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角度思维也可以称为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和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寻求思维的多向性。它避免了考虑问题的单一性,使思维不至僵化。理所当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其主要体现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
关键词:多角度思维;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逆性思维;创新思维
一、注重数学课本阅读,先学后教,促多角度思考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更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满堂灌,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使学生能从中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后“茶馆式”教学理论中指出:“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是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还是要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管学生在想什么,只管教师讲的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尤其是关注‘相异构想’的暴露与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后“茶馆式”教学继承了“茶馆式”教学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即: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和上课“议”为核心。同时,又有了三点发展:一是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从过去“书中学”(接受性学习),变成“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二是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形成了“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3个环节。三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即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二、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学中要掌握“双基”,强化对基础题的练习与反思,及时总结,促使提升。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模式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解题,积累更多的“题型——解法”模式和初步解题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教学生学会思维,即不只是为学会解决某一道数学题,更是基于数学解题而学会如何思维。在这里明确解题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因此要加强思想方法教育,了解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理解解题技巧的知识本源,从而使学生能够“初步驾驭这类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节课,先学、先汇报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一课时,刚揭示完课题,我便问:同学们,关于比,你想学会什么?生1:比的含义是什么;生2:比有什么作用;生3:比的公式是什么;生4:比的各部分名称叫什么;生5:比的读写法;生7:怎样来比……我也顺势补充:比与旧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们的问题是凌乱的,但老师的心理要有数。我把学生的提问有条理地进行板书:1.比的含义 2.比的各部分名称 3.比的读写法 4.比与旧知练习 5.比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比(比产生的重要性)。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按照黑板的顺序(由易到难)进行汇报,学生在讲清黑板问题的同时,教师无形中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序性、條理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巧设情境,促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探索空间。要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探索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把看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能结合身边生活实际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一课时,课上师生共提出六个问题,一节课结束后前五个问题师生一起解决了,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比产生的重要性”,也就是书中的情境导入环节,恰恰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自然的将此问题留作探究作业,探究书中“照片像不像”的问题。以往,教师都是按照书中编写顺序,谈话导入“哪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说出你的理由”。一节课下来,用了一半多时间讲了图片像不像的问题,也就是比产生的重要性,可是学生能学会多少呢?倒不如顺着学生思维,顺势而导,由易到难,学生可能更易接收。另外,课上师生已经解决了前六个问题,剩下一个问题(即本课难点)学生可能更容易去探究、去发现。
再如,也是《生活中的比》一课,当学生汇报比的后项不能为0后,教师立即巧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追问“体育比赛中的2:0,为什么后项可以是0呢?”这个问题发出后,学生立刻陷入了陈思,他们在努力探索问题的答案。一个爱好足球的男孩,站起来便用响亮的声音回答“因为体育比赛中的2:0,他表示两个队的得分情况,并不是我们数学课中讲的比。”教室立刻想起一片掌声,我觉得这就是对学生回答最好的肯定,也是对教师追问的一种肯定。关键处,教师巧设好情境,学生定会探究出更深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以上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呈螺旋形上升势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便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在实践中,教师只有教会学生手脑结合,大胆实验或验证,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学生才能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较合理的知识序队建立信息库,日后才能更方便提取、删除、归并,进入新的实践、探究过程。
教学,其实就是回过头来教自己。灵活多变的课堂是有“引力”的,正是因为教师的“变”,它才能“变”,才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能全情投入、不断思索,数学课堂才能散发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年;
[2]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甘井子区大连湾小学)
关键词:多角度思维;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逆性思维;创新思维
一、注重数学课本阅读,先学后教,促多角度思考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更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满堂灌,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使学生能从中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后“茶馆式”教学理论中指出:“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是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还是要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管学生在想什么,只管教师讲的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尤其是关注‘相异构想’的暴露与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后“茶馆式”教学继承了“茶馆式”教学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即: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和上课“议”为核心。同时,又有了三点发展:一是教学的方式更加完善。从过去“书中学”(接受性学习),变成“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二是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形成了“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3个环节。三是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即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二、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学中要掌握“双基”,强化对基础题的练习与反思,及时总结,促使提升。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模式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解题,积累更多的“题型——解法”模式和初步解题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教学生学会思维,即不只是为学会解决某一道数学题,更是基于数学解题而学会如何思维。在这里明确解题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因此要加强思想方法教育,了解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理解解题技巧的知识本源,从而使学生能够“初步驾驭这类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节课,先学、先汇报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一课时,刚揭示完课题,我便问:同学们,关于比,你想学会什么?生1:比的含义是什么;生2:比有什么作用;生3:比的公式是什么;生4:比的各部分名称叫什么;生5:比的读写法;生7:怎样来比……我也顺势补充:比与旧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们的问题是凌乱的,但老师的心理要有数。我把学生的提问有条理地进行板书:1.比的含义 2.比的各部分名称 3.比的读写法 4.比与旧知练习 5.比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比(比产生的重要性)。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按照黑板的顺序(由易到难)进行汇报,学生在讲清黑板问题的同时,教师无形中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序性、條理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巧设情境,促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探索空间。要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探索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把看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能结合身边生活实际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一课时,课上师生共提出六个问题,一节课结束后前五个问题师生一起解决了,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比产生的重要性”,也就是书中的情境导入环节,恰恰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自然的将此问题留作探究作业,探究书中“照片像不像”的问题。以往,教师都是按照书中编写顺序,谈话导入“哪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说出你的理由”。一节课下来,用了一半多时间讲了图片像不像的问题,也就是比产生的重要性,可是学生能学会多少呢?倒不如顺着学生思维,顺势而导,由易到难,学生可能更易接收。另外,课上师生已经解决了前六个问题,剩下一个问题(即本课难点)学生可能更容易去探究、去发现。
再如,也是《生活中的比》一课,当学生汇报比的后项不能为0后,教师立即巧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追问“体育比赛中的2:0,为什么后项可以是0呢?”这个问题发出后,学生立刻陷入了陈思,他们在努力探索问题的答案。一个爱好足球的男孩,站起来便用响亮的声音回答“因为体育比赛中的2:0,他表示两个队的得分情况,并不是我们数学课中讲的比。”教室立刻想起一片掌声,我觉得这就是对学生回答最好的肯定,也是对教师追问的一种肯定。关键处,教师巧设好情境,学生定会探究出更深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以上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且呈螺旋形上升势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便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在实践中,教师只有教会学生手脑结合,大胆实验或验证,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学生才能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较合理的知识序队建立信息库,日后才能更方便提取、删除、归并,进入新的实践、探究过程。
教学,其实就是回过头来教自己。灵活多变的课堂是有“引力”的,正是因为教师的“变”,它才能“变”,才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能全情投入、不断思索,数学课堂才能散发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年;
[2]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甘井子区大连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