打开一个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影视剧推荐的视频,因为我喜欢里面的某位演员,所以就点进去看了,那可能以后我只要一打开这个视频软件,都会给我大量推送一些影视剧推荐的视频。久而久之,我的信息接触面就只剩下影视剧短视频这一个接触点了。再如,疫情期间,有消息误传双黄连口服液可以起到有效防疫的作用,一时间各大信息平台都在推送这则消息,很多人就信以为真,然后就出现了各大药店双黄连被抢购一空的情形,最终当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辟谣,要知道,这是一件很浪费资源的事情。



  这就是推送对我们思考能力的伤害。无论是大众根据自身喜好去获取信息,还是因为平台算法接触外界信息,都会营造出一个回音壁,在这个回音壁里,你很容易会认为你的喜好就是全世界。实际上,我们获取信息的结构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久而久之就会处于蚕茧一般的狭隘空间,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与世隔绝的孤立者。这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



  此外,由于互聯网的便捷性和共享性,现在大量的信息内容生产方式都是UGC、PGC或是PUGC,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信息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的信息。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对大家思考能力的伤害,关键不在某个平台本身,而是一些算法对大家思考能力的伤害,这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

平台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那平台究竟是什么 它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平台”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指代这样的混合型实体: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与供应者之间的接口。平台与以下实体有一些共同特征:协调供应链的传统商业;连接较小的供应商与市场的中间商或批发商;连接终端用户之间的网络;供个人供应商和买家见面交易的场所或市场。
  长期以来,一些金融机构、金融组织也可以被称为平台。传统集市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为卖家、买家见面交易提供场所的平台。更近一些的例子包括能够让消费者和零售商完成交易的支付卡网络,或者是为项目开发人员和电脑用户协调技术标准和合作条款的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形式非常新颖,例如“共享经济”的对等平台。
  平台是解决经济组织基本问题的一种新方式,即在缺乏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协调供求关系。传统市场利用的是地点或时间,平台则利用技术来改进协调效果。参与者不需要在同一地点参与配置,而且交易双方无须同时进行。
  这样看来,平台更像是个场所,是连接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收者的纽带,信息接收者是有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的。而且,如今早已不是“赢家通吃”的时代,竞争公司如果能在更大的新市场打造资深的主导地位,那么将有极大的可能超越目前这些科技巨头。

善用平台的力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行业固有的模式已经发生彻底改变,人们在工作和社交上,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媒体。不论是脸书,还是微信,或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用户数都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很多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同时,平台所具有的信息易获取性和共享性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旦某个信息输入端口存在问题,随之将会产生大规模的、错误的数字化信息。这个“虚假信息”,将会瞬间被数不清的用户接收到,并可能作为判断依据,而随之也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等。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剑的锋利,不在于剑,而在于使用他的人”。数字化媒体的便捷性,不是我们滥用信息的理由,数字化媒体市场还需要更多制度上的完善与发展,以及第三方的监督。无论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的接受者,都应该善用平台的力量。
其他文献
No.1李雪琴说她有1111个创意  “开新大会”是京东超市为“双11”新品上架做的预热宣传,视频中,李雪琴作为创意提案人,一开口就有1111个创意。  时说新语:  10月下旬开始,各大电商平台的“双11”活动便陆续推出。阿里的“养猫”,拼多多的“赛车”,苏宁的“全民嘉年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稀松平常。  同样是“双11”,同样是折扣、领券,京东今年却凭借着《脱口秀大会》和李雪琴在这
期刊
品牌们大概从未像今天这样热衷年轻化,一路小跑地跟着年轻人,拿起放大镜研究他们的行动轨迹,到B站上学习弹幕热词生怕因为错过哪句“00后”黑话而显得落伍,哪里有风吹草动都要去一探究竟。这不,最近一不小心发现就连老字号药企都开始玩新花样了:同仁堂卖咖啡,张仲景卖奶茶 !年轻化背后是传统升级  同仁堂迄今已成立351年,曾为清宫供药,历经八代皇帝,它被认定是中国的第一个驰名商标,也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
期刊
喜欢玩手游的朋友,肯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游戏打久了,手指容易出汗,操作起来很不舒服。我喜欢玩“吃鸡”游戏,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次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推荐一款游戏指套,戴上去不怕出汗,于是我就准备在网上买一副游戏指套。在天猫搜索后我惊奇地发现,竟然有近3900余款游戏指套产品,月销量高达几十万单以上。  指套属于针对游戏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小众产品,虽然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却有着惊人的市场份额。大
期刊
最近,新锐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官宣周迅担任其首位全球代言人,这件事情迅速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不少人对这个组合表示诧异。  一般来说,品牌选择代言人首先考虑的是代言人和品牌的定位契合程度,不管艺人是流量为王还是作品制胜,调性很关键。因为打造品牌需要的更多的是市场的理性认知,代言人只是感性层面的推力。  以往品牌的理性一定要和代言人的感性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品牌开始进行反向行动。我们来盘点一
期刊
包政老师《营销的本质》这本书上讲到企业的三种商务活动方式模型:大规模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社区商务方式。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商务活动,都可以归纳到这三种不同的销售模式中。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在通路构建上,其发力点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营销如修路,那么修的是什么路 企业与客户之间无外乎三种联系: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所以,修路,第一是跑信息,第二是跑物品,第三是跑资金。对于不同的行业,这些东西的特征是
期刊
曾有人戏谑:这个世界有三个重要苹果,每一个都足以改变世界。一个被亚当和夏娃偷食,这是人类的起源;第二个则砸落在牛顿头上,始料未及地“砸出”万有引力;最后一个则是由乔布斯手握出场,如今不仅富可敌国,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前两个“苹果”我们已无从考究,第三个仍在持续影响世界。然而,近年来尽管苹果公司市值屡创新高,产品表现力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对手在开拓,苹果在‘堕落’,创新路
期刊
“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是营销界老生常谈的话题。时下,天气一天天转凉,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市场产品越冬已迫在眉睫。  淡季营销究竟如何开展才行之有效呢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是近年来淡季营销的精髓所在。结合饮料等快消行业特点,笔者谈谈市场越冬或者说传统淡季的事。打破思维定势是首要条件  市場要想顺利越冬做到淡季不淡,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树立“淡季的市场,旺季的思想”。  我们先看看常态下的
期刊
16世纪晚期,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西欧,由于这种花外形好看又特别稀少,欧洲的贵族把拥有它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这个时候投机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推动郁金香的价格不断升高。  慢慢地,欧洲民众也看到了此中的获利机会,开始像投机商一样狂热地炒郁金香,都想从不断上涨的价格中得利。但到了1637年2月,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  接下来的6个星期内,郁金香的价格平均下跌了90%,产生了人类史上
期刊
在这个商业世界中,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品牌差异感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同行都是在红海血泊中互相伤害,都过得很没安全感。因为,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主流的品牌营销逻辑是基于产品的,但是产品从质量、功能上来说,却越来越“差不多”。与此同时,人群却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多样化,这和产品的越来越“统一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要创新,切入点就要从以前的关注产品过渡到关注文化、关注人群的意识形态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一天晚上,在国贸高级办公楼就职的打工人Linda(为场景格调而化名)预约了滴滴打车。司机私信过来:明早去接你的话我四点就要起床,距离有点远起不来,希望你取消行程。Linda愤而质问:你是不是勇敢的打工人了 司机秒回:明早我一定准时去接你!  第二天早晨,Linda遭遇反杀,司机提前20分钟到达并打电话:快点起来,咱们别迟到了!打工人的脾气简直是一点就爆。  打工人有骨气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