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介绍:倪雷森(雷新),1987年生于河南省鹿邑县,2003年参军入伍。毕业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共党员,中国公益总会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工程兵书画摄影协会会员,“倪雷森爱心基金”创建人。其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被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创新百杰”。组织出版有:《墨韵藏珍》《翰墨流香》《翰墨留韵》等多部书画家合集。
人与生俱来都有一些某方面的一点天性,而倪雷森的天性就是酷爱书画和热心帮助人。说起书画,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从小一直生活在农村),一直没有接触和学习的机会。直到上了初中,才有一个月一节的美术课,所能学到的也只是简单的“儿童画”。由于对书画的热爱,在平时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总不好好听课,在书本上乱画,记得还会拿着当时很流行的明信片,比着上面的明星图像画来画去。
直到2003年底来北京参军。倪雷森回忆说,记得刚参军的时候面临的也只有训练和站岗执勤,并没有一点接触书画的机会。直到两年以后调到机关,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了书画。
当时单位里有一所老干部大学,每月都会有专业的书画老师教授书画课程,从此他也就成了那里的旁听生。这唤醒了他原始的书画兴趣,于是开始在工作之余学习书画,并在别的战友打牌、下棋、休息的时候勤加练习。
为了博采众长,得到行家的指点,他遍访了京城的名师大家。先后拜访中国美协会员与中国书协会员以上书画家近百位,得到过欧阳中石、刘文西、张海、刘大为等诸先生指导。至此,他的画艺大有长进。在与不少名家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常得到一些他们馈赠的书画作品,由此他对书画收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聊到收藏,倪雷森告诉笔者,这些年着实得到了很多书画家的厚爱和支持,他们无条件地将自己的作品赠与自己收藏。只是觉得,将这些作品据为己有是自私的,把它们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是快乐的,才更有价值。倪雷森说,通过寻思,他决定将这些书画作品捐赠给慈善事业,让它们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发挥点实际作用。为此,近几年他便将自己所收藏的部分书画作品,及自己创作的近百幅作品,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助学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用于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除此,他还尽自己能力所及,时常向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倪雷森说,2010年5月,我得知中国扶貧基金会开展了一个月捐项目。我的收入虽然有限,但一想到咱们国家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我的心里总是隐隐感到不安,于是我就想从自己的工资中,每月拿出一点定额捐出。随后我就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建了“倪雷森爱心基金”。我觉得这个月捐项目非常好,适合我们每个人去做。
我们每月只需50元、100元,哪怕只是20元,这对于我们来说无非是少抽一包烟、少下一次饭馆、少买一件可能并不需要的衣服。但这却可以帮助那些吃不饱饭的吃饱饭、上不起学的去上学,这甚至会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命运。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够行动起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与我们一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真正需要帮助的同胞们。
此外,他得知现在很多人因缺少营养知识和观念,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得了很多慢性病,于是他还在业余时间学习营养知识,希望也能借此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的身体。
倪雷森最后十分诚恳地向笔者表示,如有公益慈善活动需要捐赠书画作品的可与他联系,他一定会积极参与。我们都被倪雷森这一慈善精神所深深感动,这位年轻的80后小伙儿,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诉说着翰墨与慈善交织的温暖故事。
(编辑 刘小苏)
人与生俱来都有一些某方面的一点天性,而倪雷森的天性就是酷爱书画和热心帮助人。说起书画,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从小一直生活在农村),一直没有接触和学习的机会。直到上了初中,才有一个月一节的美术课,所能学到的也只是简单的“儿童画”。由于对书画的热爱,在平时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总不好好听课,在书本上乱画,记得还会拿着当时很流行的明信片,比着上面的明星图像画来画去。
直到2003年底来北京参军。倪雷森回忆说,记得刚参军的时候面临的也只有训练和站岗执勤,并没有一点接触书画的机会。直到两年以后调到机关,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了书画。
当时单位里有一所老干部大学,每月都会有专业的书画老师教授书画课程,从此他也就成了那里的旁听生。这唤醒了他原始的书画兴趣,于是开始在工作之余学习书画,并在别的战友打牌、下棋、休息的时候勤加练习。
为了博采众长,得到行家的指点,他遍访了京城的名师大家。先后拜访中国美协会员与中国书协会员以上书画家近百位,得到过欧阳中石、刘文西、张海、刘大为等诸先生指导。至此,他的画艺大有长进。在与不少名家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常得到一些他们馈赠的书画作品,由此他对书画收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聊到收藏,倪雷森告诉笔者,这些年着实得到了很多书画家的厚爱和支持,他们无条件地将自己的作品赠与自己收藏。只是觉得,将这些作品据为己有是自私的,把它们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是快乐的,才更有价值。倪雷森说,通过寻思,他决定将这些书画作品捐赠给慈善事业,让它们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发挥点实际作用。为此,近几年他便将自己所收藏的部分书画作品,及自己创作的近百幅作品,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助学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用于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除此,他还尽自己能力所及,时常向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倪雷森说,2010年5月,我得知中国扶貧基金会开展了一个月捐项目。我的收入虽然有限,但一想到咱们国家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我的心里总是隐隐感到不安,于是我就想从自己的工资中,每月拿出一点定额捐出。随后我就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建了“倪雷森爱心基金”。我觉得这个月捐项目非常好,适合我们每个人去做。
我们每月只需50元、100元,哪怕只是20元,这对于我们来说无非是少抽一包烟、少下一次饭馆、少买一件可能并不需要的衣服。但这却可以帮助那些吃不饱饭的吃饱饭、上不起学的去上学,这甚至会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命运。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够行动起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与我们一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真正需要帮助的同胞们。
此外,他得知现在很多人因缺少营养知识和观念,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得了很多慢性病,于是他还在业余时间学习营养知识,希望也能借此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的身体。
倪雷森最后十分诚恳地向笔者表示,如有公益慈善活动需要捐赠书画作品的可与他联系,他一定会积极参与。我们都被倪雷森这一慈善精神所深深感动,这位年轻的80后小伙儿,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诉说着翰墨与慈善交织的温暖故事。
(编辑 刘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