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故里调查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秀(227~272年),字子期,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晋书·向秀传》记载,向秀为河内怀人,即今天的武陟县人,其故里为武陟县西尚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异议。为了解竹林七贤游历地的基本情况,我们于2007年对西尚村及其周边村镇进行了多次调查,收集到一些传说、故事,察看了一些碑刻,凭吊了向秀墓。现予以简单的介绍,以期为学术界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以便推动竹林七贤研究的深入。
  关于西尚村和向秀的传说
  西尚村位于武陟县西北25里,属三阳乡所辖,与焦作市高新区接壤,距焦作市中心20余里。在西尚村,我们拜访了李国本、刘德宽两位村民。
  李国本(又名李小满),男,汉族,1954年生,武陟县三阳乡西尚村人。1973年高中毕业,先在村科研组工作,后在西尚村中心学校教书4年,曾担任西尚村第一村民小组组长。李国本曾经系统整理过位于村东的龙泉寺的资料,尤其是遗留下的碑刻资料,也对向秀做过一些调查和研究。因此,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整理者和保护者,对这一段的历史、文物概况有相对的了解,也曾配合武陟县及其他方面做过文物调查工作。
  李国本先生介绍:西尚村,在明朝万历年间叫“向村”,在明朝末年才改称“西尚村”。“西尚村”是向秀的故里,可惜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向秀的后人了。关于向秀的情况,主要是从清朝道光年间的《武陟县志》的记载了解的。县志的《古迹志》记载:“龙泉寺,在向村,有龙泉井,传为向秀憩饮之所。”龙泉寺,就在西尚村东头的路北。龙泉寺有龙泉井遗址,现存有几通石刻碑记,可以证明“西尚村”原名“向村”,是向秀的故里。县志的《人物志》(按:应为《先贤传》)还记载:向秀在晋朝时,为侍郎,朝中的职位是散门常侍(按:应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当时,他与沁河以南的山涛(按:山涛,武陟西小虹村人。西小虹村位于沁河以南,与西尚村相距20余里)是亲戚关系;而司马懿是山涛的姑父,在朝中做兵马大元帅一类的官。山涛推荐向秀到朝中做官,向秀不愿意去,而要从事学术研究,他对老子、庄子的思想研究较深,尤对《秋水》等篇研究很深,写过《庄子注》,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影响比较大。据记载,向秀与嵇康等人在山阳,也就是在焦作的墙南一带活动,进行文化研究,还打铁、种菜。后来朝廷屡次召他,迫于无奈,向秀才到朝中为官。嵇康、吕安被害后,向秀很悲痛,对朝廷有意见,又不敢明说,就写了《思旧赋》,拐弯抹角地对朝廷进行讽刺,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该村的龙泉寺,我们遇到了刘德宽先生,他也向我们介绍了西尚村的传说。刘德宽,男,1967年生,西尚村村民,龙泉寺的管理人员。他介绍说:西尚村原名叫西向村。相传,古时候,西向村有个人在朝廷做官,是个文官。后来朝廷中出现了奸臣,想灭他的家族,过去叫株连九族,就派人来执行灭族的命令。当时,朝廷里有个清官,得到这个消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赶到西向村,将“向”字上面加上两点,就改成了“西尚村”,使全村免遭劫难。据他介绍,在古代,向村的面积相当大,村四周有围墙,南关在武陟小董乡南关庄村,北关是武陟三阳乡北关庄村;向村的东边是东尚村,只是西边说不清楚。关于向秀和龙泉寺,据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向秀是吃龙泉井的水长大的,并常到龙泉寺与寺僧长谈。
  由李国本、刘德宽的介绍可知,西尚村群众对向秀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对本村悠久的历史非常自豪,可以间接说明向秀与西尚村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西尚村为向秀的故里。
  龙泉寺概况
  龙泉寺在西尚村东头,坐北向南,原寺规模很大,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如今龙泉寺南北长仅190米,东西宽仅30米,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龙泉寺历史悠久,但具体建寺的时间缺乏记载。
  龙泉寺主殿为水陆殿三间,水陆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再前有中佛殿(梵王宫)三间,中佛殿前有山门三间。龙泉寺在明正德年间进行了重修(明之前是否重修、何时重修,现在无法考证)。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泥塑彩饰了水陆殿的佛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陶村五段弓处沁河开口冲坏寺院。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了水陆殿、中佛殿、山门等。清道光八年(1828年),又泥塑、金塑了寺中神像。龙泉寺的东西配殿、山门、勒马金殿毁坏于解放初期,水陆殿在“文革”期间被夷为平地,仅存中佛殿。向秀饮水的龙泉井在中佛殿西北角,井上有八角亭。龙泉井的历史相当长,距今有1860余年或近1900年。龙泉井封井已经600多年,至今尚未开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运粮河水电站时,龙泉寺的石碑多数被用作墙基。20世纪90年代,民间集资修复水陆殿。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原来龙泉寺的碑刻较多,但多次毁于洪灾、战乱,后来修建运粮河水电站时又被作为建材使用。但从仅存的几通石碑碑文可知,最早的记载是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此也可说明龙泉寺的悠久历史。同时,我们也希望将来有机会重新挖出埋在运粮河里的石碑,以便了解更多的历史事实。
  碑刻资料
  西尚村现残存的碑刻有6通,其中关于龙泉寺的有5通,关帝庙的1通。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阅读了碑刻上的文字。经过认真辨认,我们获取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为了解历史、破解谜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碑刻一:《龙泉寺·金塑水陆殿佛序》
  此碑为一残碑,碑身全高157厘米,宽61厘米,厚25厘米。原碑破裂为3块,遗失1块,现存2块,所存2块能够完全吻合。其中,大块长142厘米,宽61厘米,厚25厘米,下部分为三角形状;小块高60厘米,底宽37厘米,厚25厘米,上部为三角形状。此碑虽已残破,所幸的是,碑文的主要内容被保留了下来。碑首有“龙泉寺记”篆额,两侧绘有龙凤图案。碑身正文记载:
   传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禹闻善则拜。何以言之?盖善□□常之□名也。秉于降□之初,因事而发,乌容止遏哉?《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书》曰:“惠迪吉。”《礼》曰:“毋不敬。敬者,德之聚也。”故圣人以六经垂教万世,无非欲人革其非心而全其善心也。而或成圣成贤,皆其(按:应为“基”字)于此。而为忠臣孝子,亦莫不求乎此矣,假外求哉?善之于人,诚大矣,可不敬慎□(按:应为“之”字)又慎与?若夫建殿宇以爰神,设典祀以享神。勿论善之大小,实实落落,勤勤恳恳,无怠无欺。行之日久不变,转祸为福。若功命富贵,若寿考子孙,则不期得而自获矣。
  神福之报善人者,岂浅鲜哉?武邑治北有村曰尚村,有寺曰龙泉寺,盖为一郡名胜之寺也。惜乎水陆殿无佛像,有乔君等相聚之议曰:“寺殿无佛,则不足以壮人之观瞻,又何以动人之礼拜乎?”因是□□己金,共缔一社金佛像,一堂金碧交辉,□□因志。工竣事就,岂可泯然不传焉,故刊石以志云。
  ……
  大清康熙拾伍年柒月三十日立
  碑刻的时间是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距今330余年。由 “武邑治北有村曰尚村,有寺曰龙泉寺,盖为一郡名胜之寺也”的碑文可知,在清康熙十五年时,该村名为“尚村”,有寺名为“龙泉寺”。
  碑刻二:《重修龙泉寺序》
  龙泉寺所存《重修龙泉寺序》碑刻,碑身高172厘米,宽64厘米,厚25厘米。在碑右上方有一小坑,坑长6厘米,宽3.5厘米,深4厘米,呈不规则形。此碑原立在龙泉寺山门。相传,古时龙泉寺山门前夜间发亮,人们不知何故,后被南蛮人发现,此碑顶有夜明珠,伺机盗去,遂留下此坑。该碑刻内容为:
  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尚村,向侍郎之故里。旧有龙泉寺,因居运、沁两河之中,故名焉。至乾隆二十六年,陶村堤决,洪水洋溢,庙宇倾圮。环而居者,咸有今不古若之叹。然徒托空言,莫能为力,亦无如何耳。惟柴秉戌之母善心勃发,纠合本社李辛、柴秉素一德一心,各捐赀财,重修寺院,欲著为久大之模。然工程浩大,以为不足;又尽心募化,后建水陆庙,中修古佛殿,前创山门三楹。一时庙貌维新,圣像辉煌。庶妥侑,于是乎有□神人,于是乎胥悦猗欤休哉,何其善欤!且是寺也,南临勒马金殿,北望结义桃园,前后辉映,庄严雄伟,岂不为一社之观哉?兹当工程告竣之期,嘱予为文,勒石以传不朽云。又续吾友张永福诗《龙泉于古》五言六韵于后,诗曰:“向秀佳城在,龙泉古寺泯。何曾云雾霭,不复水烟新。钟鼓今虽设,池塘昔已沦。梵王沉大水,宝殿化微尘。先进皆为鬼,将来孰事神?黄金铺福地,端赖有缘人。”
  ……
  大清乾隆五十年岁次乙巳二月仲春二十五日谷旦敬刊
  碑刻的时间为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距今220余年。当时该村名为“尚村”,而且是“向侍郎之故里”,有龙泉寺一座。碑记还说明当时重修了龙泉寺中的水陆殿、中佛殿、山门。同时,碑记记载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武陟县曾发生特大洪水,原因是陶村五段弓处沁河堤决。
  碑刻三:《□□□□□□□记》
  该碑为残碑,而且石碑的题记残缺,故不知为何事所立;但从碑记内容来看,龙泉寺因“沁水淹没而园道场忽变为荒凉平沙”,柴王氏及其子联合李辛、柴秉素等72人同心协力而重建佛殿。碑阴全为捐款人名单。碑文曰:
  □□□□□□□记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是知宏功。□□武邑西北隅仅二十里许曰尚村,原有龙泉寺一所,其寺北临□运粮御河,南邻侍郎向秀古冢,东西复通山陕大道,地势平夷。树木因沁水淹没而园道场忽变为荒凉平沙矣。本社柴王氏及其子秉□工程阔丈(力),为不能胜,因纠合李辛、柴秉素等七十二人同心协力,既赞襄其事。是以善劝善,一人倡而众人效,故未逾三载而佛殿山门新功告成矣。祝录为文以传后,予孤陋寡闻,自愧不文亦第即当前耳。
  ……(捐款人名录略)
  大清乾隆五十年岁次乙巳仲春三月二十五
  该碑同为清乾隆五十年所立,由碑文所记的“□□武邑西北隅仅二十里许曰尚村,原有龙泉寺一所,其寺北临□运粮御河,南邻侍郎向秀古冢,东西复通山陕大道”可知,在乾隆年间,该村也称为“尚村”。
  碑刻四:《重装龙泉寺梵王宫神像记》
  该碑刻镶嵌于中佛殿左侧的墙体之中,为长方形,长98厘米,宽63厘米。碑文曰:
  尝闻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故吉人为善,惟日不足,更孜孜不息。是知杲神俊秀,永始不损,善者处心敬治也。武陟西北隅平一(?)里西尚村,旧有龙泉寺一所。中有梵王宫,内中神像蒙尘。环寺绅民,无有起以装者。一旦,宫中火神奋发,大显英灵,托附东尚村张姓名安者,张安又传刘门大姑圣刘张氏,□氏夫建子亦乐助也,俱欲改旧更新。身乏资财,善志难彰。于斯纠合李柴氏,同心协力,由五月十五日咸至龙泉寺焚香公议寿(按:应为“筹款”)金装神像事,各捐其资。恐财有乏,工难告竣,由□以善劝善,□□乡以寡集多。经营余(按:应为“金”字)装,不遗余力。未经年,厥工告竣。原之残破者,始焕然而一新。余鲁,作记不敢□□□天,特联写俗情,以垂永世不朽云。
  ……
  民国柒年贰月下浣敬立
  从该碑文记载可知,民国7年,即1918年,碑文“武陟西北隅平一(?)里西尚村,旧有龙泉寺一所”、“托附东尚村张姓名安者”中出现了“西尚村,旧有龙泉寺一所”及“东尚村”的字样。
  从清康熙十五年的《金塑水陆殿佛序》到乾隆五十年的《重修龙泉寺序》,再到民国7年的《重装龙泉寺梵王宫神像记》,其碑文都说明了西尚村为向秀的故里,有龙泉寺。
  碑刻五:《怀庆府武陟县西北路向村重建关圣帝君勒马停锋亭碑记》
  历史上,在龙泉寺外东南角原有汉寿亭侯关羽之勒马金殿三间。西尚村现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关帝庙记”篆额的《怀庆府武陟县西北路向村重建关圣帝君勒马停锋亭碑记》碑刻,碑文记载:
  武陟西北二十五里许有村曰向村,乃晋向侍郎之故里也,其居址莫考焉,而璞玉浑金之遗风,人所慕仰,余己巳岁□蒙小高镇历五载,习慕其风而往观之。见路北有亭二楹,咸称为关帝君勒马停锋亭也。然而雕(凋)残已甚矣。越二岁,丙子余复馆小高,春暮有瑞公张君者嘱余为文,余询其故,据称勒马亭创建莫记而风雨损坏,村人咸议重修之,独惜其规模狭隘且逼近路边,非所以妥□神也。欲北迁数步重建四楹以奉之第。经费颇多,钱粮无继,皆有难色。守信王君者果断有为人也,挺然而前曰:“众擎易举矣,何难之有哉!”遂纠合十会首,身先倡率募化善众,而诸会首劝捐殷勤亦不惮劳。由是善念所感,人心趋向,无远无近,莫不争先输赀。虽其间多寡不同,而贮积均足支用。于是选买梓材,鸩督众工,经之营之,不数月而告成。诚有如王君所谓众擎易举之说矣。厥功既成,但见金碧辉煌,照耀一方,举从前之□(狭)隘□(年)处者,至此而廊然恹如,焕然□(改)观矣。然是谁之力哉?讵非众善人施予之绩与王君十会首倡率之功欤,□勒琐珉以垂不朽,是以于马,余闻而叹曰:呜呼!修建善之征著者也,一有倡率而人之响应也,如此则善之良其不□(民)千人心从可识矣。余鄙陋无能文焉,第郎张君之所称述而笔之两是为序。
  温县儒学生员柴撰之并书丹
  本社儒童柴玉璐篆额
  大清乾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四月癸巳初一日勒石
  会首:柴玉珲、张可敬、□□信、赵林章、孙克秀、晋大全、张有库、孙克昌、赵永昌、张学文、孙克金
  该碑刻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碑文明确记载,武陟西北二十五里的“向村”“乃晋向侍郎之故里”,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其居址莫考”而已。也就是说,在1756年,该村仍被称为“向村”。
  有趣的是,早在康熙年间,该村就被称为“尚村”,然而到乾隆年间,又变成了“向村”。由此可见,“西尚村”与“向村”之名是混淆的。另外,耐人寻味的是,同为清道光年间的产物,关于“西尚村”与“向村”的记载是有分歧的。清道光九年(1829年)《武陟县志》的《古迹志》关于龙泉寺有如下记载:“龙泉寺,在向村,有龙泉井,传为向秀憩饮之所。”而清道光八年(1828年)龙泉寺的一通石碑则记有“西尚村”的文字。
  碑刻六:道光八年残碑
  现存的石碑为一残碑,由三部分组成。碑身高102厘米,宽50厘米,厚9.5厘米。该碑为清道光八年所立,记载了当年龙泉寺金塑佛像之事。由于石刻曾经被村民用作牛槽,所以中间约36厘米宽被牲口所舔,未留字迹,也未见题名。但残存的“东尚村捐钱伍仟壹佰伍拾文,西尚村捐钱拾仟零叁佰文,柴尚村捐钱伍仟贰佰伍拾文”等碑文已告知人们,在道光年间,这一带已有“东尚村”、“西尚村”、“柴尚村”了。
  从道光年间的两则文献来看,向秀故里的名字,“向村”与“西尚村”是共同使用的;或者说“向村”之名,逐渐被“西尚村”所取代。在官修地方志中仍沿用“向村”,而在民间基本上已用“西尚村”之名了。
  同样类似的问题是,前引的民国7年《重装龙泉寺梵王宫神像记》碑文出现了“西尚村,旧有龙泉寺一所”以及“东尚村”的字样,但民国20年(1931年)《续武陟县志》载向秀冢时却曰:“在尚村,祖传尚村原为向村,即向秀故里。”这里的“尚村”即“向村”,且未提及“西尚村”之名。
  综而言之,以龙泉寺为坐标,向秀故里的村名,应当有“向村”、“尚村”、“西尚村”的系列称谓,同时也有一个演变过程,也就是说,该村原为“向村”,可能源于村中姓“向”的人数占多数而得名,向秀出生于该村就是一证。后来,由于当地人的土语发音问题,将“向”发音成“尚”或“上”,将“向村”发音为“尚村”或“上村”。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实例:今天沁阳市的一个乡镇为西向镇,然而几乎包括沁阳全市在内,也包括济源市的东部、博爱县的西部,均将“西向镇”发音为“西尚(上)镇”。由“尚村”变为“西尚村”应当源于地理因素而区别于“东尚村”、“柴尚村”形成的。如今“西尚村”、“东尚村”、“柴尚村”这三个村,依然存在。
  向秀墓冢及其后人
  关于向秀的墓冢,在调查之前,我们通过武陟县政协的文史资料了解到:
  向秀墓,位于武陟县城西25华里尚村西南500米的冢头村东百米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南傍沁堤,北望太行,西为冢头村,东临平原绿洲,西北与其子墓相对而置。
  向秀冢,东西34米,南北47米,高2米,占地1690平方米。其子墓在该冢西北60米处,冢东西11米,南北20米,高1.9米,占地220平方米。二冢东南至西北在一条线上。
  另据民国20年《续武陟县志》载:向秀冢,“在尚村,祖传尚村原为向村,即向秀故里。前志:龙泉寺在尚村,有龙泉井,传为向秀憩饮之所。刘威《武陟咏古诗》‘偶过向村间纵月,犹闻风笛起林端’,则尚村之为向村无疑。而此冢传为向常侍冢,其或然欤”。
  在李国本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凭吊了向秀墓。李国本先生介绍,在过去,西尚村、东尚村、柴尚村以及冢头村统称为向村。冢头村位于西尚村南边,原为向秀的花园。向秀去世后,埋葬在冢头村。向秀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向纯,一个叫向悌,都在朝中做官,一个是御史中丞,一个是御史大夫。可惜他们在历史上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后也不知所终。据说,冢头村的“尚”姓和“常”姓居民就是向秀的后代,只是大家不愿承认而已。
  “冢头村的‘尚’姓和‘常’姓居民是向秀后代”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地人的土语发音有将“向”读为“尚”音的;同时,焦作一带至今也还有一条重要的语音现象,即“尚”与“常”的发音相混淆,将“尚”姓读作“常”姓,把“常”姓念作“尚”姓。
  据说明朝中期西尚村中还有姓“向”的,但现在已经没有了。西尚村现在的居民主要是李姓,是明初自山西迁到小刘村,清雍正年间又由小刘村迁至西尚村的。李国本为李氏第26代。当问及西尚村为何没有“向”姓居民时,刘德宽解释说:原因可能是元末明初朱元璋“血洗怀庆府”的缘故,当时的居民被杀光了,现在的居民来自明初的山西洪洞移民。
  提及向秀的遗迹、遗物,李国本先生说:可以说啥都没有。一是历史太长了,过去即便是有一些和向秀有关的东西,也会在历史的风雨中毁坏殆尽,没有保存下来。二是历代都有洪水泛滥,将遗迹毁坏了。比如说,《重修龙泉寺序》记载“至乾隆二十六年,陶村堤决,洪水洋溢,庙宇倾圮”。据祖辈上讲,当时灾情特别严重,波涛翻滚,白浪滔天,放眼田野,一片汪洋,村中除邱家楼房、王家客栈、李九中的房屋外,其余房屋全部都倒塌掉了。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当时也不注意保护文物古迹。所以,除了向秀的墓冢,现在几乎看不到其他属于向秀的遗迹、遗物了。
  刘德宽先生的外祖父家就在冢头村,他在冢头村长到8岁才回到西尚村。关于冢头村“尚”姓、“常”姓的具体来历,他也说不清楚,不了解。冢头村是向秀的后花园,有大冢和小冢两个冢。大冢是向秀的冢,小冢是向秀儿子的冢。
  在冢头村,我们拜访了原冢头村党支部书记孙发茂先生。孙发茂,男,现年67岁。他告诉我们:向秀的墓冢(当地称为“大冢”)与向秀儿子的墓冢(当地称为“小冢”)之间,在地下有一个用砖砌成的洞(通道)。几十年前,冢头村为灌溉农田打井时,曾挖出一个东南至西北走向的洞,没有人敢进去,后就将洞口堵住填平。因此说,这两个冢是相通的。村里就换了个地方打了一口井。
  孙先生还介绍道:截至目前,向秀墓至少两次被盗。第一次,盗贼接近了墓体,未曾打开;第二次被盗是在一个雾天的晚上,盗贼打开了墓体,并向西挖了四五步长,也不知道盗贼们究竟盗走了啥东西。当我们继续询问有关向秀更多的情况时,孙发茂老人一方面推荐了冢头村村西头的常照云,另一方面,嘱咐我们多多呼吁,让政府重视向秀墓,多拨些款,好好保护。
  常照云,男,1930年出生,为冢头村村民。常先生告诉我们:向秀的老家在西尚村。冢头村这个地方当时是向秀的花园,有几十亩大。据当地传说,小冢很灵验,村人需要借什么东西的话,前一天夜里在小冢前烧一烧香,第二天,所要借的东西就都齐备了。这一传说也为刘德宽先生所证实,只是没有人验证罢了。
  关于打井的事,常先生也谈到:大冢与小冢相通(我们对山涛故里调查时同样了解到,山涛墓与他两个儿子的墓是相通的。这一点应当引起考古界的注意)。以前打井时,挖出一个用砖砌成的砖洞,高有四五尺,可以走过人,但没有人进去。打井的时间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为了便于我们更为清楚地了解打井的事,常先生又为我们推荐了冢头村二队的张立敬。在问及向秀的其他传说或故事时,均一再推诿,一概不知道。而且,他坚持认为:冢头村的“尚”姓、“常”姓与向秀没有任何关系,“常”姓是由山西洪洞迁居而来的。
  张立敬,男,现年79岁。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生产队长。对于当时打井的细节,张立敬老人叙述的内容与前面几位知情人的介绍大体一致,就是在打井的具体时间上存在较大出入。张先生一再坚持,自己没有参与打井,仅仅是听祖父所讲。井是祖父一代打的,应当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同样,在问及向秀的其他传说或故事时,均一概不知道。
  余论
  通过调查,对西尚村的历史演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向秀故里,能够印证的材料一是传说、二是墓冢。在调查中,我们始终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在被问及向秀的具体事情时,冢头村的人为什么或三缄其口,或闪烁其词。联想起通往向秀墓的道路,更让人感到不解:西尚村和冢头村基本上处在南北相对的位置上,彼此相距不远,实际上两村田地直接衔接。但是两村之间却没有一条直接相通的道路!我们一行人从西尚村到冢头村去,就是出西尚村向东,到县级公路向南,然后再由县级公路折向西行,绕来绕去才到了冢头村。对此,李国本先生一句“因为两个村儿有矛盾呗”的回答,着实让调研组成员在很费了一番功夫之后仍然不得其解。对此,刘德宽先生则解释为:冢头村村民的本性比较倔强,心里也可能存有疑问,不知你们调查者的身份,所以不愿意多谈,存在戒备心理。调查缺乏一定的深度,所以进一步的工作,尚有待今后来进行。
  (题图:向秀墓冢)
  ———————————————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尤其是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要立德树人,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的贡献者.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执行力的缺乏会加大学生的迷茫与焦虑,继而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
比较阅读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开展阅读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通过对一组或者一类文章进行同时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不同的文章中的相近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掘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
一个名叫科诺克的法国医生,让圣莫里斯镇上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地相信自己得了病。这是法国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里的情节。科诺克的“医学主义”认为,“所谓正常人只不过是一些不自知的病人”。近年来,一种“神秘的怪病”令许多人感到“惶恐”不安,即使是权威医疗机构的解释,也无法抚慰病人的身心,他们只能通过网络相互“取暖”。互联网是否扮演了科诺克医生的角色?    看上去,刚刚年过五十的林军是一位标准的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