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可怕之处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自1949年第一次斩获诺贝尔奖以来,累计已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其实2000年前的获奖者,只占了1/3。
  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当时,从日本国内到国际社会,对此争议不断。可从2001年到2018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计划进行时间尚未过半,已经完成了超出目标1/2的数量。

特殊的气质


  对于201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据诺奖委员会的成员透露,76岁的他得知自己获奖时,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还有些害羞。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看到患者获救,比获得诺奖更开心。在“皆为利往”的时代,日本的科研者却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2008年,日本的下村修因为阴差阳错发现并发展“绿色荧光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在他看来,获得这项殊荣不过是他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中,顺便完成的一件事情。
  相较于上述两位,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田中耕一的经历更有趣。
  当时诺奖的报道一出,整个日本媒体陷入了“寻找田中耕一”的模式。似乎没有什么人听说过“田中耕一”的名字,所有的数据库里也未曾录入过与他相关的信息。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他只不过是一家企业里的无名小卒。


  田中耕一不是什么专业教授,也不是硕士、博士出身,他不过是日本东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他一直在一家仪器制造会社担任电气工程师。获奖前,他甚至连一篇像样的论文也没有发表过。人到中年,他才从电气转到化学领域,研究出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从而拿下了诺奖。


  低学历、跨专业,从来都不是日本科研者自暴自弃的借口。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身份背景同样平淡无奇。他出生在日本一个小渔村,从小就被别人叫“笨小孩”,高考也只考上了排名一般的德岛大学。毕业之后,中村修二进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工作。也许是安于现状,中村修二最终就在这家公司安然地干到退休。
  他在公司里研发的成果销量一般,经常被同事嘲笑是“吃白饭”的,连上司都问他:“你怎么还没有辞职?”
  满腔的怒气促使他开始不断努力,挑战一项看似无法达成的任务:开发高亮度蓝色的LED。在这项研究上,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却也有无数人失败而返。当所有人都觉得中村修二不行时,他只是回答“可以的”。
  比起许多国家诺奖得主华丽的履历,日本的研究者们看似更接地气,他们出自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的背景。不那么完美的经历,更让人看到,日本在科研领域的国民精神。

神秘力量


  让日本狂揽诺奖的科学活力,大多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
  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是要保证获奖成就能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因此有延迟性和滞后性。
  基础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广泛认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检验,因此,许多科学家从发现成果到获奖要经历长达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21世纪诺奖的“井喷”,或许是几十年前的付出换来的成果。
  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政策”,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学研究。1971年,又将投入目标提到3%。到1975年,日本的研发经费总额占国民收入的2.11%,明显高于美、德、法等国。
  后来虽然遭遇经济停滞,但“失去的20年”也没有让日本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下跌。在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下,日本的科研环境也更自由。由于科学技术的基础计划由专业机构进行,高校老师不需过分担心因沒有科研成果受到惩罚。
  科学家这一职业在日本受到尊重、工资待遇较好。日本的科研申报课题采用课题注册制,不用经过层层审批,保障其后续的研究经费很快就能拨款到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打造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促进探索思维的养成,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更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在幼儿园、小学阶段重视与自然接触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的童趣与对自然的好奇。多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都有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经历。
  在课程设计方面,日本的教科书引入了很多国际知名的文学作品,同时注重科学精神,尊重个性,关注与世界的合作与和谐。日本的研究型大学更是学风开明、自由,不唯顶尖高校为尊,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底蕴和优势。
  总体来说,充足的经费保障、民主的科研环境、开放的教育模式对日本“井喷式”的获诺贝尔奖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极致到矛盾的匠人精神


  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勇于创新、极致认真、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确定一个目标就执行到底的匠人精神。
  从小处看,匠人精神是一种对细节的严谨执着,对错误的正确态度。
  一位留日的科研工作者说:“日本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的小组研讨会上,会非常细致认真地研讨错误出现的原因,但并不会对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评。”这种对待错误的严谨和对出错者的宽容,恰恰激励了人们更加重视错误,防止错误的再发生。
  日本的科研工作者通常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隅良典,为诺奖足足等了20年。在此前20多年的学术长跑里,他经历了种种挫折:博士毕业没工作、研究得不到支持、被迫转专业……但他仍坚持缩在实验室里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十年如一日”熬过枯燥的学术生涯。
  当然,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矛盾。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深刻地阐述了日本文化中处处体现的这种现象。“日本人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勇敢又极度胆小,极度保守又极度喜欢新事物……他们非常在乎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即便他们犯了错未被人发现,依然会有罪恶感。”
  这种矛盾,也体现为高度重复的匠人精神同创新之间的矛盾。然而,正是匠人精神中矢志不渝的专注力量,才为创新发现时的灵光乍现提供了可能。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的运筹帷幄,正演绎着日本文化中的“菊与刀”。
  “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看似急功近利,但同时,日本人已做好充分准备,并为此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陈金锋摘自微信公众号“网易公开课”,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野蜂披着毛绒的外衣和轻纱的翅羽  盤旋在树枝间。  漫游中,她一时在百合花盏里,一时又让风信子的花冠一阵轻摇  坐近些爱人,在这里我深思  许下这个誓言:誓愿二人永生如一人  只要海鸥眷恋着大海,只要向日葵追寻着太阳,  在你我之间,我说  将永世不变!  亲爱的朋友,那些时光已逝,爱网已织就。  仰望白杨树  在夏日的天空不停摇曳,山谷中没有一丝微风  播散蓟花轻飘的冠毛,但那里  从神秘低语的
期刊
正在替父亲洗脸、梳头的印尼看护阿蒂迎着朝阳轻轻哼着歌。她矮小的身材、甜美的歌声,以及脸上柔和的线条,搭配父亲那满头银发与憨憨的笑容,刻画出一幅让我心醉的祖孙图。  她这旋律似曾听过,不就是早已翻译成中文的《梭罗河畔》吗?  “梭罗河畔,月色正朦胧,无论离你多远,总令人颠倒魂梦……”印尼人一定是有音乐细胞和语言天分的,不然,为什么来台湾的看护只不过接受了短期训练,就个个都能讲上一口流利的中文?  记
期刊
一  老家那栋挺了三十年的泥瓦房,终于没挨过今夏密集的降雨,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塌了。  我是在第二日早上得到这个消息的,万幸的是,爸妈都没事,暂时借住在亲戚家。  微信群里,亲友们一遍又一遍提醒我,让我赶紧想办法,而我整个人都是蒙的。这时,姐的电话打了进来:“咱们都带着钱回去,房子肯定要重盖,但当务之急是安抚好爸妈,别让他们着急上火。”  我连连应允。给领导打电话请假,带上银行卡和少量衣物,直
期刊
当股市处在熊市的时候,股民往往会蒙受巨大亏损,于是一个个都诅咒发誓:只要一旦回本就再也不碰股票了。可是一到形势好转赚了钱,顿时又喜笑颜开,把之前被套的痛苦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股民的记忆只有三个月。  股民为何会如此健忘?美国经济学家尤里·格尼茨等人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生解答一些相对简单的谜题,然后评估一下自己的答题能力。结果发现,学生大多只记得自己成功的例子,而忘记自己
期刊
2018年3月26日,脸书上一则简短的消息在全球越野圈荡起涟漪:“著名的加拿大耐力跑运动员盖里·罗宾斯第三次尝试巴克利100英里(约161千米)超级马拉松失败,宣告今年的巴克利马拉松无人完赛。”自1986年巴克利马拉松第一次开赛以来,只有15人成功跑完全程,完赛率不到1.3%,其间有多达十几届无人完赛的“辉煌”记录。  巴克利马拉松的路线设在美国田纳西州东部的冰顶州立公园内,全长100英里,选手要
期刊
顺治十五年(1658年)对山东淄川县的学子来说,不是一个好年份。无论你读的是公塾还是私塾,都避不开被先生和家长反复训诫。训诫的内容是学生们挥之不去的千古噩梦——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蒲松龄。  蒲松龄出身于淄川县的蒲家村。蒲家世代耕读,期待有一天族中子弟能够考取功名,把家族的社会地位往上提一提。可惜蒲家在科举上的表现很一般,没出过什么显赫人物。而蒲松龄从小兴趣广泛、心思
期刊
撒谎的方式有三种:虚假陈述、添油加醋、隐而不报。前两个不必细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隐而不報的撒谎方式。  你的妻子问你明天跟谁一起出差,而你知道公司新雇的年轻、有魅力的单身女律师助理会和你一起去,此时你就会以省略的方式来撒谎,说约翰、皮特和你一起去。也许,你不告诉妻子女助理也要去,只是不想让妻子有任何顾虑,因为你对20多岁的年轻女律师助理根本就不感冒,还很得意自己是已婚男士。  假如以上全部属实
期刊
乔伊斯和珍妮在小镇的街上漫步,走进一家小商店。商店的老板——一位金发女士正坐在窗前看书,两个小孩子在店内跑来跑去。  很快,他们就被店里的羊毛制品吸引住了。除羊毛被、羊毛毯之外,还有一些用羊毛做成的手工艺品。这些物件制作精美、小巧玲珑,珍妮忍不住连连惊呼:“天哪,太美了!”  “乔伊斯,这两件小挂毯是不是一样?”珍妮停下脚步,小声问。  乔伊斯看了一眼回答:“当然,完全一样。”  “可是,它们的价
期刊
吕阿菜是个女计程车司机。  星期二,我和妻在路上拦了一辆黄色的计程车。我们并没有太注意驾驶员,直到她问我们要去哪里,我才听出来是个女的。女性开计程车,在城市也算不上稀奇,所以当时我们并不以为意。  在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我注意到在驾驶座右方放置的运营登记证,上面的名字是男的,而那个名字跟我一个同事一模一样。我指给妻看,妻有些诧异地说:“完全一样,竟有这么巧的事呀。”  司机注意到我和妻的谈话和表
期刊
母亲的葬礼过后,埃德加开始一个人在公园里默默地漫步。当他还是个婴儿时,母亲经常推着他在公园的小路上散步。在他们共度的那些下午时光,她会念书给他听,虽然他那时还不会说话,但是她知道他在听,而且他也一直记得她的声音。她死了,他的童年也在脚下碎裂开了。  埃德加的父亲是一个英俊而严肃的人,身上总是带着烟草和古龙水的味道。他不许埃德加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时候离开公寓,可是,他总是在办公室里待到很晚,所以埃德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