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创作的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获得第三届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奖最佳人文故事奖,这是我国第一次参评此奖。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奖评选下设“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两个主题,每个主题广播电视各设一个最佳节目奖,另设最佳人文故事奖和最具潜力制作人奖。本文主要从双线叙事、慎用电影音响、关注人物心灵、采访素材再运用等方面分享创作感悟。
【关键词】双线叙事 事迹 心灵 人文 采访素材再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通过唐山大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呈现受灾、救援、重建(物质重建与心理重建)的过程,揭示自然灾害对人的深刻影响。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正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5岁女孩田金芳被埋在废墟里。两天后,一位军人徒手把她救出并把军帽戴到她流血的头上。地震夺走了她的父母和她5个兄弟姐妹,只留下她和7岁的弟弟。此后40年里,田金芳工作上接了妈妈的班,生活中抚养着弟弟;后来她结婚生子,本想就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谁知又遭遇癌症。40年来,每年的7月28日她都要到埋葬了家人的地方“独自站一会儿”;40年来,她一直都想着找到救她的军人,把军帽还给他。为此,她经常去军营,为战士洗衣做饭,认了70多个孤儿及单亲家庭的“兵儿子”。战士一开始称她小妹妹,后来是田大姐、田妈妈。田金芳在寻找军帽主人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回报当年的救命之恩,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大难不死”的意义,找到自我的社会定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心中有玫瑰》是在2016年7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以下简称央广)中国之声早间节目《新闻纵横》播出的广播特写《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基础上再创作的,于2018年1月13日在夜间节目《千里共良宵》中播出。节目播出前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话:“听众朋友,我的同事肖源告诉我,这几天他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时采访的一位阿姨——田金芳,应邀到央视录春节节目。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田金芳,这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10年前也在震中映秀当志愿者。40多年来,这位地震的幸存者,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她在我们记者的话筒里也留下了对40多年经历的描述和感悟,现在就请您收听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听她的内心独白和从心底流出来的歌。”
本文主要从编辑环节与您分享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的创作感悟。
双线叙事,拓展灾难纪念报道的空间
双线叙事,是一种写作或叙事手法,是指在作品中,或者是一人两事,或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又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用景物或事物来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做映照。这样的叙事手法,编排得当则为作品增色;但若编排失调,容易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
虚拟与现实的双线叙事,是《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的最大亮点,《心中有玫瑰》沿用了这一叙事手法: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虚拟叙事线,以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为现实叙事线,以震时场景、震时救援、震后重建为叙事走向,穿插运用电影同期声与主人公对事件的回述,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切换对接,将电影音响与主人公的真实经历有机串联,过渡自然,可聽性强。
整个节目中,这种虚拟线与现实线的交叉叙述共有7处。如何让两种叙事音响有机融合,避免貌合神离的可能,关键在于找到叙事节点的勾连。比如:
【敲击石板声(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元妮:都救啊……
路人甲:元妮啊,你看这小子都没声啦,你快去抱着孩子上唐山机场吧,再晚就来不及啦,快去吧……
旁白:15岁的田金芳,带着7岁的弟弟,跟着人流,走到了飞机场。
以电影叙事的音响“送幸存者去唐山机场”,勾连现实叙事中主人公的实际遭遇,而“唐山机场”正是二者联系的关键词。再比如:
【方达:七六年地震,把我妈这辈子全都毁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旁白:每年的7月28日,田金芳必定要去一个地方,独自站一会儿。
【脚步声
田金芳:这就是我们家(原来的地方),这个电线杆子还在。我妈特勤快,每天扫得特干净。(火车通过声)每天晚上听着火车长大的,你看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火车、听到这个声音,感觉都特别亲切。这里,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
以电影中唐山人在汶川地震救援时说的一段话,勾连现实叙事当中主人公的故地重返,“房子”是联系二者的钥匙。而主人公一句“这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在家庭蒙难40年后,不急不慢、平静如水地讲出来,令人唏嘘。
这种双线叙事手法得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有《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次是主人公田金芳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二者缺一不可。电影音响弥补了40年前唐山大地震没有声音记录的遗憾,田金芳特色鲜明的回忆极富画面感,虚实相映,最大限度地还原了40年前的那场地震,给听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让听众感同身受,使得报道更立体、更丰富。
新闻报道,让虚拟叙事为现实叙事服务
《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是以虚拟线即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开头,而《心中有玫瑰》是以现实线即主人公在唐山地震纪念墙祭奠妈妈的场景开头。《心中有玫瑰》从唐山地震纪念墙前孩子的对话切入,出记者旁白,然后是主人公在地震墙上寻找妈妈和亲人的名字……这一组音响,就像电影镜头,从远景地震纪念墙,到中景纪念墙上的人名,再到近景田金芳,将听众迅速带进现实人物对40年前那场大地震的感慨之中,然后接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再把听众从现实带入历史。
这样编辑的原因是:广播特写是一种新闻体裁,以现实场景开头,更为真实。虚拟的叙事线一定要为现实的叙事线服务,要让虚拟叙事线处于配角地位,起补充和陪衬作用:弥补现实叙事的缺失,营造现实叙事的氛围,增加现实叙事的感染力。虚拟的叙事线中的电影音响很有艺术震撼力,但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有节制地使用,否则,就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而真实,是广播特写(也是新闻作品)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绝对不能为了增强作品的可听性而影响甚至削弱作品的真实性。 《心中有玫瑰》对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音乐的使用非常克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作品的客观、真实。首先,保证现实叙事占主导地位;其次,无论电影里的音响音乐有多么完美,可以不用的坚决不用,必要时才有节制地使用。
关照现实,关注心灵,彰显人文情怀
灾难纪念日报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一篇相对成功的灾难纪念日报道,离不开对历史与当下的关照,更离不开人文关怀。2016年7月,在制作《紀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报道之初,作者就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悲情、不能煽情,要注重历史与当下的深切关照,要克制地还原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主要呈现受过大灾大难的唐山人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一理念在《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中呈现得还比较表面,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团队的专业讨论,创作理念越来越清晰,导致这两个同一题材的广播特写呈现出不一样的主题:前者重在物质家园的重建,后者更注重心灵家园的重建;前者局限在对主人公田金芳拥军事迹的宣传,后者则更深入地进入田金芳的内心,寻找她拥军的行为逻辑和心理逻辑,揭示她拥军其实就是心理重建的过程,是在寻找适合她自己的方式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到《心中有玫瑰》,不只是标题的变化,实质是主题的改变和提升。从一个感恩、报恩的故事转为展示不幸中的人心理重建、信心重塑的过程,展示了个人心灵成长与社会角色成功确立的因果关联。而这样一个主题的转变和提升,让节目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关照到更多的现实存在,打动了更多的普通人,给更广泛的受众以启示。
《心中有玫瑰》的结尾在田金芳的独白中混出她清唱的歌曲《心中的玫瑰》,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既展示了主人公田金芳历经磨难依然追求美好的精神世界,又隐含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社会个体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怀,契合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这支广为流传的优美深情的电影插曲,营造了温暖的氛围,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为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升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要重视对采访素材的再运用。广播记者要珍视采访中曾经打动你的人和事,建立自己的音响库,积累资源,提升自己的议题设置能力,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制作精品。有时候,由于时效要求,也许那些打动你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你虽有意但并没有机会完整地表达出来。但没关系,先按要求报道出去,然后再沉淀、回味、思考,你总能找到或遇到一个契机再呈现。新闻是易碎品,也可以是艺术品。广播是时间的媒体,受众对于不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节目有不同的收听需求。广播记者可以依据这一规律,充分运用采访素材,创作出同一题材不同样态的作品,满足听众多层次、深层次的需求。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关键词】双线叙事 事迹 心灵 人文 采访素材再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通过唐山大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呈现受灾、救援、重建(物质重建与心理重建)的过程,揭示自然灾害对人的深刻影响。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正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5岁女孩田金芳被埋在废墟里。两天后,一位军人徒手把她救出并把军帽戴到她流血的头上。地震夺走了她的父母和她5个兄弟姐妹,只留下她和7岁的弟弟。此后40年里,田金芳工作上接了妈妈的班,生活中抚养着弟弟;后来她结婚生子,本想就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谁知又遭遇癌症。40年来,每年的7月28日她都要到埋葬了家人的地方“独自站一会儿”;40年来,她一直都想着找到救她的军人,把军帽还给他。为此,她经常去军营,为战士洗衣做饭,认了70多个孤儿及单亲家庭的“兵儿子”。战士一开始称她小妹妹,后来是田大姐、田妈妈。田金芳在寻找军帽主人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回报当年的救命之恩,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大难不死”的意义,找到自我的社会定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心中有玫瑰》是在2016年7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以下简称央广)中国之声早间节目《新闻纵横》播出的广播特写《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基础上再创作的,于2018年1月13日在夜间节目《千里共良宵》中播出。节目播出前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话:“听众朋友,我的同事肖源告诉我,这几天他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时采访的一位阿姨——田金芳,应邀到央视录春节节目。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田金芳,这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10年前也在震中映秀当志愿者。40多年来,这位地震的幸存者,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她在我们记者的话筒里也留下了对40多年经历的描述和感悟,现在就请您收听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听她的内心独白和从心底流出来的歌。”
本文主要从编辑环节与您分享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的创作感悟。
双线叙事,拓展灾难纪念报道的空间
双线叙事,是一种写作或叙事手法,是指在作品中,或者是一人两事,或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又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用景物或事物来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做映照。这样的叙事手法,编排得当则为作品增色;但若编排失调,容易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
虚拟与现实的双线叙事,是《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的最大亮点,《心中有玫瑰》沿用了这一叙事手法: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虚拟叙事线,以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为现实叙事线,以震时场景、震时救援、震后重建为叙事走向,穿插运用电影同期声与主人公对事件的回述,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切换对接,将电影音响与主人公的真实经历有机串联,过渡自然,可聽性强。
整个节目中,这种虚拟线与现实线的交叉叙述共有7处。如何让两种叙事音响有机融合,避免貌合神离的可能,关键在于找到叙事节点的勾连。比如:
【敲击石板声(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元妮:都救啊……
路人甲:元妮啊,你看这小子都没声啦,你快去抱着孩子上唐山机场吧,再晚就来不及啦,快去吧……
旁白:15岁的田金芳,带着7岁的弟弟,跟着人流,走到了飞机场。
以电影叙事的音响“送幸存者去唐山机场”,勾连现实叙事中主人公的实际遭遇,而“唐山机场”正是二者联系的关键词。再比如:
【方达:七六年地震,把我妈这辈子全都毁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旁白:每年的7月28日,田金芳必定要去一个地方,独自站一会儿。
【脚步声
田金芳:这就是我们家(原来的地方),这个电线杆子还在。我妈特勤快,每天扫得特干净。(火车通过声)每天晚上听着火车长大的,你看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火车、听到这个声音,感觉都特别亲切。这里,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
以电影中唐山人在汶川地震救援时说的一段话,勾连现实叙事当中主人公的故地重返,“房子”是联系二者的钥匙。而主人公一句“这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在家庭蒙难40年后,不急不慢、平静如水地讲出来,令人唏嘘。
这种双线叙事手法得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有《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次是主人公田金芳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二者缺一不可。电影音响弥补了40年前唐山大地震没有声音记录的遗憾,田金芳特色鲜明的回忆极富画面感,虚实相映,最大限度地还原了40年前的那场地震,给听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让听众感同身受,使得报道更立体、更丰富。
新闻报道,让虚拟叙事为现实叙事服务
《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是以虚拟线即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开头,而《心中有玫瑰》是以现实线即主人公在唐山地震纪念墙祭奠妈妈的场景开头。《心中有玫瑰》从唐山地震纪念墙前孩子的对话切入,出记者旁白,然后是主人公在地震墙上寻找妈妈和亲人的名字……这一组音响,就像电影镜头,从远景地震纪念墙,到中景纪念墙上的人名,再到近景田金芳,将听众迅速带进现实人物对40年前那场大地震的感慨之中,然后接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再把听众从现实带入历史。
这样编辑的原因是:广播特写是一种新闻体裁,以现实场景开头,更为真实。虚拟的叙事线一定要为现实的叙事线服务,要让虚拟叙事线处于配角地位,起补充和陪衬作用:弥补现实叙事的缺失,营造现实叙事的氛围,增加现实叙事的感染力。虚拟的叙事线中的电影音响很有艺术震撼力,但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有节制地使用,否则,就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而真实,是广播特写(也是新闻作品)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绝对不能为了增强作品的可听性而影响甚至削弱作品的真实性。 《心中有玫瑰》对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音乐的使用非常克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作品的客观、真实。首先,保证现实叙事占主导地位;其次,无论电影里的音响音乐有多么完美,可以不用的坚决不用,必要时才有节制地使用。
关照现实,关注心灵,彰显人文情怀
灾难纪念日报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一篇相对成功的灾难纪念日报道,离不开对历史与当下的关照,更离不开人文关怀。2016年7月,在制作《紀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报道之初,作者就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悲情、不能煽情,要注重历史与当下的深切关照,要克制地还原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主要呈现受过大灾大难的唐山人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一理念在《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中呈现得还比较表面,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团队的专业讨论,创作理念越来越清晰,导致这两个同一题材的广播特写呈现出不一样的主题:前者重在物质家园的重建,后者更注重心灵家园的重建;前者局限在对主人公田金芳拥军事迹的宣传,后者则更深入地进入田金芳的内心,寻找她拥军的行为逻辑和心理逻辑,揭示她拥军其实就是心理重建的过程,是在寻找适合她自己的方式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到《心中有玫瑰》,不只是标题的变化,实质是主题的改变和提升。从一个感恩、报恩的故事转为展示不幸中的人心理重建、信心重塑的过程,展示了个人心灵成长与社会角色成功确立的因果关联。而这样一个主题的转变和提升,让节目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关照到更多的现实存在,打动了更多的普通人,给更广泛的受众以启示。
《心中有玫瑰》的结尾在田金芳的独白中混出她清唱的歌曲《心中的玫瑰》,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既展示了主人公田金芳历经磨难依然追求美好的精神世界,又隐含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社会个体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怀,契合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这支广为流传的优美深情的电影插曲,营造了温暖的氛围,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为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升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要重视对采访素材的再运用。广播记者要珍视采访中曾经打动你的人和事,建立自己的音响库,积累资源,提升自己的议题设置能力,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制作精品。有时候,由于时效要求,也许那些打动你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你虽有意但并没有机会完整地表达出来。但没关系,先按要求报道出去,然后再沉淀、回味、思考,你总能找到或遇到一个契机再呈现。新闻是易碎品,也可以是艺术品。广播是时间的媒体,受众对于不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节目有不同的收听需求。广播记者可以依据这一规律,充分运用采访素材,创作出同一题材不同样态的作品,满足听众多层次、深层次的需求。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