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指导,在保有青少年特有的情感特征的基础上,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作文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水平,增强中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习作信心,本文简单从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 情境 命题 阅读 评价
作文,学生心灵的体现;作文,学生情感的发泄口;作文,见证学生成长的足迹。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许多教师疲于“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于永正语)。学生习作中的“三话”(即假话、空话、套话)极为盛行,几乎看不到“绿色作文”。这些旧的作文教学方式亟待解决,探寻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快乐作文,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语文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进行了下面几方面的尝试: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在联想中寻找作文的快乐因子。如在生活中,学生做家务,看电视,与伙伴们一起嬉戏等等,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将之记录下来,便是极好的写作的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这样学生便有源源不断的东西写出来:写自己看到的春天的美景;写自己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著;……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米”从哪里来?就是要靠生活的积累。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五彩缤纷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作文当做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为习作就是他们快乐生活的剪影。
二、作文教学内需化。
在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上,作文在特定的情境下就能化为学生的内需力。学生对于习作就不再畏惧困恼,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人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教学要“学以致用”。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把作文作为一种内在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在一次作文教学课上,我先让学生们在白纸上写下自己至亲至爱的五位亲人的名字,接着孩子在我的要求下,划掉指定的一个人物 ,让他们感受到失去家人的心情,并且把划去所选择的人名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心情表述出来。当划第一个人的时候,学生就很心疼,说自己不敢划,感觉划掉哪个都像失去了双手,再划一个就像狼狈的小狗,划掉最后一个的时候,学生撕心裂肺的一声“不”让我震撼了,孩子说他仿佛从阳光明媚的春天跌入到冰冻三尺的冬天;从鸟语花香的早晨跌入凄风苦雨的夜晚;从美妙的天堂跌入了恐惧的地狱。这时我引导孩子回想所爱的人与自己相处的场景画面,亲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就这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孩子一直在回想着。这时,孩子们相继开始自觉地把纸、笔拿出来了,他们说他们想记下这时刻,让自己永远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懂得珍惜亲人。在这节课中,孩子们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写作。
由此可看出,能够创设有效情境 ,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孩子的思想就能很自然地述诸笔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不断地激发和引导来培养的,甚至需要教师去揣测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就能奏出你意想不到的音符 。当习作成为了他们情感的宣泄口,作文也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了。
三、作文教学个性化。
欲望决定了生命的行为。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接下来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在作文天地里驰骋。作文教学必须真正的让学生的心灵放飞起来,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里大胆地飞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不要固定作文题目,不要束缚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自主作文是交还学生自主写作权利,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内容成文,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用他们自己独有的视角透视生活,观察事物,观察世界。 每周我都会让孩子有一堂自由写作的时间,孩子们自己拟题,自己写内容,写完后集体来评价,选出好的作文,当场与全班同学分享。自主作文给了孩子新鲜的空气,让孩子能活动自如。
四、作文与阅读携手。
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美,就能在写作中不自觉地锤炼自己遣词造句;在阅读中感知文章的写作方法与叙述顺序,就会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构思文章的写作技巧。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学生抓住盼春、绘春、送春,对文章进行总体的把握,并且了解文章是通过对春归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能很好的把握描述的角度。所以,当学生写《日出》就能够学以致用懂得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并抓住太阳的行、色对其进行描绘,生动而有顺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教材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让写作与阅读同行,和阅读齐头并进。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爱读书,学会读书,认识了善良而充满想象力的安妮;机智而又勇敢的格列夫;充满冒险精神的鲁滨逊;单纯可爱的小王子……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比,快乐无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做某事 ,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尤其如此。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让激情点燃作文的希望,让梦想放飞作文的翅膀。倾注真情,体验生活,将是好作文最好的见证。
【关键词】生活 情境 命题 阅读 评价
作文,学生心灵的体现;作文,学生情感的发泄口;作文,见证学生成长的足迹。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许多教师疲于“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于永正语)。学生习作中的“三话”(即假话、空话、套话)极为盛行,几乎看不到“绿色作文”。这些旧的作文教学方式亟待解决,探寻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快乐作文,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语文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进行了下面几方面的尝试: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在联想中寻找作文的快乐因子。如在生活中,学生做家务,看电视,与伙伴们一起嬉戏等等,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将之记录下来,便是极好的写作的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这样学生便有源源不断的东西写出来:写自己看到的春天的美景;写自己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著;……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米”从哪里来?就是要靠生活的积累。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五彩缤纷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作文当做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为习作就是他们快乐生活的剪影。
二、作文教学内需化。
在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上,作文在特定的情境下就能化为学生的内需力。学生对于习作就不再畏惧困恼,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人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教学要“学以致用”。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把作文作为一种内在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在一次作文教学课上,我先让学生们在白纸上写下自己至亲至爱的五位亲人的名字,接着孩子在我的要求下,划掉指定的一个人物 ,让他们感受到失去家人的心情,并且把划去所选择的人名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心情表述出来。当划第一个人的时候,学生就很心疼,说自己不敢划,感觉划掉哪个都像失去了双手,再划一个就像狼狈的小狗,划掉最后一个的时候,学生撕心裂肺的一声“不”让我震撼了,孩子说他仿佛从阳光明媚的春天跌入到冰冻三尺的冬天;从鸟语花香的早晨跌入凄风苦雨的夜晚;从美妙的天堂跌入了恐惧的地狱。这时我引导孩子回想所爱的人与自己相处的场景画面,亲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就这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孩子一直在回想着。这时,孩子们相继开始自觉地把纸、笔拿出来了,他们说他们想记下这时刻,让自己永远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懂得珍惜亲人。在这节课中,孩子们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写作。
由此可看出,能够创设有效情境 ,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孩子的思想就能很自然地述诸笔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不断地激发和引导来培养的,甚至需要教师去揣测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就能奏出你意想不到的音符 。当习作成为了他们情感的宣泄口,作文也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了。
三、作文教学个性化。
欲望决定了生命的行为。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接下来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在作文天地里驰骋。作文教学必须真正的让学生的心灵放飞起来,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里大胆地飞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不要固定作文题目,不要束缚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自主作文是交还学生自主写作权利,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内容成文,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用他们自己独有的视角透视生活,观察事物,观察世界。 每周我都会让孩子有一堂自由写作的时间,孩子们自己拟题,自己写内容,写完后集体来评价,选出好的作文,当场与全班同学分享。自主作文给了孩子新鲜的空气,让孩子能活动自如。
四、作文与阅读携手。
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美,就能在写作中不自觉地锤炼自己遣词造句;在阅读中感知文章的写作方法与叙述顺序,就会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构思文章的写作技巧。比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学生抓住盼春、绘春、送春,对文章进行总体的把握,并且了解文章是通过对春归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能很好的把握描述的角度。所以,当学生写《日出》就能够学以致用懂得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并抓住太阳的行、色对其进行描绘,生动而有顺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教材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让写作与阅读同行,和阅读齐头并进。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爱读书,学会读书,认识了善良而充满想象力的安妮;机智而又勇敢的格列夫;充满冒险精神的鲁滨逊;单纯可爱的小王子……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比,快乐无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做某事 ,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尤其如此。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让激情点燃作文的希望,让梦想放飞作文的翅膀。倾注真情,体验生活,将是好作文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