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反思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次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出发,指出"次道德"是一个"伪概念",其实质是违法犯罪;之后对"次道德"现象进行了深刻的伦理反思:"次道德"问题的出现,既反映了中国人精神道德陷入了危机,又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不断崩溃;最后探寻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他文献
【√】袁宝洪在自传中称自己盗窃作案是为了寻求刺激,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和惩罚,已经开始第四次监狱生涯的袁宝洪内心深处其实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2011年12月12日上午,京城大盗袁宝洪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他被媒体公认为是“近年来检方公诉的罪行最为严重、涉及数额最大的北京盗窃犯罪第一人”。  此前,在狱友的记录下,袁宝洪在看守所里口述完成了一本自传小
反贪局长访谈录之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庄永东  44岁的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庄永东,是重庆市检察系统的知名人物。他祖籍成都,自幼在涪陵长大,1988年技校毕业进入涪陵区检察院,1990年至今,已从事了20多年职务犯罪侦查的工作。  见到庄永东时,他正忙着两件事:给局里的人布置一个案件的初查,然后去重庆主城办点公务。谈话的时间很紧,庄永东依然有条不紊地回答《方圆》记者的