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58例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给予自制的复方雄黄软膏剂外敷,一天3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于治疗第1、2、3、5、7、10、12、14天复诊,观察患者疼痛改善状况及皮损恢复情况,按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分,并计算疗效指数;结果 58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平均止泡时间为2天,红斑消退时间为3天,结痂时间为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9天;结论 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带状疱疹;复方雄黄软膏剂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65-02
2012年9月—2014年1月,我们用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入组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除去2例脱落病例,有效病例为58例。其中男性病例数为32例,女性病例数为26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赵辩”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以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患者皮肤自觉感到灼痛或灼热,触之有明显的痛觉,皮损具有成簇水泡,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具有明显神经痛的特点。
1.3 病例纳入标准
1.3.1 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3.2 门诊皮肤科患者,患病在6天之内。
1.3.3 年龄在25-70周岁之间。
1.3.4 患者发病部位具有水泡、红斑、皮损及神经痛等特点。
1.3.5 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4.1 年龄小于25周岁或大于70周岁。
1.4.2 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1.4.3 患者发病部位不同时具备水泡、红斑、皮损和神经痛等特点。
1.4.4 患者患病超过6天且接受药物治疗者。
1.4.5 特殊型带状疱疹及严重的带状疱疹需住院治疗者。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1.5 剔除标准
1.5.1 治疗中出现合并感染需住院治疗者。
1.5.2 违背治疗方案、擅自停药、使用其他药物、不按时接受随访者。
1.5.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并发症不适合继续治疗患者。
1.5.4 失访者。
2 研究方法
2.1 复方雄黄软膏剂的制备
2.1.1 将雄黄、白芷、冰片各5g,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2.1.2 将硬脂酸7g,单硬脂酸甘油酯4g,白凡士林7g,液状石蜡12g,十八醇4g混合加热并维持到85℃作为油相。
2.1.3 将甘油10g,水50ml,十二烷基硫酸钠0.22g混合加热到88℃作为水相,将水相缓缓加入到油相中冷却到50℃作为基质。
2.1.4 将雄黄、白芷、冰片细粉混合物与氮酮1.5g,尼泊金乙酯0.1g加到上述基质中,做成复方雄黄软膏剂。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将患者给予自制的复方雄黄软膏剂外敷,一天3次,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2周。请患者于治疗第1、2、3、5、7、10、12、14天复诊,观察并记录指标。对治疗结束后仍有神经痛的患者,第30天随访,记录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并记录出现的例数。
2.3 疗效评定
2.3.1 观察指标
2.3.1.1 疼痛状况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无痛,0分;轻度疼痛、能忍受,1-3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能忍受,4-6分;重度疼痛,7-10分。
2.3.1.2 皮损变化状况观察指标
2.3.1.2.1 皮损面积
0分 无皮损
1分 皮损面积<50cm2
3分 皮损面积50cm2-99cm2
5分 皮损面积>100cm2
2.3.1.2.2 红斑:
0分 无红斑
1分 淡红斑
2分 水肿型红斑
3分 水肿型鲜红斑
4分 紫红斑
2.3.1.2.3 水疱
0分 无水疱
1分 轻度水肿或水疱塌陷、结痂
2分 散在针尖至粟粒大丘疱疹
3分 密集丘疮疹、水疱
4分 脓疱,血疱或大疱
2.3.2 疗效评价标准
按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分,疗效指数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无效:皮损消退<50%,疼痛无明显减轻,疗效指数<50%; 有效:50%≤皮损消退<90%,疼痛减輕,50%≤疗效指数<90%;显效:90%≤皮损消退<100%,疼痛明显减轻,90%≤疗效指数<100%; 痊愈:皮损消退完全,无疼痛和后遗神经痛,疗效指数100%。
3 结果
58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平均止泡时间为2天,红斑消退时间为3天,结痂时间为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9天。30天后随访,出现后遗神经痛的例数为2例。
4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串疮,源于《医宗金鉴》,多由湿热毒邪,郁结肌肤,化火伤营,营卫失调所致,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雄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之功;冰片性味苦寒,善散郁火,外用时可止痛,为治疡要药;白芷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作用。多年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2]-[4]证明这三种药材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不但能够快速消除红肿的疱疹、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对比显著。但是自拟的雄黄外敷制剂制备工艺粗糙、制备条件简陋,在透皮吸收方面不能发挥其药物的全部作用,且微生物的大量寄存,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给治疗带来障碍。笔者借鉴了唐山市人民医院的老药方,将传统的中药学与现代的透皮给药技术相结合,制备复方雄黄软膏剂,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辩.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第4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94-395.
[2]包佐义, 任天丽. 复方雄冰矾糊治疗带状疱疹41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4, 11 (4) : 25.
[3]杨玉祥, 李传武. 复方雄黄酊外搽治疗带状疱疹40例[J]. 河北中医, 2003, 3(25): 181.
[4]王海霞, 马颖姬. 雄黄加白芷治疗带状疱疹32例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04, 6(6): 4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正杰,男,34岁,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药理学
【关键词】 带状疱疹;复方雄黄软膏剂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65-02
2012年9月—2014年1月,我们用复方雄黄软膏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入组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除去2例脱落病例,有效病例为58例。其中男性病例数为32例,女性病例数为26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赵辩”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以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患者皮肤自觉感到灼痛或灼热,触之有明显的痛觉,皮损具有成簇水泡,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具有明显神经痛的特点。
1.3 病例纳入标准
1.3.1 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3.2 门诊皮肤科患者,患病在6天之内。
1.3.3 年龄在25-70周岁之间。
1.3.4 患者发病部位具有水泡、红斑、皮损及神经痛等特点。
1.3.5 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4.1 年龄小于25周岁或大于70周岁。
1.4.2 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1.4.3 患者发病部位不同时具备水泡、红斑、皮损和神经痛等特点。
1.4.4 患者患病超过6天且接受药物治疗者。
1.4.5 特殊型带状疱疹及严重的带状疱疹需住院治疗者。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1.5 剔除标准
1.5.1 治疗中出现合并感染需住院治疗者。
1.5.2 违背治疗方案、擅自停药、使用其他药物、不按时接受随访者。
1.5.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并发症不适合继续治疗患者。
1.5.4 失访者。
2 研究方法
2.1 复方雄黄软膏剂的制备
2.1.1 将雄黄、白芷、冰片各5g,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2.1.2 将硬脂酸7g,单硬脂酸甘油酯4g,白凡士林7g,液状石蜡12g,十八醇4g混合加热并维持到85℃作为油相。
2.1.3 将甘油10g,水50ml,十二烷基硫酸钠0.22g混合加热到88℃作为水相,将水相缓缓加入到油相中冷却到50℃作为基质。
2.1.4 将雄黄、白芷、冰片细粉混合物与氮酮1.5g,尼泊金乙酯0.1g加到上述基质中,做成复方雄黄软膏剂。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将患者给予自制的复方雄黄软膏剂外敷,一天3次,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2周。请患者于治疗第1、2、3、5、7、10、12、14天复诊,观察并记录指标。对治疗结束后仍有神经痛的患者,第30天随访,记录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并记录出现的例数。
2.3 疗效评定
2.3.1 观察指标
2.3.1.1 疼痛状况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无痛,0分;轻度疼痛、能忍受,1-3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能忍受,4-6分;重度疼痛,7-10分。
2.3.1.2 皮损变化状况观察指标
2.3.1.2.1 皮损面积
0分 无皮损
1分 皮损面积<50cm2
3分 皮损面积50cm2-99cm2
5分 皮损面积>100cm2
2.3.1.2.2 红斑:
0分 无红斑
1分 淡红斑
2分 水肿型红斑
3分 水肿型鲜红斑
4分 紫红斑
2.3.1.2.3 水疱
0分 无水疱
1分 轻度水肿或水疱塌陷、结痂
2分 散在针尖至粟粒大丘疱疹
3分 密集丘疮疹、水疱
4分 脓疱,血疱或大疱
2.3.2 疗效评价标准
按尼莫地平法进行评分,疗效指数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无效:皮损消退<50%,疼痛无明显减轻,疗效指数<50%; 有效:50%≤皮损消退<90%,疼痛减輕,50%≤疗效指数<90%;显效:90%≤皮损消退<100%,疼痛明显减轻,90%≤疗效指数<100%; 痊愈:皮损消退完全,无疼痛和后遗神经痛,疗效指数100%。
3 结果
58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平均止泡时间为2天,红斑消退时间为3天,结痂时间为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9天。30天后随访,出现后遗神经痛的例数为2例。
4 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蛇串疮,源于《医宗金鉴》,多由湿热毒邪,郁结肌肤,化火伤营,营卫失调所致,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雄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之功;冰片性味苦寒,善散郁火,外用时可止痛,为治疡要药;白芷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作用。多年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2]-[4]证明这三种药材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不但能够快速消除红肿的疱疹、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对比显著。但是自拟的雄黄外敷制剂制备工艺粗糙、制备条件简陋,在透皮吸收方面不能发挥其药物的全部作用,且微生物的大量寄存,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给治疗带来障碍。笔者借鉴了唐山市人民医院的老药方,将传统的中药学与现代的透皮给药技术相结合,制备复方雄黄软膏剂,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辩.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第4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94-395.
[2]包佐义, 任天丽. 复方雄冰矾糊治疗带状疱疹41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4, 11 (4) : 25.
[3]杨玉祥, 李传武. 复方雄黄酊外搽治疗带状疱疹40例[J]. 河北中医, 2003, 3(25): 181.
[4]王海霞, 马颖姬. 雄黄加白芷治疗带状疱疹32例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04, 6(6): 4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正杰,男,34岁,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